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开篇作者就说明了黛玉下凡的目的。
她本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株绛珠草,得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她始得久延岁月。后来又受天地精华,雨露滋养,遂得脱除草胎木质,修成人形。因她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所以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
后来得知神瑛侍者凡心偶炽,要下凡造历幻缘,绛珠仙子因灌溉之情未偿,便要趁此了结。她说:“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这便是黛玉下凡的理由,她是要报答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以眼泪偿还他的恩情。所以黛玉的死绝对不会是自杀,不管是上吊还是投水自尽都不可能,她的死只能是泪尽而亡,报完了前生灌溉之情,再回归本真。
其实书中多次写到了黛玉的死因。比如书中第五回,宝玉在太虚幻境中看到的画册和判词就很清楚的给出了答案。
黛玉和宝钗在正册的第一位,她们共一幅画册和一首判词。画上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
判词则为: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关于宝钗的此处不说,只看黛玉的:玉带林中挂,“玉带林”反过来显然就是“林黛玉”。当初以为她上吊而亡,就是被林中挂这里所误。
这里应该只是点明林黛玉的名字,她的死因看图册可知:两株枯木。她本是草木之身,得到甘露灌溉才能存活,而这里的枯木就是暗示她死了,枯死的。也就是泪尽了,枯萎而死。
因此有些人根据她和湘云的联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认为黛玉投水也是不合适的。因为黛玉是失去了水枯萎而死,若是投水怎么会是枯木呢?
黛玉和宝玉的曲子〖枉凝眉〗里面也说了: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泪尽会亡吗,自然是会的,人的身体大部分都是由水组成,失去了水分便失去了生机。就算现实中并没有“泪尽而亡”这样一种病,但作者本身得立意就是如此:她要用一生眼泪偿还他。
书中第四十九回中,也有提到黛玉的眼泪越来越少了,原文:
黛玉因又说起宝琴来,想起自己没有姊妹,不免又哭了。宝玉忙劝道:“你又自寻烦恼了。你瞧瞧,今年比旧年越发瘦了,你还不保养。每天好好的,你必是自寻烦恼,哭一会子,才算完了这一天的事。”
黛玉拭泪道:“近来我只觉心酸,眼泪却像比旧年少了些的。心里只管酸痛,眼泪却不多。”宝玉道:“这是你哭惯了心里疑的,岂有眼泪会少的!”
黛玉说她眼泪变少了,倒不是她疑心,而是暗示她离死亡越来越近了——待到她没有眼泪了,她的生命也就结束了。
既然林妹妹下凡的目的是为了报恩,那么她就不可能选择自尽的方式,不然她置宝玉于何地?他对她是恩,不是仇,她若自尽,那不但不能报恩,反而又欠下一笔债了。这离她的本心就相违背了。
何况以作者的慈悲,他也绝不会让黛玉自杀,那有负黛玉一身的气质。比如秦可卿的画册里“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她的曲子也说“画梁春尽落香尘”,可知原本秦可卿是悬梁自尽无疑。但作者不忍心,还是将秦可卿之死改为病死。
所以对于林妹妹这般的人物,更加不可能让她自尽,她只会是用泪水报恩,了结与神瑛侍者的夙世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