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台词没有剧本,莱州本土蓝关戏传承至今有何奥妙

石头大狮的笔记 2023-09-21 09:16:07

作为地方曲种的活化石,蓝关戏主要流行在半岛北部的莱州以及招远等地,是弋阳高腔在胶东地区的变种。据史料,蓝关戏大约始于明末,至清初已然盛行。

弋阳腔源发于南方,乾隆四十五年江西巡抚郝硕的一篇奏折中,解释了何为“弋阳腔”,他写道,“其名高腔,又名弋阳腔,臣检查弋阳县旧志,有弋阳腔之名,……,现今所唱,即系高腔,并无别有弋阳词曲。”又提到了“弋阳腔”的特点,就是“俗到不能再俗”,“查江右所有高腔等班,其词曲悉皆方言俗语,俚鄙无文,大半乡愚随口演唱,任意更改。……,是以曲本无几。”也就是说,弋阳腔更像是莲花落一类随意发挥、不依曲本的现编现唱。

明代戏祖汤显祖在《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中说起“南戏”的两种主要形式,“南则昆山之次为海盐,吴浙音也,其体局静好,以拍为之节;江以西弋阳,其节以鼓,其调喧。”

明万历时顾起元在《客座赘语》中也谈及,但凡有大型聚会的时候,一定会使用南戏,“大会则用南戏,一为弋阳,一为海盐,弋阳则错用乡语,四方士客喜阅之;海盐多用官语,两京人用之。”

明清时期,京畿地区同时流行弋阳、海盐两种“南戏”,代表了当时戏曲的俗和雅两种风格,而莱州乡民却独爱弋阳高腔的原因,也就是因为弋阳腔的俗。无非是弋阳高腔的“错用乡语”和“俚鄙无文”,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听众容易接受,而海盐戏更多使用官话,只在当时的上层显贵圈中流行。

据说,明代末期,莱州多有北漂京师做生意的乡民,对流行于北京地区的弋阳腔非常喜爱,有龙埠、东季两村从事“估衣行”生意的人,将学来的弋阳高腔带回莱州本土,与当地的方言、民歌交互融合,促成了蓝关戏在莱州地区的萌芽。

所以,当年莱州乡人带回本土的“弋阳腔”,实际上是带回这一曲种的灵魂,用曲剧家们的概括就是“节以鼓,其调喧”和“错用乡语”,即学到了曲乐形态和语言运用技巧,也就是弋阳腔的随意挥洒和俚俗热闹。

“蓝关戏”名称的由来

既然是南戏北用,为何到了胶东半岛却又不叫它的本名“弋阳腔”,而要改作“蓝关戏”,蓝关二字又是从何说起呢?据史料大约有这样几种源头。

其一是蓝关戏源于韩愈、韩湘子叔侄的传说,当年韩愈以一篇“谤佛”奏折,触怒皇帝被贬,当时韩湘子已经位列八仙成为仙人,曾经预先点化叔父韩愈,留下“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诗句,后来韩愈果然贬官路上,在蓝关顶风冒雪步履维艰,而蓝关又与“难关”谐音,有人生不顺、处处艰难的意思。实际上,蓝关戏中的主要剧目中确实以表现韩湘子的故事居多,由此得名“蓝关戏”。

另有一种提法是,蓝关即“南官”谐音,因为传入胶东半岛的弋阳高腔,实际上属于南戏主要代表曲种,又是在京畿地区流行的官戏之一,因此被称为“南官戏”,也叫“南官腔”,因地区方言,加之不通语义,以讹传讹便成为“蓝关戏”。

“脸子戏”与“连字班”

化身为“蓝关戏”的“弋阳腔”,在吸收了胶东民间曲调及地方语言文化后,不断发展演变,最终成为莱州当地一个剧种。因其保存了南戏弋阳腔的原始风貌,也被看做是弋阳腔在胶东地区的遗存化石。

“蓝关戏”当地又称“脸子戏”,即演员使用脸谱区分人物,表现性格特点。或因“脸子戏”过于俚俗,因此又称作“连字戏”,因其主要剧目皆为连台本戏,演唱形式连续不断的意思。

最迟到清后期的道光年间,蓝关戏已经在莱州地区相当兴盛,相继出现了以莱州季家、招远小河头等村为代表的“蓝关戏窝”,共有十几个精擅此道的“连字班”,每个班大约四十人左右。

老一辈比较著名的艺人,如东季村的季京文、季显文,龙埠村的张君柴、李京文,马回沟村的郭福先、郭同方,后来还有莱州季家的季希奎,招远小河头的王振德、王仕学。

蓝关戏作为当地年节的重要节庆形式,成为当地唯一能与京剧对台演出的重磅曲种。民间排演从腊月开始,春节至正月十五,二月十九日和三月初八庙会是必演的,另外每逢重要节庆活动和当地红白喜事更是“非蓝关戏不请”。此外,莱州当地每逢各种庙会、山会,村中艺人必然云集一堂,献艺交友,同台搭演,这一风气自清代后期延续直至上世纪50年代,只在日寇侵占掖城时期被迫中断。

建国后,当地政府也组织过对蓝关戏的挖掘、整理,至60年代初期当地还有民间演出,烟台专区曾专门调掖县(今莱州)蓝关戏艺人到烟台作过汇报演出,自1965年以后因内容多宣扬出世、修道、飞升思想,宗教色彩浓重遭遇封藏。70年代后期,掖县当地还编排“蓝关现代戏”《燕子迷路》上演。

东西两路“文武蓝关”

蓝关戏又分文戏和武戏,所谓“文戏你唱我帮,武戏真刀真枪”。

“文蓝关”主要以《东游记》民间传说为主要内容,演出八仙成道的故事,剧目有《生湘子》《湘子出家》《湘子还家》《韩愈进宝》《贬潮阳》《烧海》《下海要宝》等,尤以韩湘子的故事居多。

“武蓝关”也以道家传说故事为底本,更加入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形象和众多武戏场面,因此民间以《西游记》称呼,剧目有《火焰山》《流沙河》《高老庄》《罗网洞》《闹天宫》《乌计国》《刘全进瓜》等。

因其选用的《东游记》《西游记》稿本内容不同,也称东西两路“文武蓝关”。场面热闹宏大的武戏多在白天上演,而更多唱词演绎的文戏以晚上排演居多,以莱州东季村为代表的演出《东游记》为主,而龙埠村为代表的演出《西游记》为主,合计上演的剧目有近百出,可谓各有特色,当地遂有素有“蓝关开了台,婆娘跑掉鞋”、“去听蓝关戏,冻死也愿意”之说,皆受到群众的追捧喜爱。

“十里蓝关音不同,音同唱不成”

“打蓝关、打蓝关,无打不能唱蓝关”。

“蓝关戏”与其他曲种不同之处在于,伴奏不使用管弦乐,只凭打击乐器伴奏,曲词短小明快,朗朗上口,又有几种不同的“帮腔”迎合,“帮、打、唱”三位一体,别开生面。经常是台上演唱,台下哼唱,当地俗称“满台响”,可见其受众程度。正如明代嘉靖学者魏良辅《南词引正》所言“腔有数样,纷纭不类,……,会唱者颇入耳。”

“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蓝关戏十里之外已有不同风韵,虽都出自“弋阳”一脉,但在莱州,不同村又各有不同特点,这与曲种的传承方式有密切关系。戏曲传承多为师徒承受,口传心授,蓝关戏也是师傅带徒弟,但是又不像京剧专业科班那样严格。

蓝关艺人传授技艺俗称“拨脸子”,包括传艺、训练、排戏、练功等等全套教学活动,但实际并无严格计划安排,既非正式坐科,亦非跟班学艺,只是在朝夕相处间聆听教诲,耳濡目染便水到渠成。

蓝关戏“俚鄙无文,大半随口演唱”,本身并无固定剧本传承,多数是以邻里相授、家族传承,通过长时间的磨合熟练,一代一代继承发扬。作为“连字班”的班社成员,虽然是自发成社,其实也是临时凑台,平日里社员各有劳作,农忙时各自耕作,农闲时才有传艺学唱的机会,演出时大家一起凑台赶场,演完戏之后各自归家,各归各业。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