黛玉的母亲贾敏病逝之后,贾母马上派人派船到姑苏去接黛玉来府。黛玉因不舍父亲,本不忍弃父而往。无奈她的外祖母执意要接她到贾府生活,林如海也劝黛玉:
“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反云不往?”
黛玉听了,方洒泪拜别,随了奶娘及荣府几个老妇人登舟而去。
林如海虽说年已半百,也无续室之意,但林府也并非真的无人了,书中说他也有几房姬妾,只是他命中无子,原本有一个三岁之子也夭折了。林如海既有几个妾室,黛玉身边又有奶妈、丫头及其他婆子,要照顾一个女孩子还是不成问题的。况且林如海还给黛玉找了家庭老师贾雨村,学业上也不是问题。
那林如海为什么一定要她去投靠外祖母,贾母又为什么一定要接黛玉过来,让他们父女骨肉分离呢?林如海真的是为了减去他的顾盼之忧吗?
黛玉是贾敏唯一的孩子,贾敏又是贾母最疼爱的小女儿,贾敏去世留下黛玉这么小的孩子,贾母放心不下肯定是真的,她想念贾敏并将这份思念寄托到黛玉身上也是情有可原。
但骨肉之亲,贾母怎么会忍心拆散,且母亲刚离世,按理黛玉也该为母亲守孝,再者在父亲身边长大终归要比在贾府好一些。
外祖家再好,却是亲戚,比不得在自己家中,在林家黛玉是主子,是金尊玉贵的小姐。而在贾府就算外祖母和舅舅舅母都好,下人们还是将她当成外人看待的。客人要守各种礼节,一步也不能行差踏错,哪有在自己家过得自由自在,衣食无忧。
贾母不会不懂这一点,林如海肯定也清楚黛玉将面临的种种问题,可他们还是坚决的将黛玉安排到贾府,这就很奇怪了。
不是生活问题所致,那必定是有更严重的问题摆在了眼前,而且这问题将危及性命,才会让林父不得不如此。
那么是什么样的问题,让林如海忍心和女儿生离死别呢?猜测最有可能的是林如海在官场上受到了很大的威胁,这威胁不仅让他的生命没有保障,就连黛玉他也无法保护周全。
林如海是皇上钦点的巡盐御史,官虽不大,但这个位置很重要,属于皇上的亲信。看林如海的作风,应该是个清正廉洁的人,估计得罪的人不少,暗中想对他下手的人也不少。
而文中也说了,林家支庶不盛,子孙有限,虽有几门,却与如海俱是堂族而已,没甚亲支嫡派的。林家的家族没有可以相助林如海的人,而林如海这种官职,也不好和其他的人拉帮结派。
书中有贾王史薛四大家族,肯定也还有其他官官相护的家族,若这些人的利益在林如海这里受到了打压,那他们是不是很有可能联合起来对付林如海呢?若然这些人要对付他,林如海真是躲避不了,他赤手单拳,难以抵御,可能一不小心就死于非命了。
林如海估计已感受了这份来自敌对势力的压迫,他预测到自己某一天会遭遇不测,到时对方为了不留后患,斩草除根,那黛玉的性命也不保。
或许林如海已做好了牺牲自己的准备,但是他不能让黛玉跟着他涉险,所以他早已和贾母这边沟通好,对黛玉的生活进行了妥当的安排。林家的财产他应该也作了交代,哪些留给黛玉生活所需和日后嫁妆,哪些给贾府作为报答之情。
所以贾母才会不顾守孝之礼,贾敏一死就要接黛玉回来;而林如海也不顾骨肉亲情,忍心和黛玉分开。毕竟对比黛玉的生命,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活着才有希望。
果然黛玉离开没两年,林如海病重,贾琏带了黛玉回去看望,不久林父就离世了。他是真的病逝还是被人陷害呢,这其中是个谜团,但是不排除被陷害的可能性。
黛玉当初年纪小,无法明白父亲的担忧,林父只能劝慰她,说自己忙于工作没空照顾她,她离开了他才无后顾之忧。
林如海这话,其实也不算是假话,他工作忙是难免的,虽然奶妈和丫头可以照顾黛玉,并不需要林父时时照看她。而黛玉离开后,林如海没有后顾之忧确实是真的,因为黛玉在身边,他有软肋,不敢放手去博;黛玉的生活有了保障,他不必有顾忌,可以尽力而为,输赢也罢。
这就是林如海坚决要黛玉投靠外祖家的原因,也是贾母一定要接黛玉来贾府的原因。贾母接黛玉并非自作主张,这是贾府和林如海商量之后的抉择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