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回国,蒋介石批8万招待费,毛主席只摆两菜一汤,谁更高明

醉波看过去 2024-07-14 16:08:38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中国人民积极投入到抗战当中,无数英雄儿女为之抛头颅洒热血。

华人华侨,是一个特殊群体,同样作为中华儿女,他们虽然不在国内,但一直在关心祖国。

自抗战以来,他们之中有的人回国参战,有的人积极捐款捐物,总之都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陈嘉庚

在这个群体当中,有个叫做陈嘉庚的人,格外引人注目,他是新加坡富商,同时也是个著名的爱国华侨。

抗战爆发之后,陈嘉庚积极捐款捐物,前后捐助了超过1000万元;同时,他还领导组建了南侨总会,并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捐款运动,从财力、物力和人力上源源不断地支持祖国抗战。

由于陈嘉庚的影响力和贡献都很大,所以他在当时被推为爱国华侨领袖,受到了国内外各方面的追捧。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虽然此时日本已经无力完全占领中国,但仍然处在优势地位,因此国共双方的日子都不好过。

这一年,为了更好地支持国内抗战,陈嘉庚决定率领代表团回国一趟,目的有二:一是慰劳抗战军民;二是考察国内战况,从而更好地进行宣传,从外国筹集抗战资金。

消息传回国内,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各方势力都趋之若鹜。

在国民政府眼中,陈嘉庚财大气粗,是妥妥的“财神爷”,这样一个人回国,必须高规格接待才行。

1940年3月,陈嘉庚一行50余人抵达重庆,在蒋介石的亲自过问下,国民政府为其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声势十分浩大,就如同将军得胜还朝一般。

而在当天举行的欢迎宴会上,蒋介石又批了8万元招待费,还特意叮嘱为陈嘉庚一行人等安排豪华大餐,宴席上国民党大员们觥筹交错,热闹非凡,在战时的中国,这顿饭可以说是奢侈到极点了。

陈嘉庚在重庆

原本,受到国民政府如此热情招待,陈嘉庚本该高兴才对,但其实他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因为他回国的目的可不是吃大餐,他认为前线将士在缺衣少食的情况下浴血奋战,后方国民政府高官却如此奢华,实在是让人费解。

更让陈嘉庚不高兴的是,他在重庆的几天时间里,他没有看到慷慨激昂的抗日气氛,反而看到了这样一副场景:

国民政府党各级党政官员,要么醉生梦死、贪图享乐,要么昏庸无能、尸位素餐,要么贪污腐化、残害人民。

陈嘉庚觉得,这样一个荒唐政府竟然主导着全中国人民抗日,简直不敢相信,他怎么放心将华人华侨的捐款,交给这些人呢?

陈嘉庚甚至严重怀疑,之前华人华侨的捐款,或许并没有多少真正用于抗战,大多都落入这些贪官污吏的口袋。

想到这里,陈嘉庚倒吸了一口凉气,他认为中国的希望绝不在重庆,国民党不值得托付,他想要马上离开,到其他地方去看看,寻找抗战的希望。

因平台规则改变,文章中增加了广告解锁功能,是完全免费的,只需静等5秒,再点击右上角的叉号关闭即可,给您带来的不便还请谅解。

陈嘉庚慰问军民

恰在此时,来自于延安的邀请,适时出现在了陈嘉庚的面前,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自陈嘉庚回国的消息传开后,中共中央也一直在关注,但奈何当时国民党对我党进行抹黑造谣,导致我党在国内外的形象大大受损,华人华侨对我党也抱有误解,所以起初并未将我党作为考察目标。

在得知陈嘉庚在重庆的遭遇后,中共中央马上意识到,何不邀请陈嘉庚来一趟延安,让陈嘉庚亲眼看看真实情况,一则可以“以正视听”,二则可以争取陈嘉庚的支持,将抗战资金用到“刀刃”上。

于是,中共中央就给位于重庆曾家岩50号的周公馆发去了一封电报,请周恩来等同志设法让陈嘉庚去一趟延安。

在周恩来的安排下,叶剑英和董必武接受了这个任务,为了请到陈嘉庚,他们特意拜访了陈嘉庚的住所。

在此之前,陈嘉庚其实听说过毛泽东,听说过中国共产党,但并没有太多了解。

陈嘉庚只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敌后战场抗日,正面消息有,但负面消息更多,真真假假之间,难以分辨。

对此,叶剑英和董必武是有充分认识的,他们知道陈嘉庚或许对中国共产党存在误解,所以对陈嘉庚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讲解,并热心真诚地回答了陈嘉庚的所有提问,在不违背组织原则的情况下,做到了毫不保留。

叶剑英和董必武的态度,让陈嘉庚大为感动,他也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新的了解,并初步产生了一些好感,但一向实事求是的他,还是认为眼见为实才是真。

陈嘉庚的想法是,既然已经回国了,何不多考察一下,万一中国共产党是值得信赖的,是抗战的希望所在呢?

于是,陈嘉庚接受了叶剑英和董必武的邀请,决定到延安去见一下毛泽东,看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是一支怎样的军队,再决定支持谁抗日。

很快,陈嘉庚就向国民政府辞行了,由于他一分钱没捐就要走,所以蒋介石对其进行了百般阻扰,不让他去延安。

无奈之下,陈嘉庚只得“曲线救国”,说自己要到各地劳军,顺便考察一下,他这才得以离开重庆,但依然无法直接去延安。

在各地“转悠”了一个多月之后,陈嘉庚终于在当年5月底来到了延安,那时候他心里其实还是有些打鼓的,他不确定此次到延安,会是个什么结果。

而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物,以毛泽东为首,他也了解得不多,他不知道怎么会被怎样对待,但他绝不希望中国共产党跟国民党一样,为他准备好豪华大餐,说着各种好听的话让他捐款。

然而,让陈嘉庚没有预料到的是,从他抵达延安的那一刻起,他的所见所闻,以及发生的一些事情,似乎都预示着,中国共产党跟国民党是有着极大差别的。

与国民政府的欢迎场面相比,中国共产党的迎接方式就显得十分“寒酸”了,没有接送的大量汽车,也没有热闹军乐队。

但是,中国共产党却极尽真诚,主要领导人悉数到场,还有拿着小旗帜和横幅的军民,场面虽然没有国民党那么壮观,但显得更加温馨。

在这些欢迎人群身上,陈嘉庚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他们虽然个个都很清瘦,但显得特别有精气神。不论男女还是老少,脸上有笑容,眼里有光芒,似乎对前途充满着希望。

怎么看,这些人都不像是从战火中走过来的,无论是军是民,看起来都像是战士。

要知道,陈嘉庚之前在重庆,看到的人们大都是浑浑噩噩的,尽管过得比延安人民好好,但缺少精气神,似乎充满了悲观。

延安军民欢迎陈嘉庚一行

带着这些疑问,陈嘉庚在中共中央的安排下,住在了延安,那一晚他没有睡好,他一直在憧憬着,延安会给他带来更多惊喜。

第二天,在朱德总司令的陪同下,陈嘉庚来到了杨家岭,在一个狭小窑洞的房间里,他第一次见到了高大瘦弱、穿着打补丁衣服的毛主席。

并且,毛主席房间里的摆设,也是十分简陋的,除了破旧的床、桌椅和大量书籍之外,没什么起眼的东西。

这一幕让陈嘉庚十分震惊,他很难相信,一个政党的领袖、一支军队的统帅,竟然是这样一副模样,居住环境也跟底层大众没什么区别。

要知道,陈嘉庚在重庆的时候,见到国民党官员,住的都比毛主席好得多,不是别墅就是小洋楼,而且装修豪华,还有小汽车接送。

然而,陈嘉庚很快就发现,尽管毛主席外表“穷酸”,但其展示出来的独特气质,他从未在其他地方见到过,哪怕是众星捧月的蒋介石,也没有。

毛泽东对陈嘉庚表示了热烈欢迎,在言谈当中,毛主席表现得既平易近人,又不卑不亢,所说的话都恰到好处,让人觉得很舒服,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那天下午,陈嘉庚与毛主席聊了很多,古今中外无不涉及,重点聊了抗日相关话题,陈嘉庚对毛主席的抗日主张十分赞同,同时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也加深了许多。

抗战时期毛主席和小八路在一起

通过这次聊天,陈嘉庚还深刻体会到,毛主席有着很强的人格魅力,还有着极为宽广的胸怀,而且谋略过人,见识深远,心中除了国家和人民,没有其他什么东西,不像蒋介石,在抗日这件事上,掺杂了太多私人东西。

由于两人聊得太过投入,所以不知不觉到了吃晚饭的时间,毛泽东便请他赴宴。

陈嘉庚心想,别看毛主席穿的住的地方不怎么样,不会是把钱都花在吃上面了吧,不然怎么会请自己赴宴呢?

带着这个疑问,陈嘉庚怀着忐忑的心情,跟着毛主席一起赴宴。

但是,让陈嘉庚没想到的是,所谓的赴宴,其实就是小院子里摆了张桌子和几张凳子,并且桌子上还破了个洞,用几张旧报纸盖着,风一吹就掉到了地上,于是弃之不用。

多年之后,陈嘉庚在回忆这段往事时,曾在日记中说过这么一段话:

筵仅设一席,且置于门外露天,取一旧桌,已陈旧不光洁,乃用四张纸遮盖以代桌巾,适风吹来散落一地,遂弃之不用。

从陈嘉庚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毛主席请他吃宴席的环境,跟普通人家没什么区别,甚至可能还要差点。

并且,从“宴会”的标准来看,也不够隆重,首先是作陪的人不多,其次是菜不够好,最后是没有酒。

当时,除了毛泽东、朱德等少数几人之外,并无旁人,到这些人可都是重量级人物,不像蒋介石都是让他人代劳,自己根本没有现身,架子端得有点高。

建国后毛主席、朱德与陈嘉庚合影

至于说为何不喝酒,这也很好理解,那时候毛泽东、朱德等中共领导人人,平时几乎都不怎么喝酒,并且也没有好酒招待陈嘉庚。

再说到招待陈嘉庚的菜,那就更加不值一提了,只有两菜一汤,除了青菜萝卜之外,只有一个肉菜,那就是一只清炖的老母鸡,外加几碗粗米饭。

与重庆的“热情”相比,毛主席对待陈嘉庚的方式,怎么看都像是“冷遇”。

但是,随后毛主席的一番话,却让陈嘉庚认为,这延安的土菜,看起来是那么香。

当菜都端上来之后,毛泽东很不好意思地对陈嘉庚说:

我薪水有限,买不起鸡呀,这是我房东大娘知道我来贵客了,把她一只下蛋的母鸡杀了、炖了,招待贵宾,我也跟着你沾光了。

从毛主席的这番话中,陈嘉庚领悟到了这么几层含义:

首先,毛主席作为领袖人物,竟然没什么积蓄,连请客吃饭的钱都没有,就更不要说其他人了,可见中国共产党清正廉洁,一心一意抗日;

其次,自己作为“贵客”,毛主席在合理范围内准备更隆重的饭菜,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毛主席却只加了一只鸡,可见中国共产党讲究人人平等,不搞特殊对待,剩下的钱,或许都投入到抗战当中了;

最后,毛主席请客吃饭,房东大娘却甘心拿出下蛋的母鸡送给毛主席接待客人,可见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基础很好,在当地深受百姓拥戴。

这三点,陈嘉庚在重庆都没有看到过,让他心里暖洋洋的,顿时觉得国民党的大餐让他食之无味,反而是这延安的土菜更对他的胃口。

那一顿饭,陈嘉庚大快朵颐,吃完还说这是他吃过的最好吃的饭菜,毛主席等人听完都哈哈大笑。

通过一顿饭,陈嘉庚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他意识到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在中国共产党。

后来,陈嘉庚又在延安待了几天,他看到延安政治清明,秩序井然,军民同仇敌忾,抗日气氛十分高涨,他这才知道国民党对中国共产党的污蔑,是何等让人不齿,同时他对中国共产党的好感,也大大增加。

结束延安之行后,陈嘉庚积极支持我党进行抗日事业,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以及我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毛主席因此为其题词,称他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回过头来再看请陈嘉庚吃饭这件事,国民党和我党确实存在很大的差别,一简一奢,高下立判。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折服陈嘉庚,还在于毛泽东与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始终保持着艰苦的生活作风,以及坚定的革命信仰,并始终将人民放在第一位。

事实上,在抗战爆发之前,毛泽东、朱德等人,其实是有机会过上更优渥的生活的。

比如说,毛主席刚到国民党中央工作的时候,月薪就达到了一百二十大洋,后来每年都有所增长,最高的时候差不多有六百,这在当时是妥妥的高工资。

但是,毛主席并没有在乎工资的多少,而是以革命事业为毕生追求,他的钱大多没有落入他自己口袋,而是献给了革命事业。

长征时,条件比较艰苦,根本没多少钱发给毛主席;到了抗战时期,他的工资也不多,而且大部分都投入到抗战当中。

哪怕是建国之后,作为国家元首的毛主席,也只拿了六百元每月的工资而已,他对金钱的淡薄和对国家和人民的重视,成为后辈的楷模。

再比如说,1917年朱德在滇军当旅长的时候,工资有每月两千大洋之多;1922年他当云南警察厅长的时候,工资更是达到了四千大洋以上。

然而,朱德却没有留下来享受高官厚禄,而是远渡重洋去寻求革命真理,之后他毅然决然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投入到艰苦的革命斗争当中,从不提工资的事情。

1937年抗战爆发前后,朱德的老母亲没钱生活,贵为八路军总指挥的他,竟然没有钱付母亲的生活费,不得不向好友借钱。

朱德还曾说,自己革命几十年,从来没有存过什么钱,以后也将是一样。这是有多强的革命信仰,才能做到这样啊!

正是因为有毛主席、朱德这样的革命先辈领导,中国共产党才会成为一个纯粹的、强大的革命政党,孜孜不倦地为中华民族的未来不懈奋斗。

说到这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折服陈嘉庚,就不难理解了。

0 阅读:0

醉波看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