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汉后期开始,到唐朝李渊统一中国,这其中间隔四百多年。在这四百多年的岁月里,太平岁月的比例很低,倒是战乱占据主流——其实东汉灭亡以后,中国处于三国鼎立的状态,但随后被西晋统一。这段岁月虽然曹魏和蜀汉、孙吴之间互有攻伐,但主体来说,还可以视为太平岁月。而西晋后期,随着八王之乱的爆发,之后数百年时间里,华夏大地一直杀伐不断,鲜有太平。虽然隋朝完成统一,但隋朝的统治也是昙花一现。到了隋炀帝后期,中原依旧陷入混战状态,这一局面,直到唐朝统一以后才结束,并由此开启了较长的太平岁月。
所以读历史,每当小编读到这一段,总感觉古代老百姓的生活,真的是难以想象的。
汉末的乱世虽然破坏力大,但持续相对短暂,而八王之乱后,乱世持续上百年,个人觉得,这期间的差别,在于差了一个曹操。
1、汉末乱世的收场其实汉末乱世和五胡乱华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从社会生产角度来看,社会生产都遭遇毁灭性打击:因为战争,导致了一系列的次生灾害。于是藩镇和流寇不断兴起,互杀互砍,此外,饥饿和瘟疫,也都加快了减员的速度。
其实有学者认为,东汉末年很多规模较小的割据势力以及流寇,很多都是因为无法解决口粮问题而处于自我消灭的状态。而曹操在《蒿里行》这些作品里也提到战乱给民间造成的破坏。好在曹操是一个有才干的政治家、军事家,所以曹操在消灭其他割据势力的时候,还注意在自己的地盘上恢复社会生产。并通过这种恢复模式,进行以战养战,并借此统一了中国的北方。
由于北方的社会生产得到了恢复,所以文学方面也有所恢复。比如建安文学就是这个背景下产生的。从建安文学也能看出,北方的经济确实恢复到了可观的程度。毕竟太平岁月才有文学建设可言。饭都吃不饱的年代,又哪来的心情搞文艺?
2、西晋的乱世而对于西晋的乱世来说,恰恰是缺乏了曹操这样的人物,所以导致历史进程开始大范围推迟——因为历史具备偶然性和必然性。所谓必然性就是华夏大地必然会出现类似曹操的人物来收拾残局,毕竟这是一个概率问题。而偶然性则是涉及到,这个人物在什么时代出现的问题。
西晋是被胡人推翻的。西晋崩溃后,晋廷的地盘只剩下了江东原吴国的故地。一方面江东士族不愿意出粮出钱支持东晋北伐,另一方面,江东当时的财力和物产,也不足以支持东晋对北方发动长期战争。而当时的北方,不论是匈奴汉国还是石氏赵国,都是胡人的朝廷,而胡人的治理模式和中原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秩序又需要磨合期。很多胡人王朝虽然第一代君王是雄主,但是往往熬不过磨合期,就过世了。继承人在治国方面能力有限,这又会导致胡人王朝陷入崩溃,并出现新的战乱。
比如匈奴汉国就是例子。刘聪去世以后,匈奴汉国就陷入内战状态。而石氏赵国石勒死后,赵国开始穷兵黩武,靠武力恐怖来维持石氏赵国的邪恶统治。随着暴君石虎去世,石虎的养孙石闵(也就是冉闵)就把石氏赵国给折腾崩盘了——苻氏秦国趁机开张,慕容鲜卑也趁机入主中原。
这种情况在五胡十六国和后来的北朝几乎不断上演。甚至隋朝虽然是汉人王朝,但也出现了二世而亡、二世动乱的局面。直到唐朝李渊父子当家时期,这个恶性循环才得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