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赵老二赵光义,在历史上名声似乎很不好,坏事糗事很多。
伪造的“金匮之盟”按照赵匡胤和赵光义的母亲杜太后遗命之说,即“金匮之盟”。赵匡胤之后应该是赵光义即位,赵光义之后应该是老四赵廷美即位。
赵廷美之后,又轮到了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即位。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杜太后害怕出现年幼的皇帝,不如后周恭帝郭宗训即位时年仅七岁,由符太后垂帘听政,范质、王溥等主持军国大事,赵匡胤负责军事事务。结果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了老柴家的江山。所以宋朝皇帝必须是一个成年男子即位,才能保证赵官家的江山永固。
“烛影斧声”是一个历史之谜,野史中说他杀害了赵匡胤,才夺取帝位的。
但赵光义即位之后,却改变了这一规矩。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逼宋太祖之子赵德昭自刎身亡;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太祖次子赵德芳离奇病死。而宋太祖的四弟赵光美,也被他流放而死。
“金匮之盟”在宋太祖时代,人所未闻。而在宋太宗时期却横空出世,似乎在告诉天下人赵光义获得即帝位的合法性,时至今日,后代学者大多考证,“金匮之盟”为宋太宗命赵普助其伪造,目的以巩固其统治合法性。
阻碍迁都赵匡胤是一个军事家,他以军事家的目光审视汴梁,觉得此地周围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不是一个当国都的好地方。太平时节倒是没什么,万一起了战端,敌人可以从四面八方迅速攻打过来,汴梁城立即局陷入了危机之中。
而没有天险和地利,只能靠人力,就必须在汴梁驻扎大量的军队,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八十万禁军。但这样平时就要消耗大量的粮草物资,加重了国家的负担。
那么选哪里当首都呢?
赵匡胤选洛阳。
洛阳的地理位置极佳。
洛阳盆地是河洛地区的核心,这里“河山控带,形胜甲于天下”。周围是山脉,雄关林立,形势险固,周围设置函谷,伊阙、广成、大谷、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八大关,合称“八关都邑”。
洛阳盆地内主要河流有洛河、伊河、涧河、汝河等,这些河流既可以解决了洛阳饮水,还可以运输问题,在战时还是绝佳的防御工事。
曾有多次,赵匡胤想要迁都洛阳,但都遭到了赵光义为首的一班大臣的阻挠。
阻挠的原因赵光义说了一句:“在德不在险”。
其实这是一句废话。
你能给敌人将“德”吗?用什么给敌人讲?岁币吗?
因为汴梁城正处于大运河的南北交通枢纽,南北来往的商客极多,南北货物齐聚,非常繁华,简直是花花世界。赵光义等大臣在这里醉生梦死,早已忘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赵光义作为开封府尹,早已在这里培植了自己大量的势力,这是是自己的地盘。
而朝中的文武百官则在汴梁购买了华宅美屋,庄园田产,自然不肯远离自己的安乐窝。
百年后,金并南下,一路畅通无阻,直抵汴梁,造成了“靖康之变”。
历史网友们送他一个外号:高粱河车神。赵匡胤在没有完成统一大业之前就病逝了,赵光义即位后继续进行统一战争。 “吴越归地,泉漳纳土” ,统一南方。
宋军攻灭北汉,完成了柴荣和赵匡胤没有完成的艰巨任务。
赵光义不顾宋军连续多日作战的疲敝,强令宋军进攻幽州,结果大败。赵光义大腿上也被射中两箭,不能骑马,只能趴在一辆驴车上,狂奔七十里,逃回涿州城才转危为安。
数年后,他因为箭伤发作而死。
如果从以上事件来看,这赵老二赵光义人品不咋地,战略眼光很差,军事才能更糟,似乎是个昏君暴君。
但其实抛开这些,看他在位期间的一些施政,还是可圈可点的,不失为一个有道明君。元朝官修正史《宋史》评价他:“帝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既即大位,陈洪进、钱俶相继纳土。未几,取太原,伐契丹,继有交州、西夏之役。
干戈不息,天灾方行,俘馘日至,而民不知兵;水旱螟蝗,殆遍天下,而民不思乱。其故何也?
帝以慈俭为宝,服浣濯之衣,毁奇巧之器,却女乐之献,悟畋游之非。绝远物,抑符瑞,闵农事,考治功。讲学以求多闻,不罪狂悖以劝谏士,哀矜恻怛,勤以自励,日晏忘食。”
从以上评价我们可以看出,赵光义在位期间,非常简朴,所穿的衣服都是洗过多次的;把那些奇技淫巧的器物都毁掉,不接受进献歌姬舞女和乐器,也不去野外打猎,因为玩物丧志;
他关心农事,注重文治,对那些言辞激烈的进谏者也不怪罪,气量很大。
至于战争,虽然在他在位期间多有战事,但都发生在边关,对内地没有什么影响,以至于老百姓都不知兵戈。因为治理有方,所以即使有的地方发生水旱蝗灾,因为赈灾及时,所以也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动乱。
由此可见,赵光义治理国家还是非常不错的。
在他登基之前,他曾长期担任开封府尹,锻炼了自己的政治才干,所以登基称帝之后治理国家得心应手。
文治天下宋朝初年,宋太宗赵光义命文臣李防等人编写《太平总类》(又名《太平御览》)。这部书收集摘录了一千六百多种古籍的重要内容,分类归成五十五门,全书共一千卷,这是对我国文化事业的一个重大贡献。
宋太宗治国之余,规定自己每天至少要看两、三卷,一年内全部看完。左右觉得他每天处理那么多国家大事,还要抽出时间读书,太辛苦了,劝他少看些。他却说道:“我很喜欢读书,从书中常常能得到乐趣,多看些书,总会有益处。”这就是成语“开卷有益”的来历。
雪中送炭“雪中送炭”源自《宋史·本纪第五·太宗二》:淳化四年二月壬戌,太宗“召赐京城高年帛,百岁者一人加赐涂金带。是日,雨雪,大寒,再遗中使赐孤老贫穷人千钱、米炭。”
北宋的都城开封位于北方,冬季天寒地冻,富人自然可以身穿裘皮大衣围炉赏雪,而穷人实在难熬。
北宋淳化四年(993年)二月的一天,天降大雪,整个汴梁城银装素裹,天寒地冻。
宋太宗心忧城中老人,于是下诏赐给京城老者御寒衣物,百岁老人则另外加赐涂金带,又派人给孤老贫穷者每人千钱及若干米、炭。
作为一个皇帝,在寒冷的冬季,心系天下苍生,十分难得。不管是否是做做样子,起码帮到了百姓。
“雪中送炭”这成语就是从那时流传下来的。
《宋史·太宗本纪》:“故帝之功德,炳焕史牒,号称贤君。若夫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县公之贬死,武功王之自杀,宋后之不成丧,则后世不能无议论焉。”
也就是说,除了我们开头说的赵老二的那几件龌龊丢人事之外,他的治国能力还是值得肯定的,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有道明君、贤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