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北京城被大顺军攻破,无处而逃的崇祯帝在煤山自尽,宣布了大明王朝的覆灭。不过当时明朝宗室逃至南方,相继建立弘光、隆武、永历等多个政权。此时南明仍占据半壁江山,南方臣民也是誓死抗清,比起历史上的东晋和南宋之初的形势要好的多,为何一手好牌却打烂,短时间内南明就覆灭了呢?
一、多个政权乱作一团,内斗严重,白白消耗自身实力1、充满腐败气息的弘光政权
当初弘光政权建立之前,掌握实权的马士英就为了个人私利,联合黄得功、高杰等手握重兵的武将向史可法、吕大器等人施压,最后放弃人品贤明的潞王,而把品行不端的福王朱由崧推上皇位。
朱由崧刚即位时,到时颁布了一些有利政策,让弘光政权颇有一番气象,甚至让大家看到“中兴”的可能,但仅仅一个多月,福王就本性败露,开始贪欲享乐,奸臣马士英操控朝政,将一些刚直果敢的大臣排除打压,并且不断采用昏招,将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农民军视为仇敌,则把进攻农民军的清军看成帮助明朝复仇的友军。
就这样仅仅用了一年光景,昏君奸臣就把大好形势毁坏殆尽,最终被清兵攻陷。
2、其他几个政权,隆武、鲁王监国、绍武与永历政权各行其道,彼此之间不配合,甚至还相互火拼,最终被清军各个击破。
最典型的就是绍武政权,如果从大局出发,他应该与永历合并为一,永历也多次派人去劝说绍武,但遭到对方拒绝,甚至还杀死了永历帝派出的使臣。后来两军在三水进行大战,最终两败俱伤,给了清军机会,被攻入广州,绍武帝成了清军俘虏。
二、武将拥兵自重,南明朝廷不掌握实权最先建立的弘光朝廷,拥有南京城里系统的文官体系,并控制着半壁江山,掌握着富庶的江南地区。但是最重要的兵权,却不掌握在朝廷手中,当时的江北四镇所率领的军队,都成了将领们的资本,他们拥兵自重,还向朝廷索要巨额粮饷,但到了战时却不听从南明皇帝的调遣。
而隆武政权时期的郑芝龙,永历时期的孙可望,他们都是这样的武将,都是要粮饷积极,上阵杀敌无能,白白消耗南明本就不多的财政,一旦清兵攻来,或逃跑、或投降,他们的存在是加速了南明政权的覆灭。
三、错误有些荒谬的“借虏平寇”政策由于是大顺军攻灭的大明王朝,所以南明建立之初,从上至下都是将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军看成死敌,而把进攻大顺军的清廷看成可以合作的伙伴,甚至安排左懋第跑去北京与清廷议和,准备将北方的半壁江山让给清军,请他们替自己去消灭铲除李自成的大顺军。
但南京政权却没有想到,是清军最终消灭了他们,而被南京政府视为死敌的大顺与大西军,后来则成为抗清中坚。后来一直坚持拥护永历的李定国,之前就是大西军将领,与孙可望一起联明抗清。
而大顺军也是坚持抗清很多年,其中刘国昌部,在刘国昌死后,也被马宝收编后加入李定国的西营大军。
总结可见南明政府成立之初,无论是军事、还是在经济上都是可以抵抗清军。但是政权内部问题太多,没有统一的核心领导人,各自为了自己的私利相互争斗,正好给了清军各个击破的机会,大好形势被一点点消耗殆尽,南明的消亡也只是时间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