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发布调查结果:我国2019年农村、城市心血管病分别占死因的46.74%和44.26%。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多数动脉硬化患者,通过对血管病变的早期检测,早期发现和合理干预,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动脉硬化的检测至关重要。
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人口老龄化日趋显著,心血管疾病问题日益突出,据相关调查,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至少2.3亿,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人患心血管病。近年来本病在我国逐渐增多,成为猝死与诱发其他病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会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男性较女性多,在青少年时期就可发生,至中老年时期加重、发病。
动脉硬化的检测方法分为有创检查和无创检查。有创检查包括:动脉血管造影检查,血管内超声检查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
有创检查方式存在一定危险性,对操作人员专业度要求较高,即使是在大型综合医院也在限定性地采用此类方式,且多用于手术或其他严重情况使用,不适合日常检测和预防。
无创检查方式一般包括:脉搏波检测,CT检查,血管超声检查,核磁以及核素等。其中如CT检查,核磁以及核素等等,成本高,且具有一定的辐射风险,而脉搏波检测方式利用四肢无创血压测量,相当于复杂一些的血压计,测量方式简便易操作,实用性更强。
通过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与踝臂指数(ABI)进行血管评估,PWV和ABI是无创检测动脉僵硬度的金标准,是判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闭塞的指标,两项指标同时检测可以在早期检测全身动脉硬化的程度。
动脉硬化检测仪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测量仪器,通过对四肢(脚踝,肱臂)进行加压测量,不同于单块血压模块对应多肢测量,每肢对应单独的血压模块测量,测量准确度、重复性高,具有检测血管弹性和狭窄程度的作用,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能够评估患者的动脉硬化程度,是多种风险、高危人群经常性体检的必查项,40岁以上的成年人,每年都需要检查1-2次,以便进行早期诊断,及时给予相关的治疗,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