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大起就有大落,事业有兴旺就有衰落!回顾陕北说书大师张俊功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可知,他的命运其实颇有代表性;他苦难的童年,艰难的学艺生涯,折射出的是,生活在这片贫瘠土地上人们的真实生活现状。在这片苦焦的黄土地上,因为物质的匮乏,有无数人长年挣扎在温饱线上,饥饿一再成为他们生活中最大的威胁!我们知道,激发张俊功发奋学艺的竟然是一碗杂面。
当年他立志要学得一技之长,为自己挣碗饭吃。那时候,对于包括张俊功在内的多数陕北人来说,能吃上一碗饱饭,就是最大的幸福了,而能吃的好,就是最大的成功,判断生活过得体面与否,就在于吃食上,在吃食上被人格外关照,往往会视为受到了最高规格的抬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用吃大灶和吃小灶来区别身份和地位,吃小灶显然是身份尊贵和地位重要的证明……
张俊功的生活和说书事业,从未离开过他生活的这片黄土地,可以说,他是土生土长的农民艺术家。他既保持着农民的淳朴,也有农民的某些局限性。不过在他自己看来,他不过是靠说书谋生存。他认为,他拨弄三弦,跟父辈们挥舞锄头没有本质的区别。如果说还有一定的区别,那就是,他播种的是精神食粮,丰富了庄稼人的精神世界,而他的父辈们,播种的是维持生存的口粮,保障基本物质生活,仅此而已!
八十年代社会全面解冻,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此大背景下张俊功的说书事业走向巅峰时期。说书获得的巨大成功,不仅在物质上收益极为可观,也为他在说书这个行业赢得了相当高的社会地位。但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大起之后可能是大落。进入九十年代,张俊功的事业,或者整个陕北说书开始日渐衰落,特别是受下海潮和商业化的冲击,包括陕北说书在内的很多传统行业,都面临被淘汰的危机。
因为全面的开放,人们选择的余地更多了。而跟新兴起的电视、网络传媒等多元化的艺术展开竞争,走村串乡的陕北说书就显得大为失色,连连败北,渐渐失去了其特有的神秘感和新鲜感,因此陕北说书演出大为萎缩,红极一时的张俊功,尚且倍感压力,其他不知名的书匠,他们的说书生涯更是难以为继,可能有些书匠,都不能通过靠说书糊口了。
张俊功唯一的儿子张和平子承父业。尽管他因为是张俊功之子在行业内颇有名气,可始终达不到父亲当年的高度。当然也不能说,张和平没有继承父亲的说书天赋,或者没有父亲那么大的才气,无法实现赶超,而是整个行业都在走下坡路。张和平说:“每月演出10多场,紧赶慢赶,也只能勉强解决温饱问题。”对此,张和平对他们家一度引以为傲的陕北说书也失去了信心,他的四个孩子,他没有再让他们去继承祖父和父亲的事业。
还有一次,在陕北餐馆演出,听者寥寥,除了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还来捧捧场,年轻人毫无兴趣。更多的年轻人,对流行歌曲和各种影视津津乐道,而对古老的说书,越来越陌生。或者他们宁愿听一曲陕北民歌,也不会去听听陕北说书。有人说:“陕北说书就适合在炕头、小院里表演,并不适合在舞台上演出。”因此在电视和网络时代,这种古老的艺术,更是没有多少市场了……
张俊功与陕北说书结缘,可以说是出于偶然,或者说,就是为了生存别无选择的谋生手段。因为他一目失明,另外一目视力微弱,无法参加劳动,为了生存下去,不得已投身说书这一行。有时候,不得不说,老天爷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他一目不得见物,可是老天爷赐给了他在口才方面极高的天赋,冥冥之中也算是对他目力缺陷的一种补偿。
有人说,张俊功的整个生命与陕北说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直到现在,提起陕北说书,张俊功还是个永远绕不过去的人物。当陕北说书迎来蓬勃发展的时期,也正是他生命力最为旺盛的时期,而当陕北说书日渐走向没落之时,他的生命似乎也进入了倒计时。确实,在张俊功的晚年,就是陕北说书已经没落的时候。此时他的身体也是一天天的衰弱下去。他亲眼看到,自己一生热爱和从事的事业,一天天衰败,他倍感失落,随之他的健康每况愈下。
当年红极一时的说书大师张俊功,给整整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带来快乐——张俊功说书,给很多庄稼人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同时,进入市场经济以后,他所创造的商业价值,也是极为可观,尤其他的说书磁带,一度创造了销量奇迹。按理说,他的经济条件应该不至于会很差。但实际上,晚年的张俊功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是身价过亿的富翁。他其实在经济方面并不富裕,甚至还一度陷入穷困的境地。晚年的张俊功,陷入穷困,除了整个行业不景气外,主要也是他不善于理财,当然也不了解现代商业的各种运作……
对于一个艺人来说,七十岁还是大可发挥余热。可是张俊功七十岁以后,就开始承受着病痛的折磨,但尽管他身体状况很差,对陕北说书的热情却丝毫未减。2006年他在病中接受了电话采访;接受采访,他显得情绪异常激动,对采访者不停地说:“感谢你们的关心,感谢你们……”他告诉采访者,他患有一种头晕的病快三年了,对他不能再拿起三弦说书充满无限的遗憾。可以感受到,他对陕北说书有一种深深的眷恋和执着的追求,并且时时刻刻都希望能将这门民间艺术发扬光大,期望着能留给后人一些宝贵的艺术财富。
在接受电话采访的一年多后,一代说书大师张俊功因病去世。当时当地的媒体报道:2008年1月29日凌晨3时5分18秒, 陕北说书大师张俊功因病去世,享年75岁。当年的2月3日(农历腊月二十七),甘泉县政协、县文联等有关单位在张俊功家的窑院里举办了简朴的遗体告别仪式,告别仪式由甘泉县文联主席刘虎林主持,延安市曲艺家协会主席、著名陕北说书艺人韩起祥的女儿韩应莲致悼辞。
还有当地各界人士也都参加了张俊功的葬礼。此外,省上文艺界的领导也发来慰问电,也有多名文艺界人士专程从西安赶往张俊功家中吊唁。张俊功的家人和弟子,无不痛极而泣。陕北诗人写给张老的挽联是“出横山入崂山大青山白于山煌煌与汝比肩,上黄河下洛河秀延河无定河汤汤为之齐咽”,这幅挽联再一次道出一代说书宗师的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