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选集》出版后,英国共产党要求删掉两段,毛主席不同意

历史的驿站 2024-10-28 19:16:33

上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选集》出版后,不光在国内,在国际上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很多国家都要求出版。

不过,在具体的出版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比如英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波立特就专门给毛主席写信,说在出版英译本时,能不能把《战争和战略问题》的前两段内容删掉,因为不符合英国的实际情况。

但是,毛主席没有同意,说这篇文章如果不适合英国的读者,可以不收录,但不能删改,“该文件中所说到的原则,是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并不因为国际形势的变化,而需要作什么修正。”

那么,这篇文章的前两段到底说了什么呢?我们来看一下——

“战争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原则是普遍地对的,不论在中国在外国,一概都是对的。

“但是在同一个原则下,就无产阶级政党在各种条件下执行这个原则的表现说来,则基于条件的不同而不一致。在资本主义各国,在没有法西斯和没有战争的时期内,那里的条件是国家内部没有了封建制度,有的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外部没有民族压迫,有的是自己民族压迫别的民族。基于这些特点,资本主义各国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任务,在于经过长期的合法斗争,教育工人,生息力量,准备最后地推翻资本主义。在那里,是长期的合法斗争,是利用议会讲坛,是经济的和政治的罢工,是组织工会和教育工人。那里的组织形式是合法的,斗争形式是不流血的(非战争的)。在战争问题上,那里的共产党是反对自己国家的帝国主义战争;如果这种战争发生了,党的政策是使本国反动政府败北。自己所要的战争只是准备中的国内战争。但是这种战争,不到资产阶级处于真正无能之时,不到无产阶级的大多数有了武装起义和进行战争的决心之时,不到农民群众已经自愿援助无产阶级之时,起义和战争是不应该举行的。到了起义和战争的时候,又是首先占领城市,然后进攻乡村,而不是与此相反。所有这些,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所曾经这样做,而在俄国的十月革命中证实了的。”

波立特之所以要求删掉这两段,是因为英国的情况和中国不同,没有经历过中国人这样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惨痛经历,对资本主义的痛恨没有那么强烈,虽然他们也有无产阶级革命的意愿,但也没有那么迫切,而且,二战后的英国还离不开美国的帮助,如果直接宣扬“武装夺取政权”,肯定会受到美国的干涉和制裁。

应该说,英国人的这个顾虑是客观存在的,也符合毛主席一向倡导的“马列主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但是,毛主席却为什么不同意他们删改呢?

除了毛主席在回复中说的“该文件中所说到的原则,是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并不因为国际形势的变化,而需要作什么修正”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毛主席后来在1964年说过一次,是这样说的:“《毛选》,什么是我的?这是血的著作,《毛选》里的这些东西,是群众教给我们的,是付出了流血牺牲的代价的。”

可见,在毛主席看来,自己写的那些文章,并不只是简单的文章,而是经过了无数人流血牺牲才换来的经验教训,是“血的著作”,记录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英勇牺牲的光荣历史,是任何人都不能删改的。

后来,毛主席还说过:“(中国革命)经历过好几次失败,几起几落,我写的文章就是反映这几十年斗争的过程,是人民革命斗争的产物,不是凭自己的脑子空想出来的。……栽了跟头,遭到失败,受过压迫,这才懂得并能够写出些东西来。”

比如这篇《战争和战略问题》,就是在抗战时期,有些同志对中央提出的“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有所怀疑甚至反对,毛主席为了消除这种右倾机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明确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方向,就写了这篇文章,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在抗战时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当然,毛主席也一向反对“教条主义”,如果英国共产党认为这篇文章的前两段内容在英国出版不合适,可以不收录这篇文章,但也请尊重中国人民的历史,不要做删改。

这就是毛主席的态度,既坚守原则,又保持灵活。

(参考资料:《毛泽东选集》《中共党史研究》)

0 阅读:41

历史的驿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