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杨虎城的第二任妻子,也是鲜为人知的一位。
她是杨虎城唯一下过跪的女人。
杨虎城一生与她相处最短暂,她却将杨虎城与其他两位夫人的6个子女抚养成人。
她一生朴实无华,活到90岁,临终遗言:想葬在杨虎城身边,又怕自己不够资格。
01
杨虎城一生有三位夫,原配罗佩兰,三妻谢葆真在两个不同的时期,一直鞍前马上陪伴在杨虎城左右,也被许多家报纸媒体所报道。
而作为杨虎城二妻的她,一直默默无闻,很多人都不知道她的存在。
她的名字叫张蕙兰,顾名思义,蕙质兰心。
张蕙兰的父亲是一名老中医,医术高明,为人善良。
张蕙兰与杨虎城的缘分始于父亲与杨虎城的母亲。
杨虎城是陕西蒲城的一户贫苦人家的普通少年。在时势的锻造下,杨虎城抓住时机,追随辛亥革命,反清革命,武昌起义的浪潮,历练成为了一名革命者。
21岁那年,杨虎城为拯救被恶霸强占的民女,召集人打死恶霸,为民除害。
杨虎城的英勇事迹,很快传遍了四村八乡,虽然百姓拍手叫好,但官府却不愿放过杨虎城,致使他不得不远走他乡,走上逃亡之路。
杨虎城离家出走,杨母也跑到娘家孙镇避难,她担心儿子的安危急火攻心,大病一场。
娘家人给她请来孙镇有名的老中医张养清诊治,张养清得知是杨虎城的母亲后,十分敬佩,不仅免费为她诊病,并命自己的女儿亲自为她煎汤送药。张养清的女儿就是张蕙兰。
从此,张蕙兰就与杨虎城结下了深厚的缘分。
杨母喜欢懂事乖巧的张蕙兰,感慨自己没能生一个像张蕙兰一样乖巧的女儿。
张养清顺着杨母的话茬,就为张蕙兰与杨虎城订下了这门亲事,张父说:不如我们结门亲事吧。
就这样,杨母在没有征得杨虎城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做决定,订下了这门亲事。
不得不说,自古的老丈人都长了一双火眼金睛。
22岁时,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大学生才毕业找工作的这一年,杨虎城就已经当上了营长。
杨虎城为人率真侠义,很快在陕西结识了一位叫张西铭的商人,两人相见恨晚。杨虎城经常受邀到张西铭家坐客,从而与张西铭的养女罗佩兰相识并相爱,张西铭欣赏杨虎城的人品,就将养女罗佩兰许配给了杨虎城。
在家的杨母不知杨虎城与罗佩兰结婚的事,并以家中有要事为由,托小儿子将杨虎城写信召回家。
杨虎城回家后,才知道母亲是让他与素未谋面的张蕙兰成婚。
杨虎城不得不一五一十的将已与罗佩兰成婚的事告知母亲。这情节真是比电视剧都戏剧。
母亲既惊讶,又难为情地上门找张养清道歉。
没想到张养清非但没生气,还非要将女儿嫁给杨虎城不可,就算是做偏房也不嫌弃。
真是缘分来了挡不住,张蕙兰就这样莫名其妙地成为了杨虎城的第二任妻子。
图|张蕙兰与杨虎城
从此,罗佩兰主外,常陪杨虎城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张蕙兰默契的主内,照顾着杨虎城的老母亲,主持家务。
02
罗佩兰能领兵打仗,是杨虎城的得力助手。长期鞍马劳累,病魔缠身,加上怀有身孕,不得不回老家休养。
杨虎城送罗佩兰回到老家,两个儿媳第一次会面,本以为是顶峰相见的名场面,没想到张蕙兰不但没有刁难罗佩兰,还给罗佩兰施礼敬茶。
礼数周到,让罗佩兰都不好意思。她还保证以佩兰姐马首是瞻,绝不僭越。
张蕙兰与罗佩兰的和睦友爱,让杨虎城与杨母的脸上瞬间绽放出放松的微笑。
张蕙兰不仅嘴上不僭越罗佩兰的地位,她在行动上也是这么做的。
在张蕙兰与杨母的精心照料下,罗佩兰年底为杨家生下了第一个儿子,初为人父的杨虎城收到消息后欣喜不已,写信给儿子取名杨拯民,并专门给张蕙兰书信一封:你姐母子平安,便是你的功劳。
图|杨虎城写给张蕙兰的信
收到信的张蕙兰受宠若惊,更是无微不至的照顾着罗佩兰母子。
两年后,杨虎城来信说想念罗佩兰母子。当时蒲城很多县都被北洋军阀控制,时不时有土匪出没,通往榆林的路也是危险重重。
张蕙兰自告奉勇护送罗佩兰母子北上榆林去寻找杨虎城。三人从山西太原绕道行走,走了近一个月才到达榆林。
终于见到杨虎城后,罗佩兰激动地泪如雨下,张蕙兰默默地站在一边。
罗佩兰看了一眼张蕙兰,连忙跟杨虎城说一路上多亏有蕙兰妹妹的照顾,自己和儿子才能完好无损地站在杨虎城面前。
杨虎城向张蕙兰表达了感激之情,并留张蕙兰长住。张蕙兰不放心家里的杨母,杨虎城只好派两名士兵,原路护送张蕙兰回老家。
张蕙兰更像是母亲给自己找的一个伴,或许跟她的父亲一样,她对杨虎城这位英雄的敬重大于爱。所以,她才会无怨无悔的帮他分忧,让他在前线冲锋陷阵。
罗佩兰随军后再次怀孕,杨虎城便在三原买了一座宅院,专门让她休养。不幸的是,罗佩兰患上了肺结核,战乱加上医疗条件的局限,都成了罗佩兰的病情加重的催化剂。
罗佩兰只好将儿子杨拯民托付给张蕙兰抚养,独自养胎以及与病魔抗争。
北伐时,杨虎城与李虎臣二虎镇守长安的事迹,为中国的革命史书写了极为壮烈的一幕。
成功的革命者需要无惧,他更需要无畏的家人。
敌人攻不下杨虎城,便对他的妻儿和母亲下手。好在张蕙兰消息灵通,她老早带着母亲和杨拯民逃到了三原,与罗佩兰会合。
罗佩兰生下二女儿杨拯坤不久病情加重,她临终托孤,将杨拯民和杨拯坤都托付给了张蕙兰。
杨虎城镇守长安八个月之久,目睹城中死伤三万多人,他痛定思痛,不愿再领兵打仗,开始隐居。
对于罗佩兰的死一无所知的他,被国民军驻陕西总司令于右任登的罗佩兰去世的告示引了出来,于右任看重杨虎城的军事才能,邀请他再次出山。
正当杨虎城犹豫不决时,张蕙兰说:家里你放心,有我在。你打了胜仗,不能败给自己。
在张蕙兰的敦促下,杨虎城再次踏上了革命的征程。
03
张蕙兰不识字,杨拯民到了学龄时,杨母要在家里给孩子聘请老师,张蕙兰坚持将孩子送进了外面的学堂,并且她开始了陪读模式,自己也跟着识字班学习。
1927年,杨虎城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军的军长。同时,他又遇到了与他有着共同革命志向的伴侣谢葆桢。
张蕙兰觉得自己没有文化,也帮不上杨虎城的忙,就打理好家里,让杨虎城无后顾之忧。
谢葆桢与杨虎城婚后一年生下了儿子杨拯亚。杨拯亚出生不久,杨虎城与谢葆桢夫妇为了革命要远渡日本,便将儿子寄养在了朋友家。
图|谢葆桢与四个女儿
不幸的是,杨拯亚感染了白喉,最后夭折。
张蕙兰与杨虎城相处的时间比较短,她与杨虎城就只有一个儿子杨拯仁。
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变震惊中外,之后,杨虎城的命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的活动受限,张蕙兰既要操心罗佩兰留下的两个孩子,又要担心杨虎城,忽视了自己的儿子杨拯仁,杨拯仁后来患上了猩红热,因发现较晚,也没有抢救下来。
痛失亲子,张蕙兰饱受打击。
杨虎城看到萎靡不振的张蕙兰十分焦急,却恨自己行为受限,不能亲自带她治疗,只好将她托付给十五岁的大儿子杨拯民。
在杨虎城的安排下,杨拯民带着张蕙兰去北平治病。临别时,张蕙兰仍然无法正常说话,杨虎城当着儿女的面,歉疚地跪在张蕙兰面前说:虎城欠你的太多,给你的太少,真是对不住你啊!
之后,杨虎城将杨拯民、杨拯坤兄妹和张蕙兰送到了前往北平的火车站。不久,杨虎城带着谢葆桢和7岁的儿子杨拯中前往上海,登上了出国考察的航船。
因为卢沟桥事变,张蕙兰母子三人并没有在北平逗留太久就赶回了西安。全面抗战爆发后,杨拯民给张蕙兰读着报纸,并盼望父亲归国与他们团聚。
杨虎城确实归国,却未能与他们母子团聚,而是被囚禁于南昌。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在杨拯民和杨拯坤的陪伴下,张蕙兰的病情逐渐好转。
在张蕙兰的支持下,杨拯民和杨拯坤前往延安,继承了父亲的志向,参加了革命。
而张蕙兰为了支持杨虎城,将谢葆桢留下的4个女儿从其姥姥家接回抚养。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张蕙兰最大的念想就是杨虎城出来,看到她坚定不移的站在他的身后,支持着革命。
张蕙兰儿女们抚养长大,都送上了革命的道路,他们个个长大成才。
图|张蕙兰与儿子杨拯民及儿媳
令人惋惜的是,张蕙兰没有盼来杨虎城回来的消息,而是收到了他和谢葆桢以及孩子被老蒋杀害的消息。
张蕙兰再次遭受打击,她没吃没喝躺了好几天,再一次振作起来,买了一块7亩大的墓地,将杨虎城,谢葆桢一家四口,还有杨虎城的警卫员,副官,秘书宁绮云一家3口都埋在了一起。
之后每年的清明节,她都会前来扫墓。
西安人民敬重杨虎城,也敬重张蕙兰这位巾帼英雄,解放后她连续几届担任西安市人大代表,中央领导和邓颖超也很关心她,经常派人看望她。
1993年,90岁的张蕙兰人生即将走向终点,她跟儿女们说:死后想在葬在杨虎城身边,又怕自己没有资格。
图|张蕙兰与儿孙
儿女们虽然都不是她亲生,但都视她为亲生母亲,他们哽咽着说:活着的您不能跟父亲在一起,死了一定要葬在一块。
张蕙兰走完了她曲折的一生,她去世后,乡亲们给她的挽联横批是:无名英雄。
也许在别人看来张蕙兰活得很憋屈,似乎只是通过一味的付出来获得杨虎城的垂怜,而她却是活得最通透的一个人。
她始终保持初心,不争不抢,待人真诚,做事坦荡,她的感情也独属于那个革命年代,纯洁、真诚、善良又无比珍贵。
她是杨虎城革命的幕后英雄,虽然无名,却功不可没。
参考资料:
《党史博览》2004年第12期——张蕙兰:令杨虎城下跪的贤妻
《纵横》杂志——杨虎城将军的亲属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