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比不了达伽马,但让西洋远播大明风

小小溪学堂 2024-01-16 19:26:24
前几年有这样一则新闻:近日,南印度小城卡利卡特里热爱中国文化的人们聚在一起,组织了一场中国文化节,吸引了全城近三分之一的居民参与其中。

看到新闻,我想起了郑和下西洋。今天,我将跟大家讲述的人物,是郑和。本文将从“闪耀着历史光芒的古里”、“同死于古里的达·伽马”和“道不同不相为谋”和“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等四个方面来述说。

1.闪耀着历史光芒的古里

在过去的几年里,南印度小城卡利卡特的人们掀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的热潮。每一年,他们共同组织了一场盛大的中国文化节,吸引了全城近三分之一的居民参与其中。

这场文化节精彩纷呈,既有武术、中医等传统中国文化展示,也有中国古董收藏、当代中国图片和书籍等文化交流活动。夜幕降临后,一系列相关的演出活动更是让现场气氛达到了高潮。

文化节的组织者是一位当地历史老师瓦希施特,他以热爱中国文化而著称。据他介绍,卡利卡特在历史上曾被称为“古里国”,与中国有着长达数百年的交往历史。从郑和七次造访卡市开始,两国的友谊之树便在卡利卡特生根发芽。

令人惊叹的是,在卡利卡特乃至整个喀拉拉邦,仍有许多从中国流传过来的技术和用具。最著名当属一种大型捕鱼工具,“中国渔网”,至今仍在当地海边用于捕鱼,吸引了无数游客驻足观赏,成为了喀拉拉邦的名片。

此外,当地人日常用的茶壶、铁锅等物品也都以“中国”这一前缀命名,足以证明这些物品与中国文化的紧密联系。

由于历史渊源的深厚,小城里的人们对中国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孩子们从学校阶段就开始接触中国,了解中国文化。

古里,郑和最后一次踏足之地,宛如命运的安排。二十余年前,也就是公元1405年,他初次踏足此地,满怀壮志,立誓于此,誓言永载史册。二十多年后,他心满意足地在此地安详离世,传奇一生就此画上圆满句点。

从此,那里的人民再也没有机会看见郑和的船队,甚至其他明朝的船队也很少见。

2.同死于古里的达·伽马

60多年后,那是在1498年的夏天,一支葡萄牙的船队再次来到卡里卡特北部,在卡里卡特北部的海滩上登陆,领航者是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

达·伽马不像郑和一样来到这里访问,而是带着一支葡萄牙贸易代表团。他在与当时的卡里卡特的统治者谈判时,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权益。留下几个水手后,作为日后贸易的联络人,就回国了。

达·伽马来到古里,给古里带来的不是和风细雨,而是血雨腥风,从此古里以及整个印度被葡萄牙殖民者盯上了。

到了1501年底至1502年初,卡利卡特扎莫林王国的舰队向葡萄牙舰队发起攻击,但最终以失败告终。1504年,卡利卡特扎莫林王国发动了一场针对葡萄牙人的战役-科钦战役。尽管他们英勇抵抗,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古里人民被卷入了权力的斗争中,最终大多数人被谋杀,被殖民。

1502年,距离他第一次来到古里后的四年后,达·伽马再次率领葡萄牙舰队从葡萄牙出发。这次,他的船队已经扩编到了29艘军舰。当他们抵达卡利卡特时,不仅巩固了新开通的航线,还迫使该地称臣,掠夺了大量的贵重商品和财富。

时光流逝,达·伽马在印度获得了“武力至上的问题调停者”的称号,变成真正的殖民者,拥有享不尽的财富。后来,他继续派遣了更多的军舰到东非和西印度,进一步扩大葡萄牙的影响力。

就在他事业发展到高峰期,这个探险家的生命戛然而止,1524年12月24日,达·伽马在古里离世。

3.道不同不相为谋

假若拿郑和和达·伽马来做比较,我想起了孔子说得一句话: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句话原本的意思是有人生价值观不同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我认为基于不同的航海目的,他们走不同的道路。

15世纪初,在爱冒险的天性和对财富的渴望驱使下,葡萄牙人开始络绎不绝的从罗卡角出发,寻找他们心目中的新世界。达·伽马就是其中的一员。

达迦马抵达印度,比郑和晚了差不多一个世纪,但是,他们收获的财富,是郑和下西洋根本无法企及的。沿途购买香料、丝绸、宝石等东方特产,给葡萄牙人带来的利润,是全部航海费用的几十倍。

可以说,郑和的航海和后来达迦马达迦马的航海有着本质的区别。

郑和的航海更多的是从政治出发,它发生在明朝初期,当时中国还是一个完整的农业体系,背后还没有那么多资本主义因素和商业因素。在目的上,郑和的航海主要是为了宣扬明朝国威,建立万邦来朝的盛世景象,以及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达伽玛的航海就更多的是从经济利益出发的,是为了寻找香料来源地,进行经济利益的获取和殖民地的开拓,为了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他们处在西方的发展的前夜,他们有背后的驱动力。商业贸易带来的巨额利润点燃了欧洲大陆探险者的野心。

大航海时代的开启,成为人类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分水岭,世界的版图开始重新划分。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得以飞速发展,舞台的帷幕已经拉开,世界各国跃跃欲试准备登场。

恰恰这个历史节点前,大明王朝的航海事业戛然而止。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梁启超这样形容道:“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4.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为何说“郑和之后,再无郑和”呢?为什么郑和死后就没人下西洋了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意义发生了变化:永乐皇帝派遣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寻找建文帝的下落,以及与周边国家建立友好关系。然而,在郑和去世后,这些目的已经不再存在,因此没有再派遣船队下西洋的必要。

2.明朝的国力发生了变化:明朝初期,国力强盛,有足够的财力和物力支持大规模的航海活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力逐渐衰弱,难以再承担如此大规模的航海活动。

3.航海技术和人才缺失: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得益于当时的航海技术和人才,而这种技术和人才在明朝后期逐渐消失。此外,明朝的海禁政策也限制了航海技术和人才的传承和发展。

4.政治稳定和国内事务的考虑:随着永乐皇帝的去世,明朝的政治稳定性和国内事务的优先级发生了变化。新的皇帝可能更注重国内事务,而不是派遣船队下西洋。

5.安全问题:明朝初期,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相对安全,但在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之后,海盗、海寇活动逐渐增多,这增加了航行的危险性,也成为停止下西洋的原因之一。

结语

达伽马代表了新航路的开辟,世界间的联系由此变得紧密,对欧洲国家来说有利地促进了其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对亚非人民来说则是要面临被掠夺和剥削的命运。

而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不仅展示了明朝的强大和繁荣,也传播了中国文化和文明,让西洋地区的人们了解和认识了大明王朝的辉煌和风采。

我是小小溪学堂的老师,会在以后的时间里,继续分享更多有趣的故事,欢迎大家点赞关注!

0 阅读:0

小小溪学堂

简介:致力于分享小学教育教学心得,与您见证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