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与皇帝离婚的妃子文绣,用八个字撕破溥仪的假面具,结局如何

醉波看过去 2024-06-04 17:28:39

1931年8月,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文绣离家出走,并登报公开与溥仪离婚。

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文绣是第一个提出与皇帝离婚的女人,她的做法无疑让溥仪颜面扫地,也成为街头热议的话题,人们将这件事称之为“刀妃革命”。

那么,文绣为何要跟溥仪离婚,她用哪八个字揭开了溥仪的假面具,结局又如何呢?

一、嫁入皇宫。

文绣全名额尔德特·文绣,1909年出生,蒙古人,隶属于清朝上三旗的镶黄旗镶黄旗。

尽管文绣的祖父和父亲都没有当过大官,但因其贵族身份,所以生活过得很好,衣食无忧,而且接受了很好的教育。

在文绣很小的时候,她就开始读书,而且成绩很好,国文、算术、自然、图画和音乐等功课都学得极好,深得老师喜爱。

更重要的是,文绣还接受了新式思想的熏陶,对自由和平等有着强烈的渴望。

原本,文绣是有机会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的,但1921年发生的一件事,却将她推向深渊。

这一年,16岁的溥仪开始选妃了,尽管他已经退位,但其仍保留了皇帝尊号,而且居住在皇宫之中,仍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按照清朝后妃制度,溥仪的妃子将从八旗中选出,所有未出嫁的八旗女子,从理论上来说都在选择范围之内,尤其是上三旗。

文绣虽然是上三旗人,但因其是汉女所生的庶女,原本被选上的几率不大。

但是,文绣的五叔华堪却不想放弃这个巴结皇室,从而光耀已经没落的额尔德特家族的机会,极力向内务府推荐文绣,并得到了敬懿太妃的认可。

1922年3月,溥仪开始选妃,在众多照片当中,竟没有一个女人让他满意,就随便在一张照片上划了个圈。

不巧的是,被溥仪选中的女子,正是敬懿太妃看中的文绣,如果不出意外,文绣将成为溥仪的皇后。

但是,这个结果让在后宫地位更高的端康太妃(珍妃的姐姐)感到不满意。无奈之下,溥仪又在端康太妃看中的一个女子的照片上划了个圈,这个女子名叫婉容。

在端康太妃的坚持下,婉容被确定为皇后,文绣既然被选中,又考虑到敬懿太妃的面子,最终被定为嫔妃。

得知自己被选为皇帝的妃子,文绣的心情极为沉重,她不想嫁入不见天日的皇宫,但她当时只有13岁,根本无法反抗,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

为了给入宫为妃做准备,文绣被迫结束学业,开始在家学习繁琐而严酷的宫廷礼仪,并熟读《女儿经》等典籍。

1922年11月30日,溥仪用隆重的礼仪,将文绣接入皇宫,并将其册封为淑妃。

文绣入宫之后,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丈夫溥仪,她怀着忐忑的心情,等着溥仪下达临幸她的命令,但溥仪却用一句“下去歇息吧”将她给打发了。

新婚之夜,文绣一个人住在自己的宫中,溥仪甚至都没有去看她一眼。

第二天,溥仪又用更为隆重的礼仪,将正宫皇后婉容迎入宫中,至此溥仪就有了一后一妃。

原本,文绣以为溥仪不喜欢自己,才拒绝新婚之夜的,但让她想不到的是,婉容入宫当晚,也是自己一个人度过的,溥仪哪儿都没去,而是在自己的寝宫单独居住。

尽管文绣内心充满了疑问,但她并不敢询问为何,只能听从溥仪的安排。

文绣入宫之后,还算乖巧懂事,时常去给四位太妃请安,还教授宫女识字,逐渐得到了大家的喜欢,在宫中口碑很好。

不过,文绣逐渐发现,与年纪更长的婉容相比,自己似乎并不占优势,溥仪更喜欢婉容,对她则冷淡许多。

但是,文绣倒乐得其所,她很享受独处时光,因为她有很多时间可以用于学习,她阅读了大量古典文学和新式读物,还学习了英文,她的思想也因此变得更加开放。

但文绣不知道的是,从她嫁给溥仪那一天起,就注定了她的婚姻是个悲剧,这不仅仅是时代背景所决定的,还与溥仪的自身缺陷有很大的关系。

二、出宫岁月。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带兵进入北京,软禁了贿选总统曹锟,导致了军阀吴佩孚的垮台。

11月5日,冯玉祥宣布修正《清室优待条件》,规定:“清室应该按照原优待条件第三条,即日移出宫禁”,随即派兵包围皇宫,勒令溥仪一家及宫女、太监搬出皇宫。

经过交涉,溥仪得以携带大量金银财宝和古籍字画等离开皇宫,搬到醇亲王府居住。

溥仪一家离开皇宫,意味着皇帝、嫔妃的封号的废止,之后只能以平民的身份生活。

可以说,此时的溥仪是相当窘迫的,面临着国民军的巨大威胁,寄人篱下的滋味让他很不好受。

而这一切,对文绣似乎却没有造成太大的困扰,她认为当一个平民未必不是好事,只不过作为溥仪的妻子,她认为自己有义务替夫解忧。

为此,文绣多次向溥仪出谋划策,以改变溥仪的处境,但溥仪并未听从,而是继续做着复辟继续当皇帝的美梦。

1924年底,奉系军阀张作霖入住北京,对溥仪十分优待,溥仪处境大为改善。

这个时候,许多前清遗老伺机开始活动,以翰林学士郑孝胥等为首的亲日分子向溥仪进言,“欲复辟清帝王业,必定要借助日本为外援”,溥仪对此十分心动。

文绣不知怎么得知了这件事,感到非常气愤,就对溥仪说,日俄战争的时候,日军就屠杀了无数中国人,现在跟日本人合作,就是引狼入室,结局将十分悲惨。

但是,溥仪对文绣的谏言置若罔闻,于1924年11月29日来到北京日本驻华公使馆居住,不久后又将婉容和文绣给接了过去。

日本人向溥仪许诺,不但会保证他的安全,还会帮他实现复辟大业,这让溥仪感到十分满意,却让文绣感到十分担忧。

1925年2月,在日本人的安排下,溥仪一家来到天津日租界居住,住在静园的一幢三层小洋房内。

由于文绣本就不受宠,加之她极力反对溥仪与日本人合作复辟帝制,所以溥仪更加冷落她,将她一个人安排在小洋房一楼居住,而婉容则与溥仪一起住在二楼。

但文绣却不以为意,为了挽回溥仪,也为了不让日本人的阴谋得逞,她多次直面向溥仪谏言,告诉溥仪不要相信日本人,也不要相信郑孝胥之流的话,溥仪非但不听,反而对她越发厌恶,还开始在生活中处处为难她。

比如说,文绣的月银原本是800元,只比婉容少200元,溥仪却将她的月银削减到两三百元。

再比如说,溥仪和婉容、文绣虽然住在一栋楼里,但他每天只跟婉容在一起,出去也不带着文绣,就连吃饭的时候,也让文绣一个人单独吃。

更过分的是,溥仪在接见宾客的时候,也只带着婉容一人,不让文绣出席,这无疑让所有人都开始轻视文绣。

久而久之,文绣的处境就越发不妙,不但婉容经常无理挑事对其谩骂羞辱,就连宫女太监们也开始欺负她,认为她已经失宠了,就不时给其歧视或施以虐待之行。

为此,文绣经常以泪洗面,她认为自己已经没有立足之地了,况且溥仪的种种作为让她越发难以接受,她便逐渐产生了出走的想法。

不过,文绣还想做最后的努力,她想看看溥仪对她究竟是不是一点情义也没有了。

1931年除夕夜,溥仪和婉容在楼上打闹嬉戏,玩得不亦乐乎,文绣独自一人在楼下,她拿起一把刀子,朝着自己的小腹轻轻捅了一刀,鲜血当即开始流出。

太监将这个消息告知溥仪,溥仪却漫不经心地说,“她惯用这伎俩吓唬人,谁也不要理她!”

文绣听了这话后,心如死灰,她知道自己与溥仪的缘分已尽,也为自己的前途感到深深担忧。

正当文绣为自己的生活苦苦发愁之时,她的远房表姐夫毓璋的女儿玉芬(冯国璋的大儿媳)来到了静园,她向玉芬哭诉自己的不幸婚姻和艰难处境,玉芬深受震动。

玉芬是个见过世面的人,她很同情文绣的遭遇,便对文绣说:

现今是中华民国时代,法律上写着男女平等,而溥仪早已被撵出皇宫,是平民一个,不是什么‘皇上’了,他也得守法,平等待人。你应该请个律师,写状子,控告他虐待妻子,同他离婚,另外索要抚养费。”

玉芬的话铿锵有力,让文绣大为震撼,她随即决定做历史第一人,与溥仪离婚,去寻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和人生。

三、刀妃革命。

在打定主意之后,文绣就开始积极谋划,那时候她并没有太多人身自由,所以她必须想办法先摆脱溥仪的控制。

1931年8月25日,文绣的妹妹文珊(庆亲王奕劻之孙溥钧嫡妻)到静园做客,文珊找到溥仪,说姐姐文绣心情不好,想带她出去逛逛街。

尽管溥仪很不情愿,但拗不过文珊的坚持,就勉强答应了,但让太监赵长庆跟着一起去。

文珊与文绣乘车离开静园后,直奔天津民国饭店,并住进了事先预定号的37号房间,还让赵长庆回去带话给溥仪,说文绣要向法院提出与溥仪离婚。

溥仪得知文绣不回来了,还要跟自己离婚,当即慌了神,派人去民国饭店带文绣回来,但文绣等早已离开,转移到了一处安全场所,让溥仪找不到。

不久后,文绣登报公开表示要与溥仪离婚,并聘请了三位大律师,向法院提出诉状:

控告溥仪虐待文绣,使其不堪忍受。溥仪生理有病,同居九年,未得一幸。决意离婚,索要个人日常所用衣物和赡养费50万元。

文绣的诉状就像一枚炸弹,很快就在民间炸开了锅,人们争相讨论“皇妃革命”,京津两地的各类报纸,也纷纷登载文绣要同溥仪打官司、闹离婚的报道,溥仪的处境十分尴尬。

对于文绣的控告,溥仪感到极端惶恐,认为皇室的脸面都丢尽了。

更让溥仪难以接受的是,文绣的诉状中声称“同居九年,未得一幸”,短短八个字,几乎要将他的“假面具”给撕开了。

那么,文绣与溥仪为何会“同居九年,未得一幸”呢?

事实上,自溥仪和婉容、文绣结婚之后,就没有过过哪怕一次“夫妻生活”,这主要是因为溥仪早已丧失男性功能,为了掩饰自己的生理缺陷,她选择了逃避。

关于这一点,溥仪晚年在回忆往事的时候,曾亲口承认过这一点,后来婉容之所以与侍卫生下孩子,也是因为溥仪存在生理缺陷,不曾临幸过婉容。

文绣在发出“同居九年,未得一幸”的控诉之后,民间对此事的猜测非常多,人们虽然不知道溥仪存在生理缺陷,但对他的指责更多,文绣则获得了广泛同情。

溥仪为了平息事态,将事件的影响降到最低,也聘请了两位律师,与文绣进行沟通和调解。

1931年10月22日,文绣和溥仪达成共识,双方签订了离婚协议书,共三条:

一、离婚后,溥仪付给文绣生活费5.5万元。

二、允许文绣带走穿用的衣服和日用品。

三、文绣回北平母亲家生活后,不得做出有损溥仪声誉的事情。

离婚后,溥仪为了挽回些许颜面,在京津沪三地报刊登出了一条“上谕”:淑妃擅离行园,显违祖训,撤去原封位号,废为庶人,钦此。

当然了,这条所谓“上谕”,并没有起到太大效果,人们更加同情文绣,认为文绣作为历史上第一个与皇帝离婚的妃子,这份敢于追求幸福、自由的勇气,是值得尊敬的。

当然了,文绣选择与溥仪离婚,也是做出了很大的牺牲的,因为她的整个家族,除了妹妹文珊珊之外,几乎都是持反对态度的。

文绣离婚之后,她的一个族兄在报纸上刊文对其进行批判,认为她不但损害了清朝皇室颜面,更是将家族的脸丢尽了。

但是,文绣坚持认为自己的做法是对的,她也在报纸上刊文反驳族兄,全文义正辞严,句句有礼有节,进一步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她的事迹也被人们称之“刀妃革命”。

四、中年去世。

文绣离婚之后,本想回到母亲身边生活,但奈何母亲很快去世了,家里的房子也被一个本家人给卖掉了,她只要跟妹妹文珊一起在外租房居住。

原本,文绣从溥仪那里得来了一大批生活费,是可以过得很好的,但玉芬见钱起意,竟然将她的大半钱财骗走了,她的生活一下子跌入低谷。

为了挣生活费,文绣回到北平,在一所私立学校当了国画和国文老师,待遇颇丰,这是她人生的第一份正式职业,而且受到了全校师生的欢迎和喜爱,她感到十分高兴,认为自己的新生活即将开始。

但是,文绣当老师的消息不知怎么被记者知道了,纷纷跑到学校采访,一些看热闹的群众也跑到学校瞻仰“皇妃”风采,给文绣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1933年底,在当了一年多老师之后,文绣被迫辞去了她喜爱的这一职业,将所有积蓄买了一间房子,与妹妹文珊过起了隐居生活。

后来,文绣开始向皇室后人画家傅儒学习国画,她的绘画技艺得到了很大提升,生活也多了些许乐趣。

不过,随着文珊改嫁他人,搬到别处居住,文绣也开始过起了独居生活,一些知道她底细的军官、小吏、富商或个别官僚,认为她曾当过皇妃,家中肯定藏了不少宝贝,便时常去骚扰她,让她烦不胜烦。

1937年北平沦陷之后,文绣的家更加不得安宁了,一些倚仗日本人的军警、汉奸,开始频繁对其敲诈勒索。

没几年功夫,文绣就穷得叮当响了,只能卖掉房子,另外再租房居住,并通过干体力活维持生计,期间她糊过纸盒,上过工地,卖过香烟,尝遍了人间疾苦。

1945年,已经36岁的文绣,终于迎来了解放,在友人的介绍下,她在华北日报社当上了报纸校对员。

由于吃苦耐劳,工作出色,文绣得到了报社社长的关照,将她介绍给国民党军中负责管理中南海库房的少校刘振东为妻。

当时,刘振东虽然四十多岁,但没有结过婚,而且为人爽直,不惹是非,文绣感到很满意,便同意了这门亲事。

文绣与刘振东结婚之后,夫妻关系十分融洽,她第一次享受到了完整的家庭生活,只可惜她一直无所出,一生都没有子女。

1949年,解放军接管北平之后,开始调查原国民党遗留下来的军警宪特人员,在文绣的鼓励下,刘振东主动进行登记,并交代了历时问题。

由于刘振东并未做伤天害理的事,且态度良好,所以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也没有被逮捕关押,只是戴上历史反革命的帽子,交给群众监督管制。

1951年,由于刘振东表现良好,被解除了管制,还被分配清洁队当工人。

有了工资之后,刘振东与文绣的生活就有了保障,还在西城辟柴胡同买了一间小房子,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十分幸福。

1953年9月18日,文绣因突发心肌梗塞逝世于家中,终年44岁。

文绣去世的时候,刘振东就陪在她身边,这个老实男人自从跟她结婚之后,就对她很好,让她至少过了数年她一直向往的幸福生活,除了没有子女之外,就没有什么太大的遗憾了。

0 阅读:19

醉波看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