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简单的小诗,把人生易老的无奈写得通透,的确堪称经典之作

一号诗巷有诗词 2024-02-10 15:04:23

诗词有约,一号诗巷欢迎各位的到来。

在这尘世间,最让人感到无奈的,莫过于生命的老去。

那么,又是何物总会那么轻易地催人老去呢?

有人说是时间,有人说是相思,也有人说是生活中的琐事……。

很显然,这些都是正确的答案。

我们身处红尘,每个人经历着不同的生活与命运,所以于内心所产生的领悟也不尽相同。

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蒋婕: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刘过: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一句一沉吟,句句戳人心。

无关名气,旨在分享大美;诗巷在本期想要跟大家分享一首清代诗人的诗作。

这首诗用四句写尽人生易老的无奈与辛酸,后两句尤其经典。

题旅店

清·王九龄

晓觉茅檐片月低,依稀乡国梦中迷。

世间何物催人老?半是鸡声半马蹄。

王九龄,字子武,江南华亭人,生年不详,康熙二十一年(公元一六八二年)进士。著有艾纳山房集五卷,《四库总目》与松溪词并传于世。

这首诗《题旅店》是王九龄在羁旅期间所写,风格沧桑而又凄凉。

诗在开篇处先做以风景临摹:晓觉茅檐片月低;佛晓时间醒来的时候,只见一弯月亮低低地挂在茅檐之上。

不得不说,同样的物象与情景,当出现在古诗词中的时候,就具有了一种别样的魅力。无论是暗淡的还是明艳的,都会让人从中感受到不尽的艺术之美。

作者用简单一句,把自己初醒时的所见刻画出来。首句的这一画面因为有了“月”的添入而变得异常静谧,也因为有了“茅檐”的搭配而显得格外古朴。

另外,从首句的描写中,我们还能够获取到一个信息:那就是作者晨起的时间很早。

而这一信息的流露,也很自然地为后文的输出与诗的主旨表达起到了奠定作用。

承句没有继续写景,而是写到了作者的梦境:依稀乡国梦中迷;在睡梦中,“我”依稀梦到了自己的家乡。

格律诗有“切题”一说,那么从这一点来讲,承句可谓是以间接含蓄的方式将题目点了出来。

“乡国梦中迷”,充分说明了作者的游子身份,告诉我们他正身处异乡的残酷现实。所以,题目中的“旅店”也就相当于在此处被得以交代。

再从内容来讲,“乡国”出现于作者梦境中的这一现象,又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所以,当有了“乡思”这一层意旨表达的时候,诗中的那份沧桑与凄凉之味也便随之被呈现出来,与此同时,作者内心的孤独、寂寞也被我们一览无余。

“世间何物催人老?半是鸡声半马蹄”;这世间,是什么事物催人老去?一半是鸡声,一半则是马蹄。

这两句是作者对人生的领悟,也是他对自己生活与生涯的总体概括,可谓犀利又经典。

在作者看来,催人老去的不是别的事物,恰恰是鸡声和马蹄。虽然我们没有参与作者的生活,也不能真切体会到他的内心感受。

但我们却完全可以进行换位思考,进而也就能充分理解作者并认识到后两句的经典之处。

“鸡声”所代表的是每一个黎明,所强调的是作者的每一次早起。

“马蹄”所代表的是每一段旅途,所强调的是作者的每一次跋涉。

那么将这两个物象结合起来,我们所得知的便是作者漂泊生涯的艰辛与不易。

在“鸡声”与“马蹄”的交接循环中,作者的生活在一天天地延续,作者的生命在一天天地老去。

其中的无奈与辛酸,不需用言语去明说,皆已饱满地显现于笔端了。

读诗的后两句,我们也进一步看到了作者起早贪黑、日复一日地奔波于他乡的那种落寞又沧桑的形象,也进一步感受到了他内心深处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之情。

诗在这样夹叙夹议的语言中收篇,把凄清的画面与韵味,把深刻的理趣与意蕴留给了读者,让人读后心情久久不能平息。

人生绿鬓难留住,马踏鸡声春复秋;一首读完,百感于心。不知各位看官有何感想?评论区交给大家。

追逐古诗词,将读写进行到底;若您喜欢,请关注一号诗巷,我们一起相伴前行。

1 阅读:3

一号诗巷有诗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