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不落”到“小英国”,英国如何一步步沦为二战最大输家?

佳霖谈历史 2024-10-01 21:24:37

英国位于欧洲大陆的西北面,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和大西洋包围,偏居一隅。

这种地理条件,在欧洲以地中海为中心的旧时代,绝无成为世界大国的可能。

但当大航海时代来临后,游戏规则改变了。

十五世纪下半叶,同为欧洲“边角料”的葡萄牙、西班牙,率先开启全球殖民掠夺。

靠着先发优势,葡萄牙、西班牙占据拉美贵重金属产地,称霸一时。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大航海运动中,英国虽然起步晚,比“两颗牙”晚了近一百年。

但英国统治者却能敏锐把握时代风口,后来居上。

而西、葡两国统治者并未意识到,货币只是财富的符号,并非财富本身。

他们获取了黄金、白银,却失去创造财富的能力,大肆挥霍后,最终一无所得。

1588年,英国舰队在家门口大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这场格拉沃利讷海战的胜利,使得英国海军掌握了大西洋的制海权。

当然,击败无敌舰队,并不代表英国就取代了西班牙的霸权。英国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趁着西班牙被时代抛弃,日渐衰落。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忙于内战之际,以金融和航海著称的荷兰,后来居上,执世界贸易之牛耳。

受之影响,地中海沿岸彻底凉凉了,欧洲贸易航线由地中海向大西洋地区转移。

荷兰人赚得盆满钵满,英国人不能容忍。双方都想垄断全球贸易,矛盾日益尖锐。便不可避免地爆发了战争。

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通过四次英荷战争,英国艰难夺取荷兰的海上霸权。

但趁着英荷相争,法国又渔翁得利,获得了大片土地与商贸利益,国力直线上升,成为英国最强的对手。

没啥好说的,继续干就是了。

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英国锲而不舍,前后组建七次反法同盟,耗死了拿破仑。

可按下葫芦浮起瓢,刚解决法国,沙皇俄国又冒头挑战。

英国人费尽心思,从多瑙河到海参崴,构建起一条长达万里的封锁防线,将沙皇国运彻底堵死。

封堵沙俄的同时,英国吞下超3000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控制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

依靠海量殖民地,英国孕育出工业革命,并在十九世纪中叶,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拥有全球三分之一的工业产能。

那时候举目四望,只要太阳普照的地方,就有大英帝国的米字旗。英国人天下无敌。

那时候的英国首相帕麦斯顿自豪地对国民宣布:北美和俄罗斯是我们的谷仓,澳大利亚为我们牧羊,阿根廷为我们养牛,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

然而时也命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不久,第二次工业革命悄然兴起。

没赶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国家,如德国、美国,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直接进入电气时代,实现弯道超车。

而英国依靠海量的殖民地孕育出工业革命果实,自然也逃不掉对殖民地的依赖。

取得霸权后,曾经披荆斩棘的英国工业创新者,大多堕落,成了躺在大英帝国殖民地上吸血的寄生虫。

这其实很好理解,第一批吃到蒸汽机红利的资本家,躺着就能赚钱,他们根本没有走出舒适区的意愿,去卷什么电气化。

并且他们不创新,也绝不可能让别人创新。

道理也很简单。你搞电气化,你把我踩在脚下,我喝西北风?

到了十九世纪末期,美国、德国的工业产能相继超越英国。

面对美国、德国的电气化机床,英国老旧的蒸汽机,根本无法竞争。

可尽管如此,英国非但不重视,还卷入了一场让帝国元气大伤的战争。

这场战争就是布尔战争。

布尔是荷兰语,意为“农民”。

1652年,第一批荷兰人来到南非的开普敦,建立了殖民地。

经过百余年的殖民活动,荷兰后裔与法国、德国移民融合,形成了南非当地的白人民族。

论人口、财政、军事力量,布尔人都远逊于大英帝国。

但布尔战争,英国却打得十分费劲。

据统计,为了打趴布尔人,英国先后动员了45万军队。是当初英国镇压美国独立战争的兵力的五倍。

见死对头在南非被套牢,德国、法国、荷兰、沙俄,纷纷下场,各种援助。

总的宗旨就一条——只要能恶心英国,砸再多钱也乐意。

得到外援的布尔人,随之也更硬气了,各种游击作战,打得英军不得不祭出臭名昭著的集中营,来对付人民战争。

没错,后面小胡子搞出的集中营,不过是师从英国罢了。

布尔战争从1899年一直打到1902年,英国累计投入军费达2.2亿英镑。

1900年,1英镑可兑7.2两白银。

相当于一场战争,打没了三个“庚子赔款”。

战后,英国元气大伤,财政破产。以至于一向秉持光荣孤立的英国政府,被迫调整国策,破天荒地与日本结成了“英日同盟”。

英军拉垮的表现,让德皇威廉二世蠢蠢欲动。为此他公开喊话:把火药备好,把军刀磨亮,去争夺阳光下的地盘。

什么叫“阳光下的地盘”?

说白了,就是德国要打破旧的殖民体系,谋求霸权,建立新秩序。

工业革命和广袤殖民地,是英国称霸全球的两大基本盘。

第二次工业革命落后于人,殖民地又受到威胁,你这不是在挖英国人的祖坟吗?

于是,英德关系全面恶化,双方在战争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爆发。

英德多年积累的矛盾也彻底爆发,欧洲,乃至于全世界,都因此卷入到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战争之中。

之前的布尔战争打了四年,英国投入2.2亿英镑,打得国家财政破产。

现在面对的对手更强了,战争规模一更大了,投入自然也要翻几十倍!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平衡收支,英国变卖10%的海外资产,并从美国的债权国,变为美国的债务国。倒欠了美国8.5亿英镑。

眼见英国衰了,美国总统威尔逊出手,决心打造世界新秩序。

可姜终究还是老的辣。

当威尔逊意气风发,准备指点欧洲时,英法联手搞殖民地贸易保护,将美元拒之门外。

威尔逊棋差一招,空手而归,美国第一次染指霸权就这么不了了之。

而英法则顺势瓜分了德国殖民地。

经过这次分赃后,大英帝国的版图达到了历史巅峰。

大英帝国对比蒙古帝国

但英国的巅峰没维持多久,爱尔兰就爆发了独立运动,啪啪打脸。

英国政府一看后院起火,赶紧派兵去镇压。

结果越是镇压,反抗的人越多。

爱尔兰的独立战争,并未引起老英格兰正米字旗贵族的注意。在他们看来,爱尔兰就是鼻屎大小的一块地,能镇压自然好,丢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然而殊不知,这正是推倒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块砖。

就在英军镇压爱尔兰起义时,阿富汗也宣布独立。

英国试图派兵弹压,却因印度境内爆发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被迫罢兵,签署《拉瓦尔品第条约》,承认阿富汗独立。

有一必有二,有二必有三。

1920年5月,伊拉克又乱了。

约20万伊拉克人民拿起武器,烧毁英国殖民据点,砍死总督,宣布独立。

伊拉克蕴藏石油,不可轻易放弃。

因此时任英国战争大臣的丘吉尔,极力主张镇压。

可砸下4000万英镑后,战事不见起色。英国政府囊中羞涩,只得停战。

1921年7月,英国先与爱尔兰签署协议,承认其独立。

紧接着,英国又在8月承认伊拉克独立。

完了吗?早着呢。

1922年,埃及各地爆发骚乱,民众见到英国人就打,还烧毁了英国驻开罗总督府。

考虑到裤兜比脸还干净,这一次,丘吉尔也不牛批了,建议承认埃及独立。

随即,英国宣布埃及为独立国家,但保留对埃及国防、外交等问题的处置权。

最重要的苏伊士运河,也掌握在英国手中。这为后来的第二次中东战争埋下伏笔。

曾经满武德充沛的英国龙虾兵,如今变得费拉不堪,抛开除了财政因素外,技术普及也是原因之一。

技术这个东西,没有民族壁垒。

英国人可以装备先进武器,非洲土著也可以。

科技优势被缩小,英军再想打出1比1000的战损比,可就不容易了。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场战争都会消耗海量金钱。

而英国政界深受亚当·斯密《国富论》影响,反对赔本赚吆喝。

所以当殖民地掀起独立浪潮时,英国很平常地放弃了这些“负资产”。

也正是看到了英国的软肋,埃及独立后,消停了没两天,自治领又开始闹了。

一战前,英国殖民地大致可分为三类:直辖殖民地、保护国、自治领。

这三者是进化关系,直辖殖民地的独立性最低,自治领最高。

1867年,加拿大成为第一个自治领。

之后几十年,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陆续升格为自治领。

虽说自治领的独立性较高,且与英国同宗同源。但英国与自治领是上下级关系。

也就是说,自治领不仅要奉英王为君主,还要接受英国政府和议会的领导。

如果英国强势,倒也罢了。

可随着英国国力削弱,一帮自治领心生不满,要求调整关系。从之前的上下级关系,变成同事关系。

自治领要求更多自治权,英国无力拒绝,只能同意。

于是,就有了1931年签署的《威斯敏斯特法案》。

根据该法案,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与英国组成英联邦。它们是独立、平等的主权国家,只需共同拥戴英王为国家元首就行。

具体有什么影响呢?

举个例子。一战时,英国对德国宣战,各自治领也必须宣战,且是自动宣战,没有拒绝的权力。

但《威斯敏斯特法案》签署后,当英国再次向德国宣战时,加拿大和南非就没有自动宣战,而是在召开国会会议,通过表决后,才向德国宣战。

这充分说明,位于伦敦的英国政府失去了对各自治领的控制权。各自治领可以制定与英国本土相抵触的法律,英国政府无权干涉自治领的任何内政。

因此可以说,大英帝国早在1931年就已经是半截身子入土了。

之所以还没玩完,完全是依仗英属印度、非洲部分殖民地和一些小岛。

可到了二战后,这些有限的资产也没能保住。

1940年5月10日,张伯伦下台,丘吉尔临危受命,组建战时内阁。

很多人说丘吉尔“赢得了战争,输掉了霸权”。

这种观点过于夸张了。

咱们前面说过,大英帝国解体是板上钉钉的事。

有没有丘吉尔。“大英”都得变“小英”。

不过话又说回来。丘吉尔的上台,确实是给大英帝国的解体,踩了一脚油门。

因为丘吉尔是个“非传统”的英国首相。

年轻时的丘吉尔

那“传统”的英国首相是啥样?

无耻无德,背刺盟友,打不过就加入,把敌人内部搅浑后,再反手一击。

几百年来,英国一直都是这么干的。

以至于后来英国申请加入欧共体时,戴高乐就抱怨:英国没安好心,肯定是美国派来打入组织内部的奸细。它进来,除了挑拨离间,不会有什么好事。

相比于“传统”的英国领导人,丘吉尔太“耿直”了,太有“道德底线”了。

1940年6月。丘吉尔上台没几天,法国宣布投降。

为了鼓舞人心,丘吉尔发表了一段著名讲话:“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洋中作战......我们绝不投降,即使我们这个岛屿或这个岛屿的大部分被征服并陷于饥饿之中。”

在丘吉尔看来,英国仍然是世界霸主。

霸主怎能与纳粹妥协呢?必须战斗到底!

然而发表这段讲话时,英国的黄金与外汇储备仅剩10亿英镑。

这么点钱,几个月就能花得分币不剩。

所以,丘吉尔敢放出豪言,自然也有前提——美国必须给予援助。

只要美国愿意兜底,就像一战那样,英国打败德国只是时间问题。

但问题在于,美国愿不愿意兜底呢?

不愿意!

二战爆发前,美国人对英国的观感非常差。

当年的美国左翼,痛恨英国在其殖民地的残酷统治。

当年的美国右翼,同样痛恨英国殖民体系。因为英国搞贸易保护,美国资本始终无法插足这四分之一的全球市场。

所以,在“要不要弄死英国”这个问题上,美国各派的意见几乎是一致的。

在这种情况下,按照英国政客的传统,必然是左右反复横跳,把自己活出统战价值,最后不管哪边赢,大英都是赢家。而不是一棵树上吊死。

不过或许是法国有先见之明,走大英的路,居然先一步投降了。导致大英无路可走,丘吉尔顺应民意,只能和小胡子拼刺刀。结果被美国轻松拿捏。

那有人要问了:美国也不是散财童子,到时候又欠一屁股摘,英国拿什么还?

按照丘吉尔的设想:先勾引美国出兵,借美国之手打败敌人,然后找机会赖账,最终达到维持英国全球老大地位的目标。

从一开始,他就没打算还钱。

事实上,一战欠下的战争债务,英国就没还。

一战后,英法将债务压力转嫁给德国。

德国还了几年,遇上经济危机,无力再偿还债款。

英国也没钱,只能赖账。

1933年,罗斯福入主白宫不久,英国派出战债谈判团,以一副无赖嘴脸对罗斯福说:我们没钱了。要么美国取消战债,要么英国最多再支付2000万英镑(合4.6亿美元)。

这把罗斯福气的够呛,对旁人愤愤地说道:“我们的欧洲朋友竟说出这样可笑的数目,一个有自尊的国会,一个有自尊的总统,是不可能继续谈判的!”

老话说得好,吃一堑,长一智。

有了先前的教训,罗斯福也不再讲什么道义。

要援助可以,得拿东西来换,概不赊账!

1940年9月2日,在绝不妥协的丘吉尔的领导下,还不到半年,英国便陷入了饥饿中。所有紧俏物资都供应不足,只有喂牲畜用的胡萝卜还能足量供应。

英国殖民地物产富饶,关键是德国的“狼群战术”让这些物资运不进英伦三岛。

不得已,丘吉尔只好用纽芬兰部分地区、百慕大部分地区、巴哈马群岛东部等八个地区99年的租借权,从美国换回50艘千吨级驱逐舰。

事后来看,英国亏大了。

然而这还只是开始,一张更大的坑,等着丘吉尔来跳。

1941年3月,罗斯福通知丘吉尔,说美国准备通过《租借法案》。只要法案通过,源源不断的资金和物资就会援助到英国。

但随即,罗斯福就话锋一转,表示美国不能白援助。英国企业在美国的资产,必须转让给美国公司。

如果做不到,我不能保证《租借法案》能在国会讨论中通过。

时间就剩72小时,你丘吉尔看着办吧!

丘吉尔是怎么也没想到,当年那个有钱、又有点憨憨的“凯子”,竟然变得如此精明。

他没有选择,只得忍痛,以国家干预的方式让英国资本家出让了股份。

很多英国公司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含泪将资产贱卖给了华尔街的大佬。

比如英国的科特奥兹公司,在美国拥有7间人造丝工厂,1.8万名雇员,估值1.28亿美元。

但由于英国政府勒令尽快出手,摩根大通最后仅以5400万美元就将其收入囊中。然后转手卖了6400万,轻松血赚800万刀。

经此一劫,英国是得到了美国援助。可英国民族工业脊梁也被美国打折。

这也是二战结束前后,英国工业衰落,以及丘吉尔连任失败的原因之一。

丘吉尔军事上和希特勒打,经济上又要和罗斯福掰腕子,可谓心力交瘁。

到了1943年,美国全面开动战争机器,在很多问题上,已经可以甩开英国单干了。

因此,罗斯福的态度愈发坚决,经常威胁丘吉尔:你敢反对,就不带你玩!

丘吉尔很郁闷。为了抬升自我价值,只能压榨自治领和殖民地。

结果适得其反,原本对大英忠心耿耿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转投了美国。

更郁闷的还在后面。

1943年11月,美英苏三国领导人在德黑兰举行会议。

会议期间,丘吉尔除了让步,还是让步。

他为此自嘲道:“我的一边坐着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到了1944年和1945年,美苏分别在自家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和雅尔塔会议,而两次会议的赢家,分别是美国和苏联。

那英国得到了什么呢?

什么也没有。

英国打了六年仗,不过是把东欧从德国那抢来,送给苏联人,把西欧送给美国。自身付出的代价却是数百万人的生命和帝国的没落。

二战结束前夕,丘吉尔下台。

新上任的工党领袖艾德礼,厉害了。

如果说丘吉尔是想争,但争不过。那艾德礼就是压根不想争。

既然争了半天,什么也争到,倒不如都卖了吧,专心搞经济。

丘吉尔觉得这不行啊!

因为一山不容二虎,世界很大,或许可以容得下两个老大。可英美同属的西方阵营,只能有一个老大。

英美两国,必然有一个跪下来,向另一个臣服。

为了再争取一下,丘吉尔便在下野后,发表了“铁幕演说”。

通过这场演说,丘吉尔希望重振英国在西方世界的影响力。

但美国总统杜鲁门根本不给他机会。

转到第二年,杜鲁门就抛出“杜鲁门主义”。

所谓杜鲁门主义,核心内容就一条:恢复欧洲经济,遏制苏联向西方扩展影响力。

这一下,丘吉尔又白忙活了。

想做带头大哥,英国有钱吗?没钱就滚到角落蹲着去。

1947年,英属印度独立。

1948年初,缅甸独立。

大英帝国瞬间丧失了3.5亿人口,沦为了“小英”。

1949年,苏联继美国后,成为第二个拥核国家。

同年,北约成立。

在北约内部,美国是绝对老大,“小英”只是跟班。

当然,英国这个跟班地位要比其他跟班高一些。

但跟班就是跟班,不是话事人。

从这一刻起,但凡有自知之明的英国人都清楚,英国无法再与美国平起平坐。

1956年,看穿了英国虚实的埃及政府在纳塞尔领导下,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英国将苏伊士运河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被安理会否决。

此举极大刺激了英国人,于是不久,英国联合法国,暗中鼓动以色列入侵埃及。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

通过苏伊士运河的美国航母

这时的英国首相变成了艾登。

艾登很天真,他觉得美国是盟友。并且纳赛尔与苏联关系亲密。美国于公于私都该帮助英国。

然而事态演变出乎艾登意料。

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认为“小英”虽然已经跪服,但死而不僵,交棒不彻底。

为了瓦解“小英”在非洲的影响力,艾森豪威尔选择与赫鲁晓夫联手。

俩人一个说再不收手,就断绝援助。

一个说限期不退,红军就要出现在埃及。

英法两国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哪里还有跟美苏叫板的资本?只好灰溜溜地撤退了。

至此,大部分英国人终于认识到,400年的殖民地时代一去不复返。以往的霸主辉煌,终究是过眼云烟。

3 阅读:359
评论列表
  • 2024-10-06 17:10

    丘吉尔就是个混蛋,生生把大英帝国拖入战争泥潭,赢了战争输了底裤。 英国这个国家是个绅士国家。虽然也发动战争,但人家所到之处都是文明礼貌的做生意,同时把文明播种到当地!甚至形成了日不落的uk联合王国,这绝对是人类的福音。 现在好嘞,丘吉尔这个罪人[裂开]

  • 2024-10-01 23:06

    大英确实牛逼

佳霖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