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黄袍加身的人:赵匡胤的老上级郭威,给他做了个好榜样

燕赵节度使 2021-12-18 20:38:05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第二个大混乱时期,拥兵自重的军阀们飞扬跋扈,割地称雄,甚至发出“兵强马壮者为天子”的狂言。

后唐、后晋、后汉三朝的开国皇帝,都是从晋阳(太原)起兵,挺进中原,夺了皇位,真是印证了上面的那句话啊。

还有两位武将也算是发动了兵变当上了皇帝。

其中一位就是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

需要说明一下,赵匡胤终结了五代。

提起赵大郎,大家最耳熟能详的就是他的“黄袍加身”的“光辉”事迹。

不过,赵匡胤这招并非自己独创,而是跟他的老上级郭威学的。

郭威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平民出身的皇帝。

他自幼失去双亲,孤苦伶仃,姨母韩氏抚养成人。长大后,郭威身材魁梧,孔武有力,在当时的乱世之中,这种人正是当兵的好材料。

正所谓:乱世先投军。

十八岁时,泽潞节度使李继韬招募兵士,郭威去应招。李继韬十分欣赏这个壮汉,就让他做了自己的牙兵(亲兵)。

在此期间,郭威抱打不平,痛死恶霸屠户,堪称“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当时上党街市有一个屠户,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十分霸道,是当地的一霸,众人都很怕他。郭威听后,义愤填膺。一天他喝了些酒,去屠户的肉铺寻衅滋事。

不知道他是否要屠户给他细细的切三十斤臊子,然后故意找茬大骂屠户。屠户知道他是李继韬亲兵,一直忍气吞声。但郭威故意寻衅,屠户忍无可忍,掀开衣服露出肚皮,对郭威说:“有胆量,你一刀捅死我?”

郭威等的就是这句话,拿起一把杀猪刀,“噗嗤”一刀,就把屠户捅了个透心凉。周围的大惊失色,但郭威却认为自己是除暴安良,一脸自得之色,毫不在意。

任何时候,杀人都是死罪,郭威被投进监狱。

但乱世的法律,就是一张纸。土皇帝李继韬把郭威放了。

熟读史书的施耐庵在写《水浒传》时,一定参考了郭威的这段光辉事迹,把他张冠李戴到了鲁达头上,“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成为《水浒传》中的经典故事之一。

《新五代史·周本纪第十一》:潞州留后李继韬募勇敢士为军卒,威年十八,以勇力应募。为人负气,好使酒,继韬特奇之。

威尝游于市,市有屠者,常以勇服其市人。威醉,呼屠者,使进几割肉,割不如法,叱之。屠者披其腹示之曰:“尔勇者,能杀我乎?”

威即前取刀刺杀之。一市皆惊,威颇自如。

后来,李继韬被李存勖攻灭,郭威被收编进了后唐军队。因为他身强力壮,被选拔为李存勖的亲军“从马直”。

如果李继韬是郭威的第一个贵人,那么刘知远就是郭威的第二个贵人。

当时刘知远在李存勖手下为将。

攻打叛将朱守殷占据的汴州城,郭威和石敬瑭二人率先登城,立下首功。刘知远认为郭威是个勇士,便把他调到自己帐下。

后晋被契丹所灭,刘知远在太原起兵南下,占据中原,建立后汉。

郭威帮助刘知远称帝有功,升戳为枢密副使、检校司徒。

不久,后汉高祖刘知远病逝,临死前任命郭威和苏逢吉等辅佐儿子刘承祐后汉隐帝。郭威官拜枢密使(相当于国防部长),掌管全国的兵权。

刘承祐被周围的奸臣鼓惑,想要除掉那些老臣。乘郭威在外时,刘承祐下诏将开封城内郭威全家杀尽,还派人去杀郭威。

郭威看到要杀自己的诏书时,顿时惊慌失措,谋士魏仁浦说:“您白白送死有什么好处?不如顺应众人之心,领兵南行,这是天赐的良机呀!”

魏仁浦伪作诏书,宣称刘承祐令郭威诛杀诸将,诸将群情激愤,推举郭威起兵讨伐昏君。

乾祐三年(950年)十一月十四日,郭威率兵渡河,击败后汉军,刘承祐在逃亡时被杀。

郭威带兵入京,士卒大掠京城数日。郭威觐见李太后,让太后临朝听政,并且假意拥立刘氏宗室、武宁节度使刘赟为帝。

但就在此时,忽然报告契丹南下,郭威率军北上抵御。途经澶州时,士兵发动兵变,黄旗加身,郭威称帝。

黄旗加身是郭威有预谋的还是他手下将士们自发的呢?

如果郭威有预谋,那么他早该准备好一件黄袍,在澶州时“黄袍加身”而不是黄旗加身了。

但也不能说他没有预谋,毕竟第一次这么做。

也有一种可能,就是将士们进入京城后,四处抢劫,发了大财,但这种作乱行为形同谋反。一旦刘家人在当上皇帝,这些乱兵当然没有好下场,重则处死,轻则被发配边关。所以这些作乱的将士们当然不甘心送命,所以才会拥立郭威为皇帝,以求赦免。

这种事在五代十国太常见了。许多骄兵悍将经常拥立主将或者节度使,甚至皇帝。

但这次,我个人觉得,一定是郭威派自己的心腹如赵匡胤等人在军中秘密散播谣言,以拥立自己。没有郭威的示意,赵匡胤等人是不敢这么干的。

作为一个穿越者,我来描述一下当时我看到的场景:

郭威经过澶州,下令全军歇息。赵匡胤在夜里召集诸位同僚在夜间喝酒吃肉。

席间,赵匡胤一边喝酒,一边笑着问诸位同僚在京城是如何抢钱抢粮强娘们的,诸将各自炫耀抢劫的成果。

赵匡胤忽然重重的放下酒碗,脸色阴沉,厉声对众人说道:“诸位兄弟,你们知不知道,我们这些人抢劫京城,形同犯上作乱,一旦新帝登基,我们都是死罪!”

诸将顿时安静下来,面面相觑,脸上露出害怕之色。

一人假意试探着问道:“赵大哥,事到如今,你说该怎么办?给大家伙指一条活路啊。”

众人纷纷说是。

赵匡胤见时机已到,说道:“诸位兄弟你们要知道,这次抢劫京城,是郭元帅让我们干的。如果刘家人当了皇帝,我们自然难逃一死。但郭元帅当了皇帝,那我们兄弟几个不仅免于死罪,反而可以因为有拥立之功而加官进爵!到那时,岂不妙哉!?”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觉得有理。

说干就干,当天晚上,诸将回营,向手下士卒说了抢劫京城的罪状和拥立郭元帅称帝的好处,于是全军一条心,决定拥立郭元帅当皇帝。

众人夜中举着火把,包围元帅府,一些士兵翻墙进入帅府打开大门,众人蜂拥而入。

赵匡胤把旗杆上的黄旗扯下来,披在郭威身上,与众人把郭威扶上上座。

众人顿时山呼万岁,拥立郭威为帝。

郭威看了看赵匡胤,两人会心一笑。

《资治通鉴·后汉纪四·隐皇帝下·乾祐三年庚戌》:癸丑旦,将发,将士数千人忽大噪。威命闭门,将士逾垣登屋而入曰:“天子须侍中自为之,将士已与刘氏为仇,不可立也!”或裂黄旗以被威体,共扶抱之,呼万岁震地,因拥威南行。

郭威返回开封,逼迫太后授为“监国”,夺得国政。广顺元年 (951年)正月丁卯日(初五日),郭威正式称帝,国号大周,定都汴京,史称后周。

广顺四年(954年),周太祖郭威去世,享年50岁。

他死后,外甥柴荣继位。

柴荣也是个短命皇帝954年2月26日~959年7月27日在位。他死后,幼子继位。

这让赵匡胤看到了机会。

如果郭威柴荣能多活十几二年,那么赵匡胤肯定没有机会了。

但郭威柴荣二人仅仅当了9年的皇帝,众人人心可没那么容易归顺,更何况是五代十国这个弱肉强食礼乐崩溃的时代,更是以利益为第一考量。

当年黄旗加身的执行导演赵大郎,难免有了想当制片人的念头。

这事,赵匡胤很熟悉流程的。

这就有了“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

这次的政变剧本简直就是郭威“黄旗加身”的翻版。

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一,后周朝廷风闻契丹和北汉联兵南下,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抵御。

正月初二,赵匡胤统率大军离开都城,夜宿距开封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

赵匡胤可比郭威性子急多了。

郭威至少到了澶州才搞兵变,赵匡胤到了陈桥驿就迫不及待了。

这天晚上,赵匡义(即宋太宗赵炅)和亲信赵普等一些亲信在将士中散布议论,说“今皇帝幼弱,不能亲政,我们为国效力破敌,有谁知晓;不若先拥立赵匡胤为帝,然后再出发北征”,将士的情绪很快就被煽动起来。

作乱的将士将一件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假装醉酒刚醒的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帝。众人呼喊万岁。

赵匡胤装出一副被迫的样子,说:“你们自贪富贵,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为若主矣。”将士们表示“惟命是听”。

赵匡胤就当众宣布:“回开封后,不得惊犯太后和主上,不得侵凌公卿,对朝市府库不得侵掠,服从命令者有赏,违令者族诛。”

诸将士都应声“诺”。

这次赵匡胤准备的可比郭威充分多了。

郭威还要点脸面,弄了个黄旗,对外宣称是将士们贪图富贵,拥立自己,自己不得已而为之。

而赵匡胤早就准备好了黄袍。

黄袍,那可不是一件普通的衣服,那是皇帝穿的。赵匡胤要去打仗,怎么可能军中有件黄袍呢?

明朝士人岳正《读史·其二·宋太宗》:“仓卒陈桥事变时,都知不与恐难辞。黄袍不是寻常物,谁信军中偶得之。”

呵呵,后世人看的清楚啊。

《资治通鉴》记载。“太祖醉卧,初不省。甲辰黎明,四面叫呼而起,声震原野。普与匡义入白太祖,诸将已擐甲执兵,直叩寝门曰:“诸将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

太祖惊起披衣,未及酬应,则相与扶出听事,或以黄袍加太祖身,且罗拜庭下称万岁。太祖固拒之,众不可,遂相与扶太祖上马,拥逼南行。匡义立于马前,请以剽劫为戒。

赵匡胤于是率兵变的队伍回师开封。正月四日,赵匡胤在开封崇元殿正式登皇帝位,国号为宋,定都开封,改元“建隆”,史称“北宋”。

郭威是个好老师,教育除了赵匡胤这个好学生。

在乱世之中,这种谋朝篡位的把戏,实在太多了。

0 阅读:101
评论列表
  • 2021-12-30 19:45

    赵光义没去陈桥驿,在卧室就把事情干了

燕赵节度使

简介:史书万册读不尽,偶窥残卷说古今。历史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