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厂轶事:专用公路、饮用水、医院及澡堂冷库等等

那些年的那些事 2024-04-21 16:37:19

原创:那些年的那些事

先说说那条专用公路。

处于道道地地的深山老林。之前曾有一个保密程度很高的工厂选中了这里,平整了一些土地,盖了一些房屋。不知道什么原因,他们又撤走了。当年前来寻找建厂地址的人们,住在这些房屋里,看看周围环境,认为符合“靠山、分散、隐蔽”的原则,一商量一报告,就定在这里了。

要在远离市区的大山里建设一座现代化工厂,殊非易事,需要的东西太多了。十几个车间,上千套机床及辅助设备,办公大楼、宿舍楼、家属区、医院等等所有的建筑材料都要通过火车运送到车站,再用汽车一车车拉进山里。

那时候的解放牌卡车载重只有4吨,柴油发动机的黄河大卡也不过8吨。从火车站绕道市区到达厂区,80多公里,而且山路居多,运输任务可想而知有多么繁重。

而且工厂建成后,所有的生产原材料都要一车车拉进山,产品要一车车拉出去。还有几千人的生活必需品,衣食住行,总之,一切都需要公路运输。

于是上级决定,修建一条50多公里长的专用公路,从火车站翻山越岭,直达厂区,比从市区绕道,要近差不多30公里。

笔者多次开车跑过这条砂石路面的公路,路程是近了不少,但翻越的那座大山可真是险竣,弯弯绕绕直上山顶。公路修建的也真是不容易。

 

工厂有专门的车队,以卡车为主的各种汽车差不多一百来辆。司机们每天往返,一般都只能跑一趟。

修公路、上百辆汽车天天跑运输,如此下来,如果计算成本的话,那一定高的吓人!

再说职工的饮用水。大山里面的水不知道含有什么矿物质,导致部分当地农民患有大骨节病,其实患病的人并不多。乡镇上的各个单位、林场的干部职工也没有发现患者。但这些从全国各地汇聚而来的职工,特别是从大城市来的职工,纷纷患上了恐惧症,对职工情绪很有影响。

恰逢有部里领导前来视察,职工们便大诉其苦,上升到下一代身心健康高度。部领导一听觉得是个问题,当即表态,下拨6辆解放牌水罐车,每天从市区拉水,供全厂职工及家属饮用。

这一笔费用不可小觑,好在一切为三线建设服务,是不用算这些小账的。

还有小学校,托儿所,幼儿园,电影院等等。特别是图书馆,红瓦白墙,设计的十分别致,虽然藏书不多,仍不失为厂区一景。

说说职工医院。小学校托儿所幼儿园都是全免费,职工医院也是如此。医生来自全国各地,大部分是从原来企业职工医院配套支援三线来的。还有一些医学院校的毕业生。

实事求是说,虽然医用设备基本齐全,连X光机都有,但整体医疗水平并不高。医生水平有限,大一些的疾病,还是要到市医院去看。

医院大致分有内科、外科、牙科、妇产科、中医、住院部等科室,每个科只有一两个医生,职工看病是全免费的。

那时候到医院去,往往找熟悉的医生,直接点药,医生熟了,也是要什么开什么,也就是一些一般的药,然后拿着处方到窗口取药就是。

有一次遇到一个新来的女医生,照例大大咧咧地点药,不料女医生脸一沉,严肃的说,医生看病还是你自己看病?哪里有病人自己给自己开药的,你这样就不要找我!挨了训,脸上讪讪的走开。

医院只有一个牙科医生,儿子因为打架被我们处理过,因此对我们有些怨气。笔者有一次牙疼的彻夜不眠,第二天早上随拉工资的小车去市里一家牙科诊所(那时候都是国营的),被一个年轻女医生错把一颗好牙拔了,回来后疼的实在没有办法,心里有点忐忑的连夜去家里找牙医。医生二话不说,带我到医院做了处理,虽然脸上仍然不太好看,但治疗却是认真负责的。

厂区和家属区各有一个澡堂,有大池和淋浴,每天下午到晚上开放。职工及家属可以随便使用。

七十年代中期,为了改善职工生活,厂里专门修建了一座很大的冷库,派车从沿海地区拉海产品回来,逢年过节向职工发放海鲜。发得最多的是带鱼,每人5斤。家属区处处弥散着油炸带鱼的浓烈香味。

笔者那时还没有见过带鱼,不知道怎么做,请教了老职工后学会了,至今仍然是一道保留菜品。

大约10年前,笔者已经下海离开原企业多年。有一次出差到北方一家三线工厂,一下车便眼前一亮:好熟悉的场景!这家虽然只有千把人的工厂,三线工厂所有的一切一应俱全。住到厂招待所,楼房、过道、房间特别是服务人员,一切都跟原来的工厂一模一样。亲切感油然而生,跟工厂人员交流起来也非常舒畅,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时空。

举报/反馈

1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