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扯掉了中国科技圈的遮羞布

易公子的刀 2024-04-08 00:37:33

Oculus应该卖给谁?好大的一个问题啊。

卖给谁都可以,但就是不该卖给Facebook!

卖给Apple多合适,那里有全世界最好的消费电子产品。卖给Google也不错,安卓系统逐渐统治世界,Google眼镜刚被《时代》杂志评为那一年最令人期待的硬件产品。

还可以选微软,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最直观的使用场景就是游戏,这和微软Xbox游戏机一脉相承。就连亚马逊,好歹也做出了Kindle,在人类出版界放了一场大火。

再看看Facebook呢?一点做硬件的经验都没有。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曾经放出狠话要做手机,折腾了半天,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不仅如此,Oculus还非常不facebook。CTO压根没有Facebook账户,CEO的办公室里赫然挂着一副对Facebook不敬的工艺品,员工把嘲笑Facebook当作工作的日常,FB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僵化的公司、糟糕的设计、隐私的小偷。

当扎克伯格千里迢迢来拜访Oculus全体员工,一位叫Dycus的员工,当着全公司的面问小扎:很多人(当然,不包括我哈),都觉得Facebook是邪恶的(Facebook is evil),你觉得,这会怎么影响Oculus的形象?

图:戴着Oculus的扎克伯格

但是扎克伯格却像被施了法术,对Oculus着了魔。

扎克伯格带着Facebook一众高管轮流戴了一会Oculus的VR头盔。

当时还只是样品,距离成品上市,还有很远的距离。即使到了今天,VR头盔都没有克服最大的bug——晕眩。更别说7年前了。小扎卸下头盔的刹那,估计和学生时代在哈佛大学通宵宿醉后一样的难受,但是,小扎连同CTO和负责产品的VP,对这个新奇的玩意赞不绝口,反复说着:holy crap(专业翻译:我X, NB啊)。

5天后,这位全球最大社交网络的管理者亲自去了这家创业公司的办公室。

这一天,这位全世界最富有的80后背了一个麦当劳的购物袋。这真是神来之笔。本来对Facebook没有一点好感的年轻极客们,瞬间议论纷纷:真是没想到,互联网超级大佬,原来是和我一样的人。

在狠狠拉了一波好感值后,扎克伯格为这家创办仅仅2年的公司开出了无法拒绝的价码——30亿美元。以及反复的劝诱和许诺:Oculus会成为Facebook唯一的平台,我要让Oculus成为VR的领导者!

怎么拉近资本和创业者的距离,小扎可能是全世界最懂这件事的人。当年Facebook刚刚成立,小扎要去红杉资本的办公室谈融资。在肖恩·帕克(Sean Parker)的教唆下,他穿着睡衣走进了高大上的办公室。

西装革履的中年油腻男被挑逗得欲火焚身,这才是TMD真极客!投他,必须投他!

那只麦当劳的手提袋,很难说不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轮回。这位哈佛辍学生,有一个木讷的外表,以至于常常让我们忽略了他极其精明和复杂的内心世界。

但是。

搞VR?!你还是想想清楚吧,这个专门绞杀科技巨头的战场,早已白骨累累。

01

从弗兰克鲍姆的《万能钥匙》到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从伍迪艾伦的《沉睡者》(1973年),到斯皮尔伯格的《头号玩家》(2018年),VR(虚拟现实)是所有科幻小说、科幻电影的必备元素。

带上一套装备,通过视觉、嗅觉、触觉,让人走进一个完全虚拟的世界。还有比这更cool的科技产品吗?

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头号玩家》主题就是一个VR游戏

写出《数字化生存》的MIT(麻省理工)教授尼葛洛庞帝说,他从1969年就开始关注VR。

没错,在连彩色电视机都没有普及的60年代,真极客们就已经在尝试做VR头盔。90年代,任天堂、世嘉,以及乔布斯实习过的雅达利,先后对着VR设备,大搞特搞。

世嘉(SEGA)搞得最轰动。产品宣传了三年,发布会开了又开,《大众科技》的杂志封面也如愿登过了。结果,临门一脚,突然宣布不发布了,放了全世界一个大鸽子。世嘉的理由是:VR游戏太过真实,玩家在游戏过程中不由自主地移动,容易受伤。

拉倒吧。

受伤是真的,但不是因为移动,而是因为晕眩导致的恶心头疼。VR营造了一个深度沉浸的世界,如果技术跟不上,虚拟画面和现实动作有延时,会造成严重的晕眩,类似现实中的晕车。

从此,晕眩感成为横亘在VR产业面前的一道天堑,或者说一道魔咒。人类科技界对VR的第一次攻关,以被团灭的方式告终。

紧接着,互联网来了。亚马逊、Google先后问世,那些利用互联网连接存量资源,那些消费主义的迎合者,成了硅谷的新宠。

时代换了一批新的宾客,但是极客的火苗没有完全熄灭。把科幻小说里最cool的装备变成现实,也是科技新贵的梦。

Google先做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谷歌眼镜(Google Glass)才出了几张宣传照,全世界科技迷就自嗨到了高潮,不仅有英国王子这样的社会名流野生代言,而且频频被各类媒体评价为人类最具创新、最值得期待的产品。Google又感动又兴奋,再接再厉做了一个VR的平台Daydream,满腔热血期待复制一个安卓的神话。

三星,作为当时全球出货量第一的手机品牌,也狠狠表示了一把,弄出个Gear VR。但是,Google眼镜、Daydream,GearVR,全部火不过两年,最终销声匿迹。

目前为止,人类最重要的硬件还是智能手机。Google和三星是这个行业绝对的领导者,在产业链里是一呼百应。那么强的能力,那么厚的背景,在VR行业也不过是碰一鼻子灰,羞羞地找个台阶下。

这就是Facebook收购Oculus的背景。在硅谷,Facebook的标签是侵犯隐私、抄袭模仿、功利主义,这样的扎克伯格可能做出人类最新奇的硬件吗?

02

2016年,小扎正在为Facebook进入中国努力。顶着大雾霾,毅然决然地在天安门前跑步,是个又红又专的好少年。

那次扎克伯格来北京,目的是参加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93岁的基辛格老爷子做了《避免修昔底德陷阱》的演讲,接下来就是扎克伯格和马云的谈话。扎克伯克表示,前两年我收购了Oculus,今年会推出一款VR头盔,今年消费级VR就会爆发,五到十年之后,VR手机会成为市场主流。

马云说,行啊,我会帮你。

其实,不只是姓赵。姓马,也是有鄙视链的。

就拿马克·扎克伯格、马云、马斯克来说。

小扎像个中国人,场面上说话一定圆滑,不轻易得罪人。和马云聊天客客气气的,上来先介绍自己正在学习中文,但是还很糟,所以辛苦马云今天用英语交流,谢谢大家的理解。

你再看看马斯克?那副得瑟劲。同样是来中国参加对话,马斯克一点不给马老师面子,把马氏鸡汤里的逻辑矛盾、事实错误全指了出来。喜欢阿里的人千万别放心上,其实玩硬核科技的马斯克最看不起的人,是马克·扎克伯格。马斯克不带修饰地说过:Facebook垃圾(Facebook sucks),窃取隐私、只会垄断,扎克伯格小朋友对于AI一无所知……然后,以身作则地把自己的Facebook账户注销了。

小扎心里是真苦啊。Facebook是全世界市值前五的互联网公司,说起来有头有脸,但是收入的95%都是广告。扎克伯格气不过的时候也想回怼两句,但是射火箭、卖电动的马斯克恐怕要怼一句更厉害的回来,“你个卖广告的,装什么B”,那年轻的小扎又要气得几天睡不着觉了。

马家人的鄙视链说到底就是一句话:互联网企业压根不是科技公司。

清醒点,好不好,你不过是做了一个网页,因为上线得足够早,早早占了个好坑,很多人用。形成了平台,形成了垄断,独占了数据,仅此而已。巴西男足踢中国男足,即使教练席栓一条狗,也能赢。是的,仅此而已。这怎么能配叫高科技?

在马斯克眼中,扎克伯格就是这种不配的典型。

这就是扎克伯格坚持做VR的第二个背景。

何止是Google、三星,中国也多的是利用VR吹牛逼的大公司。就在扎克伯格和马云亲切交谈的那一年,阿里推出VR购物 “Buy+”,目标是利用VR让网购变成逛商场的模样。另一个大手笔是领投了美国很火的AR创业公司Magic Leap,7.94亿美元的融资。

同一年,马化腾也给VR站过台,“VR是一场大洗牌,即将开始。就像移动互联网转型一样,上不了船的人将逐渐落伍”。当年由微信引发的“船票论”再次甚嚣尘上。据说腾讯启动了多款VR游戏的制作。还扬言也像Facebook一样做VR硬件,连原型机都搞出来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VR这件事,科技感爆棚,但是每次一燃,就会被泼下一盆又一盆的冷水。归根结底,有这样几个过不去的坎——晕动症、功能单一、缺乏优质内容、设备臃肿、价格昂贵……

没过多久,Google、三星、阿里、腾讯都撤了,它们都不过是匆匆的过客,都没有成为推动行业前进的力量。

意外的是扎克伯格却固执地坚持了一下。

为什么?

往低了说,是守护Facebook的社交边界。扎克伯格这个人,永远在警惕Facebook可能的颠覆者。Facebook的入职手册中,写着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们不去创造出能杀死Facebook的产品,有人会去做。

马化腾也表示过,VR/AR很可能是下一代社交,颠覆微信的那一种。

的确,微信毕竟只是一个平面的聊天框。用脚趾头就能想明白,如果VR创建一个虚拟space,渣男撩妹的空间会大很多很多。

Facebook开发的VR社交平台Horizon

往高了说,扎克伯格就是憋了一口气,去TMD马家人鄙视链。我要亲自证明Facebook的科技感——我来做一个新硬件,我来扩展人类的边界,我来打碎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这面墙。

你们给我看清楚了。

03

扎克伯格有个枯燥且乏味的爱好——寻访有社交竞争力的创业公司,和创始人一见如故,再开一个你无法say no的条件,接着带你飞一段,然后闹掰,最终交恶。

扎克伯格先后收购Instagram和WhatsApp,它们的创始人斯特罗姆(Kevin Systrom)、克里格(Mike Krieger)、库姆(Jan Koum)都在2018年滚蛋。

Oculus自然不会例外,勒基(Palmer Luckey)只在Facebook待了三年就不愉快地离开。剩下的伊里比(Brendan Iribe)也在2018年打包走人。

VR设备有一项路线之争——做一个连接电脑/手机的硬件,还是做一个独立的设备?

连接电脑/手机的好处显而易见,电脑/手机性能强,VR设备不需要计算,只需要负责显示,因此重量更轻(更适合戴在头上),成本更低。但是缺点也很明显,永远只能当附庸,本质就是一台显示器,一台戴在头上装X的显示器。

早期的Oculus很惊艳,但是选择的技术路线是做一个连接到电脑的显示器,因为创始人的首要的目标是打游戏要爽。

这群死肥宅怎么可能理解马克·扎克伯格的痛苦和野心?

Facebook麾下的Oculus一定要做独立的设备!怎么可以依附在电脑和手机上?电脑,是微软Windows的天下,手机王国已经被苹果iOS和Google安卓的瓜分完了。你们还想我扎克伯格卑躬屈膝到什么时候?

这些年Facebook Reality Labs玩命地在屏显技术、眼球追踪、手指追踪、面部和身体追踪技术上烧钱,但是有一个前提。

一定要做独立的设备!

扎克伯格为Oculus设计的战略是,硬件+操作系统+内容生态+应用商店分发+社交。我说得再简单一点哈,苹果和iPhone在智能手机行业是什么地位,Oculus在VR这个人类新硬件上,就要什么地位。

对,苹果有多NB,我就要多,N,B。

04

2016年,AR游戏精灵宝可梦GO (Pokemon Go)惊艳问世,让VR/AR产业实实在在地火了六个月。

紧接着全球VR/AR产业又跌回无休止的寒冰期,一眼望去看不到头的那种。

法律面前不一定人人平等,但是VR面前却做到了人人平等,不管你是Google三星阿里腾讯这样的巨头,还是爱逞强爱嘴炮的腰部互联网,又或者是灵活敢闯的独角兽,反正统统让你们死。

2016年,乐视说,VR是乐视生态重要的组成部分,然后乐视崩盘。暴风说,暴风会成为中国乃至世界VR行业的领导者,然后暴风势不可挡地成了“小乐视”。Magic Leap,AR行业最神秘的公司,拿了Google和阿里巴巴的投资,这个够骚了吧?但是这些年,管它叫“美国乐视”的人越来越多……

人类就是可笑,折腾了那么久,那么多人那么多钱那么多会,最终还不如一只叫皮卡丘的黄色老鼠有能量——一款游戏为一个行业充电六个月。

踏踏实实地说,VR最基本的使用场景就是玩游戏,因此,出一款口碑爆表的VR游戏,比一万场口嗨发布会都管用。

看看隔壁的任天堂switch,这小破游戏机也默默无闻好多年,最终凭借《健身环大冒险》和《动物森林》两个爆款游戏,在2020年顺利出圈。

VR人喜欢这个励志故事,心里有个信念VR行业一定也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2020年,《半衰期:爱莉克斯》(Half-Life: Alyx)来了。游戏媒体IGN给了罕见的满分评价,说“这像是一款来自未来的游戏”。

还记得小时候整个网吧都在玩的CS吧,《半衰期:爱莉克斯》和CS同宗同源,由顶级游戏公司Valve开发。不仅有人类游戏界的顶级IP坐镇,而且游戏操作用到了“真的VR”。

在PC和智能手机,游戏再好玩也只是二维的平面。但是VR游戏发生在一个三维的空间。在《半衰期:爱莉克斯》里,有怪物向你扑来,你会像现实生活中一样,很自然地举起椅子,把怪物隔开。

《半衰期:爱莉克斯》(Half-Life: Alyx)

Valve Index Controller指虎型的设计提供了可识别单个手指动作的功能,这就是VR的魅力,你可以真的用手玩游戏,而不是用鼠标和键盘——现实里手怎么动,游戏里手就怎么动。

如果说2016年的Pokemon Go是AR游戏的代表作,那么2020年的《半衰期:爱莉克斯》就是VR行业的里程碑。结结实实地让各大电商平台的VR头显卖到了缺货。

AR/VR的使命是打穿虚拟和现实之间的那道墙,2020年,这道墙肉眼可见地在变薄。

软件上陆续有了好游戏,VR硬件也有了普遍的进步。体现在一些专业的指标上,6自由度(6Dof)定位追踪、90Hz刷新率,以及更高的分辨率。

还记得那个该死的晕眩感吗?VR头盔让人晕眩,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计算能力不行,有延迟。你在真实空间移动了,但是虚拟画面没有跟上同步移动,比如延迟了30毫秒,来来回回,就晕了。和晕车一个道理。

得益于专业AI芯片和AI空间定位算法,加上5G带来延时下降,晕眩的解决指日可待。行业一般认为把延时缩短到15毫秒以内,晕眩感就可以消除,而现在已经无限逼近。

VR硬件接连出现好设备,Facebook的Oculus Quest 2和索尼的PSVR,是公认的两强。

索尼有PS游戏机的底子,算是干好了老本行,但是Facebook这个互联网暴发户也杀了进来,确实让人刮目相看。

另外,PSVR不是独立设备,需要连接索尼PS主机才能玩。Oculus Quest一问世,索尼的市场份额节节败退。索尼感觉到了后继乏力,明确表示回家闭关修炼内功,到2022年再发布新产品,一决雌雄。

这样看来,Oculus势不可挡的劲头会延续一会。江湖有了传说,要等武林盟主苹果亲自出手,才能杀一杀Oculus的嚣张气焰。

扎克伯格可算是扬眉吐气了。

05

2014年,腾讯收购WhatsApp的交易几乎已经谈妥,就差马化腾和WhatsApp创始人Jan Koum见一面。

人算不如天算,关键时刻,马化腾腰伤的老毛病又犯了,决定先做手术,于是见面推迟。

不料扎克伯格趁虚而入,给Jan Koum开出190亿美元的天价。当时,WhatsApp才成立五年,50个人。

190亿美元!那还等什么马化腾牛化腾。Deal!

时隔七年来看,马化腾的一次腰疼,让腾讯丢掉了国际化最好的抓手。时至今日,这家市值7万亿港元的中国第一互联网公司,年收入的95%都在中国,连跨国企业都称不上。你说你是靠竞争赢的,不是靠垄断,不过在全球市场,你好像没赢过吧?

但是,2014年,谁能看得那么深远?微信支付奇袭支付宝,腾讯正在高歌猛进,革命气氛一片大好。

直到美国的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写了一篇文章《Facebook应该向微信学习什么》(What Facebook Should Learn from WeChat),中国互联网圈,除了阿里巴巴脸色不好,别的从业者都集体高潮了。

辛辛苦苦这么多年,我们做的都是copy to china。永远都是美国什么火了,就copy一下去中国做一个一样的。中国的创业者去华尔街、硅谷讨钱,BP画得再精致老外也听不懂,远远不如换一个谦卑的口吻,有一种意味深长的声音说,“我们做的这个,就是这是中国的Facebook”,“中国的Yelp”,“中国的Amazon”……老外立刻懂了,百试不爽。

哪能想到有生之年能看到这个?!多豪情啊,是正儿八经的西方媒体,严肃的告诫,Facebook应该向中国的微信学习!甚至有人开始造一个新词“copy from china”。

厉害了,我的中国互联网。

不过,这故事还有一个更骚的结尾。2019年,扎克伯格竟然亲自回应了这篇文章,承认自己错了,说,悔不听君一席话,早学微信就好啦。

很奇怪,这一次,中国的舆论一点都不嗨了。嗨不起来。没错,腾讯和Facebook各自管理着中国最大和世界最大的社交产品,腾讯的市值甚至已经稳稳地超过了Facebook。

但是。

腾讯三分之一的收入是游戏。一年1000多亿元的游戏收入,常年在世界游戏公司收入中排名第一。讽刺的是,这个第一既做不出像使命召唤、星际争霸这样征服全球的3A游戏,也不能像Microsoft、任天堂、索尼一样,做出Xbox、Switch、PS这样的顶级游戏硬件。

这个星球上最赚钱的游戏公司,却对游戏行业的进步提供不了一丝一毫的推动。他是全世界最尴尬的游戏之王。

这就不难理解,在突如其来的VR时代里,能指望他做啥呢?

06

VR,以及一脉相承的AR,再到现在新词运动里的MR(Mixed Reality,混合现实)和XR(Extended Reality,拓展现实),核心是一样的:把现实和虚拟更深地搞到一起。

纵观人类产业历史,一项高精尖的技术往往经历先军用,再商用/民用的发展过程。除了深度游戏玩家和科技迷,AR/VR距离普通人的生活还有一些远,但是其在军用和2B业务上已经站稳了脚跟,而消费级的民用产品,已经走到了爆发的前夜。

对一个人来说,付出总有回报。对一个产业来说,也是功不唐捐。

VR产业的核心技术包括定位技术、光学元件、操作系统、芯片、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电子织物。VR头盔看似是一台游戏机,但实际上是一场高精尖技术的大阅兵。

比如,VR行业普遍使用的SLAM技术,在实时性和精度上要求非常高。能胜任VR的技术,反手就可以用于自动驾驶和机器人。

再比如,VR中的语音识别也有很高的要求,不仅要读懂语意,还要匹配嘴部运动,不仅要做到实时性,还要能捕捉面部动作。

重中之重是AI技术,VR中的定位和识别,一方面需要硬件支撑,一方面,要靠AI做了几十亿次的模拟。中国的科技大佬,动不动就说自己对于人工智能的投入,如今,是骡子是马,是时候拉出来遛遛了。

为什么说VR扯掉了中国科技商业圈的遮羞布?

因为可以确定的是,中国产业界一定会重复自己在PC和智能手机时代一模一样的遗憾——造不来核心技术,站不上主导地位。

VR里,芯片还是高通的。如果说智能手机还有华为、苹果两个巨头自研芯片的杂音,那么VR行业就安静很多,Oculus、HTC,国内的小鸟、大朋所有主流设备的芯片都是高通的。

再比如,生态的争夺还是在硅谷内部。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了PC时代,智能手机有iOS和安卓争锋,同样,VR生态也会有操作系统。目前来看,Facebook走在前面,后面跟着微软(Windows Mixed Reality)和苹果这两个老家伙的追赶,至此,拿着望眼镜看,操作系统这件事也和中国无关。

内容开发更是中国企业弱项中的弱项,Oculus Quest上线了上百款游戏,只有一两款来自中国。

在VR战场的最前沿,唯一的中国元素应该是歌尔,提供代工,和部分非核心元器件。

VR一定会和PC和智能手机一样,重复一样的剧本——先来的人建好了生态,后来的玩家永远只能当绿叶或者当肥料,像今天一样,继续交苹果税,交安卓税,交高通税……

PC时代、智能手机时代,中国企业还有借口,因为发展浅,因为底子薄,除了联想有钱,都找不出能做大事的大公司。但是这一次,面对VR这个新硬件,没借口了吧,那么多互联网企业在中国挣到了惊掉西方同僚下巴的大利润。

当年,联想提“贸工技”,被骂惨了——你看,联想多短视,赚了钱不好好搞研发,没有卡住关键技术和关键位置,混成今天这样真是活该。

然后,产业界用了20年时间,只为了向世界证明,我们人人都是联想。

去做真的科技公司,在管理好财务平衡的同时,尽最大可能地用科技拓宽人类的边界,而不是只盯着短期能赚钱的事,靠垄断利润,把市值垒得如此虚高——这是中国产业界最要学习,却永远无法吸取的教训。

就拿VR来说,先行者和长期主义者的曙光渐渐展现。

按照销售数据估算,Oculus Quest 1和Oculus Quest 2的累计销量即将突破1000万。1000万什么概念?智能手机轻轻松松一年卖出10亿台,PC不断衰落,但是全球年销量依旧在2-3亿。这样看来1000万(而且还是累计数),简直不值一提,距离小扎自己吹的牛B,“要让10亿人使用Oculus”,还差9.9亿。

但是,行业里的参与者才知道,1000万,意味着行业的生态成型,已经有了规模经济,从此内容生产者可以赚到钱了,会有越来越多的开发者投入进来。内容越丰富,生态就越吸引用户。万事开头难,但Oculus迈过了第一道槛,这个生态将开始良性循环。

扎克伯格真是够心狠手辣的,把Oculus的价格杀到299美元,比一台普通智能手机还便宜。这是什么概念?前面提到Vavle公司自己的VR设备要999美元,吓退一众屌丝,不可能普及。华为绝对是国产之光和价格屠夫,但是华为VR产品的价格只能压到3000元人民币,而且和Oculus比,华为VR第一不是独立设备,第二性能差一截,第三生态差,没有好游戏。

Oculus的299美元,就好比早已是行业第一却在不断降价的特斯拉,后来者想进入这个行业,但是大门正在被扎克伯格一点点关上。

Facebook和他的VR叙事,应该是中国同行的一面镜子。

在VR身上,值得我们羡慕的是美国的商业生态。巨头公司敢打科技硬仗,重金投入在周期长、定位高的赛道,耐心孵化造生态,要干就要干核心技术。

这恰恰是中国科技界、产业界最短缺的。短视、功利,什么赚钱做什么,已经是深入灵魂的信仰。往深了说,因为你们没有极客精神,从来没有把扩宽人类边界当作自己的使命。以为提倡员工穿牛仔裤,给员工配mac电脑就是科技公司了,其实呢,大厂的胸牌再明光晃晃,一开口说话都是市侩的味道,是一个赶集的买卖人,其实很土的。

为什么会这样?

第一是纵容垄断,而垄断的原因又是市场不开放。比如,说了那么多,其实中国根本买不到Oculus,毕竟Facebook都还没有进入中国市场。拿腾讯来说,只有遇到体量相当的竞争对手,才能走出“没有梦想”的诅咒。

第二,知识产权的保护还是远远不够。在中国只有傻子才好好做游戏和内容,你做得再好,第二天就有了免费下载的破解版。指望“用爱发电”,能完成产业迁跃,笑话。

新硬件之战,或者说,生态之战怎么打?这需要,大公司敢打硬仗,小公司能靠内容本身赚到钱。而我们暂时还没有这样的土壤。

VR真有意思,它的目标是拆掉虚拟和现实之间的那道墙。在我看来,中国要实现VR产业的大突破,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先拆掉现实生活里的某些墙。

谢谢读完,虚拟人VR创始人倪志力,对此文亦有指导

0 阅读:0

易公子的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