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杀杨宇霆是对还是错,个人角度是对的,而就奉系而言是错的

蔡妹子 2024-11-04 01:48:43

引言:

世人皆知张学良少帅年轻有为,却不知在他年仅27岁时,就做出了一个让自己终身后悔的决定。1929年1月,东北最有名的"小诸葛"杨宇霆,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张学良处决。这一枪不仅打死了一个人,更打碎了东北军的团结。当时在场的奉天秘书长郑谦愤怒质问:"咋干这种冒失事呢?"张学良竟一时语塞。最讽刺的是,为了给这次处决"正名",张学良不得不伪造了一份军事法庭审判书。这个决定,到底是为了巩固权力的必然之举,还是一个年轻人冲动的过错?背后又有着怎样错综复杂的权力较量?

一、三大"小诸葛"之谜

在民国军阀混战的年代,北洋政府内部出现了三位被誉为"小诸葛"的军事智囊。桂系的白崇禧,凭借其出色的军事才能,成功协助李宗仁打下广西,并在北伐战争中屡建奇功。皖系的徐树铮,不仅是段祺瑞的心腹谋士,更在皖系军阀的扩张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而奉系的杨宇霆,相比另外两位"小诸葛",其名声却来得有些特别。

杨宇霆并非传统的行伍出身。他15岁便中秀才,这在当时的军阀谋士中实属罕见。后来,他被派往日本士官学校留学,这段经历为他日后在奉系崛起埋下伏笔。1916年,杨宇霆从日本归来后,先是在北京陆军部任职,很快就被调往奉天军械厂担任兵器科长。短短两年内,他就连升两级,从副厂长到厂长,展现出非凡的仕途才能。

在张作霖担任二十七师师长期间,杨宇霆就开始跟随在侧。他独特的工作方式引起了张作霖的注意:每天清晨,他都会提前筛选公文,将重要文件整理归类,然后向张作霖进行详细汇报。这种严谨的工作作风,让他很快成为张作霖的心腹谋士。

然而,杨宇霆与其他两位"小诸葛"最大的不同在于,他更擅长政治运作而非军事指挥。1920年代初期,奉系在与直系的多次交锋中,杨宇霆展现出了高超的外交斡旋能力。他善于利用各方势力之间的矛盾,为奉系谋求最大利益。特别是在与日本的交涉中,他的留日背景和谈判技巧,让奉系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始终保持主动。

有趣的是,杨宇霆对"小诸葛"这个称号情有独钟。他甚至将自己的字由"麟阁"改为"邻葛",以示与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比邻。这种刻意追求的姿态,在当时的军阀政治圈中引起不少议论。有人认为这反映了他的傲气,也有人说这暴露了他内心的不自信。

在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奉系成为北洋政府的实际掌控者。此时的杨宇霆被派往江苏担任督军,这本是一个展现才干的大好机会。然而就是在这次任职中,杨宇霆展露出了自己性格中的致命弱点。他在南京上任仅带一个营的卫队,却表现得极为跋扈,不到十日就将江浙一带的地方实力派得罪殆尽。这次失败不仅让他灰头土脸地逃回东北,更动摇了张作霖对他的信任。

二、奉系新旧之争

奉系的内部分裂由来已久,这种分裂最初表现为新旧两派的对立。旧派以张作相、吴俊升和汤玉麟为首,这些人大多是跟随张作霖打天下的老臣,他们秉持着传统的军阀作风,注重实际利益的攫取和地盘的扩张。1920年代初期,随着一批留学归来的军官和本土军校培养的新式军人崛起,奉系内部逐渐形成了新的权力格局。

新派又分为两支,其中以杨宇霆为首的留洋派主要由日本士官学校的毕业生组成。这些人在军事组织和战术理论上有着现代化的思维,主张按照日本模式改造东北军。另一支则是以郭松龄为代表的本土派,他们大多毕业于国内陆军大学,被称为陆大系。这两支力量在军队建设方向上存在根本分歧,留洋派倾向于全盘日化,而本土派则主张吸收各国军事精华。

1922年,张作霖开始重用杨宇霆,让他主持东北军的整编工作。杨宇霆借此机会,大量提拔日本士官学校出身的军官,这引起了郭松龄一派的强烈不满。在一次军事会议上,郭松龄公开质疑杨宇霆的用人标准,指出过度依赖日本式训练可能导致军队"失去中国特色"。

双方的矛盾在1924年达到高潮。当时,张作霖准备在奉天城外建立新式兵工厂,杨宇霆力主聘请日本技术顾问,而郭松龄则坚持使用德国专家。这场争论最终以杨宇霆的胜利告终,但也让郭松龄对他的敌意更深。

有意思的是,新旧两派之间的关系反而相对融洽。老派系的将领们对新派的军事改革持开放态度,只要不触及他们的既得利益。张作相就曾公开表态支持军队现代化,但同时也强调要保持东北军的传统特色。这种态度使得旧派在新派内斗中经常扮演调停者的角色。

1924年冬,郭松龄出任奉天省政府主席,这本是张作霖为了平衡新派两支力量的安排。然而,郭松龄此时已经暗中与冯玉祥勾结,准备反奉。杨宇霆曾向张作霖预警郭松龄可能叛变,但这反而被一些人解读为他打击政敌的手段。

郭松龄的叛变最终被镇压,但这场风波给奉系内部留下了难以愈合的伤痕。杨宇霆虽然因预言成真而得到张作霖更多信任,却也在此过程中得罪了不少张学良的亲信。年轻的张学良对郭松龄始终怀有同情,他认为郭松龄的叛变与杨宇霆的排挤有关。这种认识为日后杨宇霆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当张作霖在1927年完全控制北京后,奉系内部的矛盾并未因权力的扩张而缓解。相反,随着利益的增长,新旧势力之间的博弈更加激烈。杨宇霆此时已经成为东北实际上的行政总管,但他的权力越大,遭受的攻击也就越多。

三、权力更迭的隐秘角力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在皇姑屯遭遇日军炸死后,东北政坛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动荡。表面上,张学良迅速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但实际上,一场激烈的权力角逐正在东北高层展开。杨宇霆作为老资格的东北军政要员,在这个特殊时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就在张作霖遇刺的当天下午,杨宇霆就组织召开了一场紧急会议。会议中,他提出了"三不政策":不查究真凶、不对日报复、不扩大事态。这个决定在当时看来是明智之举,避免了与日本的直接冲突,但也为日后张学良对他的不满埋下了隐患。

权力真空期间,常荫槐与杨宇霆之间爆发了一场关于铁路控制权的争斗。当时东北的铁路系统是最重要的经济命脉,年收入超过两千万元。常荫槐作为东北交通系统的实际掌控者,一直试图将铁路收入直接纳入其管辖范围。而杨宇霆则坚持铁路收入应当统一上缴东北政府,由财政部门统筹安排。

1928年8月,一场关于沈海铁路改建的争执将这场暗斗推向高潮。常荫槐提出要扩建沈海线,并申请了巨额预算。杨宇霆在财政会议上严词驳斥了这个提议,指出东北军正处在整编关键期,不宜分散资金。这次公开的冲突导致常荫槐与张学良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

更具戏剧性的是,杨宇霆对新任东北最高统帅张学良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一次军事会议上,杨宇霆公开表示:"现在的东北军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这句话虽然说得含蓄,但在场的人都听出了他对张学良能力的质疑。此后,他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现出一种"老臣辅政"的姿态。

1928年底,东北军开始推行"易帜",准备改用国民党的旗帜。在这个关键时刻,杨宇霆却表现出明显的犹豫态度。他在一份呈给张学良的报告中写道:"易帜事关重大,应当从长计议。"这种态度让张学良十分不满。恰在此时,有人向张学良报告,杨宇霆私下与日本领事频繁会面,讨论东北未来的政治走向。

1929年初,张学良收到了一份来自南京的密报,称杨宇霆正在秘密筹划一个"东北自治"的方案。这个方案的核心是在形式上承认南京政府的领导,但实际上保持东北的独立性,并加强与日本的合作。这份密报的真实性至今无法考证,但它无疑加深了张学良对杨宇霆的猜疑。

就在张学良考虑如何处置杨宇霆的时候,杨宇霆又做出了一个致命的政治错误。他在没有事先知会张学良的情况下,擅自与日本方面商谈了一笔两千万元的借款。这笔借款的条件包括允许日本在东北扩大投资范围,这显然超出了他的权限范围。这个举动最终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四、一场蓄谋已久的处决

1929年1月12日的奉天,寒风刺骨。这一天,杨宇霆像往常一样前往张学良的官邸汇报工作。他刚刚完成了一份关于东北财政改革的详细报告,这份报告建议将东北各省的财政收入统一调配,以应对即将到来的经济危机。

当天上午10点,杨宇霆乘坐专车抵达张学良官邸。在他踏入会客厅的那一刻,情况就变得不同寻常。往日总是笑脸相迎的卫兵们,此刻都板着脸,手按在枪套上。会客厅内,除了张学良,还有几位东北军高级将领。其中就包括与杨宇霆不和的常荫槐。

据当时在场的奉天秘书长郑谦回忆,张学良开门见山地质问杨宇霆三件事:一是擅自与日方商谈借款,二是暗中反对易帜,三是私下筹划东北自治。杨宇霆刚要开口辩解,张学良就掏出了一叠电报和文件。这些材料显示,杨宇霆近期确实与日本驻奉天总领事有过多次秘密会晤。

整个审讯过程不到半小时。当张学良宣布以"通敌叛国"的罪名处决杨宇霆时,在场的多位将领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要知道,即便在军阀混战时期,处决如此高级的军政官员也是极为罕见的事。更何况,杨宇霆还是张作霖生前最信任的谋士之一。

处决就在官邸后院进行。据卫兵回忆,杨宇霆走向刑场时步伐稳健,面色如常。他最后说的一句话是:"我对得起老帅,也对得起东北。"随后,三声枪响划破了奉天的寒空。

杨宇霆的尸体被草草掩埋,他的家人直到三天后才得知这个消息。更令人深思的是,在杨宇霆被处决后,张学良立即下令查封了他的私人住所,并派人收走了所有文件和书信。这些材料至今下落不明。

这次处决来得如此突然,以至于东北军内部都出现了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这是张学良为父报仇,因为杨宇霆涉嫌参与皇姑屯事件。但这个说法很快就被推翻,因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杨宇霆与日军有这方面的勾结。

更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杨宇霆被处决的前一天,张学良刚刚批准了他提出的一项军费预算。这说明这次处决确实是蓄谋已久的行动,而不是临时起意。张学良在处决杨宇霆后,立即对东北军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人事调整,将杨系的多位要员调离关键岗位。

为了给这次处决"正名",张学良命令军法处补制了一份审判书。这份文件声称杨宇霆"勾结外敌,图谋不轨",但具体罪证却语焉不详。更令人费解的是,这份审判书的日期被改在了处决之前,显然是为了弥补法理上的漏洞。

这场处决在东北政坛引起了强烈震动。许多原本支持张学良的老臣纷纷告老还乡,他们担心自己会成为下一个杨宇霆。一些日籍顾问也以各种理由离开了东北,这对东北军的现代化进程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五、权力重组后的东北政局

杨宇霆被处决后,东北政坛迅速进入了一个新的权力格局。张学良立即对军政系统进行了大规模改组,这次改组的特点是明显的年轻化倾向。在军事系统,他提拔了多位四十岁以下的将领担任师团长,其中最年轻的wan恩溥仅三十二岁。

1929年2月,张学良颁布了《东北军政机构改革方案》。这份方案的核心是废除了原有的军政委员会制度,代之以更为集中的统帅部制度。在新的体制下,所有重要决策都必须经过张学良的亲自批准。这一改革实际上取消了杨宇霆时期形成的分权制衡机制。

在财政领域,张学良任命了留美博士马鸿逵担任东北财政总长。马鸿逵采取了一系列新政,包括统一货币、整顿税收等。值得注意的是,他将原本分散在各部门的财政权力收归中央,这与杨宇霆生前推行的财政改革方向恰好相反。

1929年夏,东北军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整编。这次整编的特点是大量裁撤了老派将领控制的部队,同时扩充了新式军官培训体系。张学良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军事教育委员会,由他的亲信万福麟担任主任,负责培养新一代军官。

在对日政策上,张学良采取了一种表面妥协、实则强硬的策略。他一方面在外交场合表示愿意与日本合作,另一方面则暗中加强了对日本在东北活动的限制。1929年下半年,东北当局连续取消了几项日本商人的特许经营权,这引起了日本方面的强烈不满。

为了巩固新的权力格局,张学良还建立了一个特别的情报系统。这个系统由他的亲信于学忠负责,专门监视军政要员的动向。据后来泄露的档案显示,就连张学良的舅舅张景惠也在监视之列。

1930年初,东北军完成了向国民革命军的改编。在这个过程中,张学良重用了一批留学归国的技术官僚。这些人大多具有现代化的治理理念,但缺乏实际的军政经验。他们的到来虽然提升了东北政府的行政效率,但也加剧了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

在社会治理方面,新政权采取了一些开明措施。比如,取消了之前对报纸的预审制度,允许成立各种社会团体。但与此同时,张学良也加强了对社会舆论的控制。1930年3月,东北当局成立了"文化指导委员会",实际上是一个舆论审查机构。

这一时期,东北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对现代工业的投资,在沈阳、大连等地建立了多家机器制造厂。另一方面,由于取消了许多商业特权,一些传统的商业势力开始衰落。这种经济结构的转型引发了不小的社会震动。

到1930年底,张学良主导的权力重组基本完成。新的统治体系虽然更加集中和高效,但也存在明显的隐患。最突出的问题是,过度依赖个人威望的统治模式,使得整个政权的稳定性大大降低。而且,在排除异己的过程中,东北军失去了许多经验丰富的将领,这为后来的军事失利埋下了伏笔。

0 阅读:2

蔡妹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