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我是春晚的铁粉。从央视第一届春晚开始,从没断过。除夕吃饭回家晚了,第二天上午全部补全。
好看吗?现在如果不是春晚,这样的综艺节目真的很少观看。只有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综艺节目有了好看的点。何况春晚,举全国之力,集中全国最“优秀”、最美的男女演员的一台节目,不看对不起辛辛苦苦的编导演,也对不起一个个植入或明摆的广告。
看节目还是看热闹?这是个问题!在今年以前,一直纠结于节目本身,尤其是语言类节目。看春晚,不就为看语言类节目吗?可是,随着老老一代、老一代语言类表演者的退位,新的语言类节目这几年真的没什么看点。
且不说相声小品的讽刺鞭挞了,连吹喇叭抬轿子都做不好。不知道演员尬不尬,反正看的时候感觉真的尬。节目质量一年不如一年是真的,耍贱卖萌的小岳岳,好像连着两年失去了灵气,只为了表演而表演。这不是他的风格,却实实在在是他站在台上。
不过,今年每到语言类节目便跳开,却没有选择换台。为什么?音乐舞蹈类节目好看。唱歌的是演员,不是歌唱演员。看春晚不是为了欣赏歌曲。想欣赏歌曲的,去剧院好了。一盘大餐,要的是收视率。流量明星一堆一堆出现在舞台上,吸引着年轻人去看电视。这就是收视率的保证。
看看养眼的舞美,精美绝伦的效果,够了。炫目的特技,只属于数字时代。春晚刚刚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时,是电视机刚开始普及的八十年代初。如今守在电视机前的,还是那辈人居多。
最初的春晚,没有特效。几张桌子边的嘉宾,相互拉歌比赛,就是新颖的表达。请来一个港台歌星,可以一个人在舞台上蹦着跳着一口气唱三四首歌。春晚让我们记住了《我的中国心》和张明敏,记住了《故乡的云》和费翔,记住了《乡恋》、《难忘今宵》和李谷一……
春晚巨大的明星效应,导致参演者一夜成名。随后的春晚成了明星制造机和演员的金库。只要是上过春晚的歌星笑星,不仅头顶有了光环,还名声大显,唱片磁带销量暴增。“上春晚”成了专有名词,其含义不言自明。春晚的公众满意度,却越来越差。
自媒体兴起后,春晚难办很正常。想要收视率想要留住年轻人,就得接受年轻人带着挑剔地欣赏方式和即时发文吐槽的现状。一个节目还没表演结束,自媒体的观感已经出笼。流量年代,先机就有可能转化为真金白银。骂是获得流量的手段之一。
今年因为没能准点坐到电视机前,打开电视时,看了一眼手机。对岳云鹏“飞花令”的批评不绝于耳。尤其扇子上的“小抄”,更是骂声一片。第二天,特意将这段相声看了两遍。讲真,不知什么原因,这两年岳岳的相声确实不如他巅峰时期。或许是年龄所致,或许是不再有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激情。
可是愣要说他背不下台词搞“小抄”,不接受。相声演员背贯口是最基本的业务素质。十七个“花”字的短短文字他背不下来,相信吗?如果真的是“小抄”,他又怎么敢在全国人民面前明目张胆?孙越又怎么会故意翻转过来让大家看?不过是故意设置的一个包袱。
包袱的现场效果还算可以,没想到在电视机前却被翻开了包袱皮。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更搞笑的延时包袱了。
相比相声小品,歌舞的舞台效果,绝了。对于像我这种不会跳舞、五音不全的人,纯粹地欣赏舞台上眼花缭乱的光电组合,精美地服装色彩与身体的极致展现,难以想象啊。“纹样创演秀”的《年锦》滑过眼前时,想到什么?苏绣、慧娘?还是“一弦一柱思华年”的《锦瑟》?舞台效果的呈现,比诗词还美!
北京舞蹈学院表演的《锦鲤》,更是美出了新高度。
以前看春晚,看到歌舞尤其舞蹈节目,基本翻找零食收拾餐桌。今年相反,每到语言类节目出现便去干活。歌曲舞蹈出现,专心欣赏。看不懂怕什么,就看画面!
不管怎么说,春晚的编导组年年挨骂年年办,看春晚的人年年骂人年年看。不是悖论,是一道众口难调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