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电影告诉你,如何面对青春期孩子的急风骤雨

童行书院育儿 2024-07-24 07:27:26

最近,《头脑特工队2》全球上映,我也走进了电影院,体验了一把现场的感觉。

作为一直在跟情绪管理作斗争,并期待孩子能够更好地认知情绪、了解自己的妈妈,《头脑特工队》第一部就是我非常喜欢的电影。

它通过几个活灵活现的动画形象,将人们大脑中看不见摸不着的活动具像化,也给了我更好地和孩子聊情绪的切入点。

然而第二部看完,它不只是给了我心理学的科普,更给了我如何与变化中的孩子相处的启发。

青春期的变化

敏感的情绪

在第二部中,除了我们非常熟悉的乐乐、忧忧和怕怕,又有几个新的角色登台。

他们分别是焦焦、羞羞、丧丧,分别代表焦虑、尴尬和沮丧。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们感受情绪的能力变强,也变得更细腻。

小时候,开心、难过和生气,能解决大部分问题。但青春期的他们,却有了更多不同的感知。

和朋友交往中,想要被认同,担心不被接受时的焦虑;

怕自己表现不符合群体标准,犹犹豫豫不敢开口的胆怯和尴尬。

我们有时候会觉得,青春期的孩子怎么这么事儿多。

其实他们也在经历一次前所未有的风暴,在新的冲击面前,学着适应新的感受,找到新的方向,都是成长不可避免的课题。

多样的人格

青春期的变化,也是孩子形成完整人格的过程。

我们期待孩子的人格是怎样的呢?

在焦焦、丧丧和羞羞登台之前,Riley有一个闪闪发光的人格,关键时刻,它会说:“我很好”。

这样的人格帮助Riley克服了冰球场上的很多困难,也让她顺利进入了更高级的球队试训。

然而,随着焦焦登台,她把乐乐赶出了大脑总部,并把这棵闪闪发光的人格树连根拔起,扔了出去。

被赶出去的乐乐在外面长途跋涉,最后终于找到了被掩埋的小树。

她把小树抱进怀中,决心要回到大脑总部,让这棵树重新回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后来,他们终于如愿以偿。

但事实却并不是他们所想,小树没有生根发光。

眼看着属于Riley的记忆在底下翻涌,却无法和小树形成链接,让她恢复原来的模样。

乐乐冲上前去,拔掉了那棵总是说“我很好”的小树。

终于,Riley的记忆喷涌而出,一棵五彩斑斓的人格树重新生长起来。

它不是闪闪发光的“我很好”,也不是纠结犹豫的“我不够好”,而是时而觉得我很好,时而觉得我不好,时而还会觉得自己能做到,不断变幻色彩,时刻变化多样。

从父母的角度来看,我们都希望孩子建立“我很好”的信念,始终做一个相信自己的人。

当我们看到孩子冲突和怀疑自我,心里也不免觉得打鼓,害怕他成为不自信的人。

然而,真正健康和完整的人格是具有多面性的,而不是单一的。

怀疑自己,本身就是完整人格的一部分,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只有存在这样的人格特质,才对“我很好”形成了支撑,让它变得更稳固。

所以,别害怕孩子有时冒出来的负面念头,也别担心孩子偶尔的不够相信自己,要看到变化和完整的孩子,那才是真正的他。

我们能否决定孩子成为谁?

以前,我一直以为,头脑特工队的第一部是happy ending。

乐乐回到了大脑总部,Riley又变回了那个快乐自信的女孩。

可是,看完第二部我才发现,其实这样的结局也别有意味。

在第二部中,焦焦登台后,挑选出来的形成Riley人格的记忆都是充满焦虑的。

想要融入同龄人群体,想要让别人觉得自己酷,想要和别人一样。

坐在屏幕前的我,不免为Riley担心。

这样的记忆怎能帮助Riley好好成长,还是快让乐乐回到操控台前!

在外长途跋涉的乐乐,终于找到了那棵“我很好”的人格树。

而发现它的地方,是被遗忘的区域。

这里成堆的记忆球,不是别的,正是以前乐乐亲手把他们送进了遗忘区。

其实,乐乐和焦焦并没有什么两样。

他们都是挑选自己认为应该留下的记忆,放进人格培养的区域,然后把那些不符合标准的记忆一股脑扔到被遗忘的部分。

我们接受乐乐,不是因为行为本身合理,而是我们都愿意接纳“好”的情绪和记忆,本能地想要忘记那些“不好”的感受。

可无论选择标准是什么,他们都是在决定Riley成为谁。

乐乐最后如何回到大脑总部,这个方式也意味深长。

她炸掉了挡住被遗忘记忆的那堵墙,那些被遗忘的记忆球瞬间如流水般向总部奔涌,他们借势回到了总部。

而与此同时,大量曾经乐乐选择遗忘的记忆也涌入了人格培养区。

这个环节最打动我的话,是乐乐回到控制台前,发现焦焦惊慌得不知所措,又不想放弃操控大脑。

她轻轻地把手放在焦焦的手上说,你不能选择Riley成为谁。

那一刻,仿佛整颗心被击中。

在我们陪伴孩子长大的过程中,有多少瞬间,我们也想要帮助孩子选择记忆,选择他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们总是努力帮助孩子创造好的体验,希望他感受到更多的成功和喜悦。

当悲伤和挫败的经历产生,则想要让孩子赶紧将它抛之脑后,从记忆中删除。

于是,我们要么立刻帮助孩子转移记忆,要么说服孩子赶紧过去。

可是问题在于,我们在帮助孩子成为谁方面,其实更多的是无能为力。

就像那些被乐乐和焦焦抛弃的记忆,他们从未消失,只是被放在了更远的地方,等着有一天冲出障碍,重返舞台。

而那些看似正确选择的努力,是否有用呢?

当焦焦成为大脑控制室的主理人,每个人都充满了担心。

看着她想让Riley伪装自己,讨好别人,我自然把它当成了反派,觉得它是让Riley失去自我,不能自信的罪魁祸首。

可是,当最后一棵人格树真的长成,发出“我不够好”的声音,焦焦的脸上充满了错愕。

那一刻我终于明白,焦焦不是反派,她的努力也是希望Riley能够变得更好,更强大。

只是这个结果,也是她不曾想到的。

这个场景是不是像极了我们自己的经历。

从家长的角度来看,我们都是为了让孩子更好而努力。

我们为孩子做了很多选择,尝试给孩子所有好的东西,可是最后的结果却不尽人意。

孩子不一定获得了想要的成绩,也远没有我们想象的自如。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孩子的成长?

以不变应万变的方法

当我在这部电影中看到变化,看到孩子大脑中出现新的形象,新的情绪和感知,我也在想,作为父母,难道就只有被动挨打,疲于应付吗?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让我们面对孩子的各种状况,给孩子他想要的支持。

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接纳变化

有一句话说,只有变化是永恒不变的。它真实地反映了世界的规律。

然而,人的本能是追求规律和稳定。我们总希望能够找到固定的套路,获得一个可以一劳永逸的路径。

这两者的矛盾,也是我们时常觉得冲突,带来很多烦恼的源头。

一边是不可阻挡的变化,一边是想要阻止变化的冲动。

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被动应对,疲于应付,无奈地面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

如何改变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

其实,没什么秘诀,最好的办法就是,放弃想要维持原状的预期,勇敢地迎接变化的现实。

这一点,适用于面对生活的种种变化,也适用于面对孩子的成长。

当青春期到来,孩子开始了自我的探索,有了更多的想法、感知,变得和小时候不一样。

此时,如果我们始终停留在过去的经验,期待孩子还和以前一样回应我们的要求,那必然带来的就是冲突和矛盾。

但如果我们接受,孩子就是会不断地变化,每一天都会有新的面貌,也就不会把孩子的变化当成天大的事儿,也不会随便被孩子的不同挑动神经。

坐稳自己的位置

除了接受孩子的变化,想要帮助孩子渡过这段对他们来说也并不容易的时光,父母最重要的就是要坐稳自己的位置。

一方面,要分离问题的归属,不要越俎代庖,想要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作为家长,我们很容易在孩子面对问题时,费尽心思帮助孩子想办法,甚至想要亲子上阵帮他们解决问题。

小时候,可能是在他和别人发生冲突时,自己跳出来训斥对方;也可能是在他遇到学习困难时,自作主张帮他定了计划。

长大了,可能是在他迷茫探索时,强制让他选择了某个方向;也可能是在他想要退缩时,逼他上阵迎接挑战。

虽然很多做法在短时间内看起来让孩子发生了改变,但从长远来看,剥夺了孩子的自我意识,可能引发更多的自我怀疑。

当然,不越俎代庖并不代表家长完全无作为。

相反,越俎代庖解决的更多的是家长焦虑,不越俎代庖反而对家长的稳定自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也是坐稳自己的第二点——要守住自己的位置,保持自己稳稳的状态,才能承托孩子,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对情绪有更敏感地洞察,开始经历内在的冲突,甚至对自我产生迷茫和怀疑。

他们可能会表现得比小时候更多变,更难被控制,也更容易有激烈的情绪和行为。

孩子在左冲右突中,想要寻找的,是真正的自己,以及自己想要什么。

此时,如果我们能够稳稳地应对孩子的变化,甚至是他过激的行为,那对他而言,这个世界是稳定的,他不过是一只自转的陀螺,总会找到自己的平衡,慢慢停下来。

但如果家长面对孩子的变化如临大敌,惊慌失措,对于孩子来说,他的世界也倾倒了。他需要努力的不只是让自己稳下来,更需要对抗世界的变化。

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课题。

稳稳地接住孩子,做他的定心丸,做他的阻尼器,让他即使面对急风骤雨,也依然能找到一面可以依靠的墙,一个可以躲避的角落,这才是父母之于孩子最重要的意义。

如何打造这样一个角落呢?

尊重孩子的感受

辛弃疾写过一首词,里面有两句我们都非常熟悉: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对这首词的解释中,有一句话这样说,这首词的上片描绘的是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下片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

通过“少年”与“当下”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

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用这两句话来形容十几、二十岁年轻人的矫情。

不用体验赚钱的苦,也不用被社会毒打,你还有什么好愁的?

就犹如辛弃疾,当体验到报国无门,回头看曾经的自己也觉得只是故作深沉。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难道因为今天更痛苦,所以曾经的苦都不足为道?就像如果一个人足够难,别人的难都不值一提?

对于这一点,我并不认同。

每一个人、每一个时刻的感受都是真实的。

的确,孩子不需要考虑赚钱养家,也不需要面对职场中的复杂,他们身在象牙塔,衣食无忧,似乎不该有烦恼。

可对于他们来说,面对外界的冲击,身体内荷尔蒙的变化,在那一刻,难过也好,悲悯也罢,都是真实且不应该被比较的,更不应该被奚落和嘲笑。

接纳孩子产生任何情绪,也允许他们体验其中,鼓励他们勇敢地表达,是对孩子的尊重,也是对他成长的支持。

只有当他们感受过情绪穿过身体,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也才知道该如何面对变化,如何去寻找真实的自己。

没有什么愁是不值得被赋词的,对于一个人来说,任何迷惘和愁苦,都是成长的印章,是我们每一次接近自我的见证。

//////////////////

当了8年妈妈,我一直都觉得,自己经验越来越丰富,一定会变得越来越柔韧有余。

但这部电影提醒我,做父母的过程,不只是积累经验的过程,也是过往经验不断清零的过程。

今天的孩子和昨天不一样,明天的孩子和今天不一样。即使我做了8年妈妈,也仍然是第一次做8岁孩子的妈妈。

空杯心态,从零开始,不只是孩子出生那一天该有的姿态,而是为人父母的每一天都该以此来面对未来。

在「不焦虑父母俱乐部」,你就会拥有这样不断自省,不断清零,不断更进一步的机会。

你会拥有更健康的心态,更开阔的视野,从而让自己和家庭的生活也随之更好!

欢迎体验!

作者 | VIVI

8岁女孩的妈妈

努力在与孩子的对话中寻找自己

0 阅读:4

童行书院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