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义:影视创作能否不当“啃老族”?

当代文学批评 2024-06-15 00:04:21

近两年来,名著改编已经成为影视创作的一个热门现象,像《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等文学名著的改编与翻拍,如走马灯似的你方唱罢我登场。除古典之外,一批如《四世同堂》、《青春之歌》、《敌后武工队》、《野火春風斗古城》等新的文学名著翻拍也纷纷登场。

两天以前,一家南方影视公司公开宣布,准备把已经拍过两次影视作品的《林海雪原》再度投入翻拍,置人力物力浪费于不顾,决意要做改编的“大文章”。时下,中国影视界这种“啃老”之風,正呈现愈演愈烈之势。

这些或翻拍或改编的作品,要么过于急功近利,要么缺乏渊博的知识和驾驭能力,包括新版《红楼梦》在内的影视作品,大多反响平平,甚至招来社会不少批评之声影视的“文化啃老”现象并非孤立,其他领域也同样在上演“啃老”一幕,只要留心去年的文化新闻就不难发现,从炎黄故里、姜尚故里,到老子、庄子故里,从曹操、华佗故里,到诸葛亮、赵云故里,再到三省四地争抢曹雪芹,五省七地争二乔,甚至跨国界的两国四地争李白故里。故里争夺战方兴未艾。

不仅历朝历代的名人被翻了个底朝天,连齐天大圣孙悟空这样的虚构人物也进入争夺的热门人选,甚至《金瓶梅》中那个臭名昭著的西门庆也成了你抢我争的香饽饽。

这样一些“啃老”现象,表面看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实则与传统文化无干。在这种貌似尊重的背后,是把对文化的敬畏让位于经济需要,背后实际是经济操盘。背对时代,挟持古人,“啃老”不仅透露了文化自信的贫瘠和苍白,折射了当今时代文化原创能力的缺失,而且更主要的是经济利益的驱使。我们有些人,看重的不是名著或名人故里的文化价值,而是看重了名著或名人故里带来的不尽财源。

这里必须指出的一点是,名著改编源于经济驱动本来并没有错,但关键是我们有些改编者在利益驱动之下放弃了观众的精神需求,放弃了创作方式与经典艺术的风格融合,变成了一味对经济效益的片面追求。

比如,某些改编作品为迎合观众刻意设计了雷人台词,不顾原著精神随意加入情色内容,为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植入不恰当的广告,还有为降低成本在改编中粗制滥造等等,这些都在肆意破坏和颠覆着经典艺术的文化价值。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座取之不尽的文化富矿,但纯粹为经济利益的驱使,肆意地滥挖乱采,甚至破坏性地开掘,将会对我们的经典文化这座文化富矿遗害无穷。

对传统文化,不论是古代经典还是现代、当代经典,首先要心存敬畏,要真正理解经典内在的美学精神和思想价值,不能眼前只想着票子和效益,对经典一知半解就开机乱拍,弄得拍出的作品穿帮走样,违背了经典的内在精髓。

我很怀念上世纪80年代影视界曾出现过的经典改编热,《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围城》、《四世同堂》等一批作品可以说轰动一时,成为那个年代中的影视经典。

这些作品,不仅因为用影视方式传播中国文化而居功至伟,而且通过解读历史与经典呈现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和普通百姓的心路历程,至今那批改编作品都是那个年代亿万观众的共同体验,铭记着三十年前的深刻文艺记忆。三十年后,再看今天的改编潮,许多作品收获的不再是兴奋,更多的是失望。这既反映了观众审美口味的提高和多样化,更反映了改编者在创作主导方向上的迷失。

当然,反对“啃老”的民众呼声,一方面是表现了对“粗暴”地开掘传统文化的不满,另一方面,也是对原创力的呼唤。一个时代应该有一个时代的艺术,学习和重温历史,是为了开拓创新,是为了拿出能代表我们时代的属于自己创作的作品,这才是作家艺术家的当务之急。而不是忙着为功利目的、翻来覆去地去一遍又一遍地吃老祖宗的那点家产。

在当前一哄而起、蜂拥而至的状态下,奉劝更多的艺术家们还是认真地投入生活,创作出属于自己原创的经典作品来,让我们的后代也像我们今天敬畏前辈一样,对我们给他留下的作品景而仰之,这才是真正有作为的作家艺术家应该做的。■

(转载自《文学报新批评文丛·第1卷第1辑》,上海书店出版社2015,仅作学习交流之用。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

陈先义,河南兰考人。198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解放军报》文艺部副刊编辑、文艺部副主任,主任编辑。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报告文学集《战神之恋》,长篇报告文学《统帅部参谋的追怀》、《横槊东海》、《1978·历史在这里转折》,文艺随笔集《未入楼台》等。文艺评论集《走出象牙之塔》获1997年解放军文学艺术创作新作品一等奖。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