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以为疾病至急,仓卒寻按,要者难得,故重集诸可与不可方治,比之 三阴三阳篇中,此易见也。又时有不止是三阴三阳,出在诸可与不可中也。
自此以下,可与不可诸篇,汇病由体变之例,示汗下妄施之戒,教后贤以通贯活法, 随证消息。所谓疾病至急,仓卒寻按,其要难得者,明检方不足以应病变,学者当于读 论之时,每一病必综合各证(如各经皆有头痛,各经皆有发热之类。病者总名,证者分候),析 其异同;每一法必参稽诸变(如同一误汗,而汗后之病变不同),揣其源本(《脉法》曰:本之 不齐,在人体躬,必揣本乃得知源),有同名而异病,有同经而异脉,其形相象,根本异源, 源之不知,触途成误。此师所以重集可与不可方治,乘示医律,比之分系于三阴三阳篇 中者,此易见也。又时有病象繁杂,不可归经,今亦出于可与不可中,又不止是三阴三 阳之正病也。读论之法,必当以脉变证变,参伍错综,臂之头痛项强,皆罗列于目前, 举一脉浮,而各种之脉浮,皆仿佛于指下,因熟得精,因精见巧,则料度府藏之明,独 见若神之妙,庶可循规矩以求之矣。
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此寒热内陷少阴之证。少阴为精气性命之源,误汗则下厥上竭,故禁汗以少阴为首。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 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浮紧为表实当汗之脉,兼尺迟则里虚血少,肾气内微。故凡当汗之证,必先审尺中 应指有力,乃为脉气内充,根蒂牢固,发汗始无亡阳之虑。若尺迟则下焦虚,不可汗也。 《内经》举疝脉大急沉,尺涩而不应者,便当温里,知相对斯须,按寸不及尺者,凶凶 嘻嘻之祸,有不胜言者矣,假令尺迟而表证又急,不可汗又不可不汗,则当权衡于标本 轻重之间,相体消息,以求实里达表之法,俾阴阳和而濈然汗解,是在制方之化裁云尔。
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
脉微则气血上下俱虚,不可发汗,较为易见,故系之前例之末,但世有舍脉从证之 论,则脉微发汗亡阳之变,当亦不胜指数,此医律之所以宜申戒于谆谆也。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微则阳气不足, 涩则无血,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涩则无血,厥而且寒,阳厥发 汗,躁不得眠。
此示宗气外泄,不可发汗之例。巅之部在寸口之上,脉气泄于鱼际者是也。凡[juzhuo 校注:原作凡凡]脉势之升坠,曰升[juzhuo 校注:据后文补升字]坠;脉象之上下曰覆溢。 气有余则脉溢而升,气不足则脉覆而坠。今脉举濡而按弱,濡为气衰,弱为血少,气衰 血弱,不当升溢,故曰濡反在巅。关为升降之枢,濡在巅则关部应强,气乃上举,今关 上更弱,故曰弱反在关。气血虚而脉气反升,故知为宗气泄也。微反在上者,上指寸口; 涩反在下者,下指尺部。合审诸部,其人当寸微、关弱、尺涩,而濡象上巅,此素秉血 虚中风之证。以寸微知阳气不足于上,以尺涩知阴血虚弱于下(尺脉弱涩者,不可汗,亦不 可下,见《少阴篇》)。尺为根而寸为叶,血虚不能涵气,故阳气反微而上泄,所以谓之反 微者,以血虚化热者为常,无血阳微者为变,故曰反。脉濡在巅,阳微气泄,皮毛不固, 易感外风,风邪中肤,腠开自汗,外证见阳虚气弱之象。阳衰者当从寒化,今其人反见 躁烦,故亦曰反。所以反躁烦者,因尺涩无血故也。阳气上泄于表,阴亡化热于里(此属 虚热),故外虽自汗,复厥冷而恶寒,以外厥内烦,故当属之阳厥。阳厥发汗者,指自汗 而言,非医发其汗之谓。发汗因令躁不得眠者,以阳厥汗出必亡阴故也。综合脉证,以 寸微、关弱、尺涩之脉,辨身热,恶风,自汗(既曰中风汗出,自当见身热恶风之证),手足 厥冷,时且恶寒,躁烦不得眠之证,见濡反在巅,决其为血虚中风,宗气外泄。既不可 汗发其阳,复不可凉陷其表,此必由中风迁延,为治不早,汗多亡阳,阴血素弱,初病 宜桂枝汤加人参、当归主之,久则宜加黄芪五味,躁甚宜[juzhuo 校注:原作至]加枣仁、 阿胶、龙骨、牡蛎之属。服汤汗止仍厥者,宜四逆汤加当归救之(汗不已止而厥亦可用)。 若庸工不辨在巅之诊,复不明揣本之治,斯发汗清热,两无措手足矣(此非阳厥之正病也)。
动气在右,不可发汗,发汗则衄而渴,心苦烦,饮即吐水。
动气者,血痹于外(此以血统诸液),气动于中,上下左右,病有分部,气立无形, 血流有质。假令外无血阻,气行本自周流,虽奔驰亦无气动之象,故知血凝而气力未负, 则为动气;血阻而气行已惫,遂成藏结,进而为瘕为聚,莫不由是生。但气之动也,其 主在冲;血之结也,其司在任。故论动气之因,宜求冲任之治,乃上下左右之分部,则 仍不外肝心肺肾之主气也,所以列举四方而独遗中央者,以中央属于脾土,凡内见血气 之阻,悉关运化之失,故四方见证,无不与脾藏有关,且中府结则大气不运,气亦无由 动矣。今曰动气在右者,乃肺气之内动也。动气之证,多见于腹部脐之四旁,有气筑筑 然冲动而痛,各有畔界,各有形状,或大如覆杯,或小如李实(亦有不甚痛者),时聚时 散,乍缓乍剧,聚则有形,散则无迹。盖由津液汁沫,乍而结聚,气涩不行,迫欲强通, 冲激于聚沫之界,因见气动奔驰之象。其动皆在藏府之外,胸腹之郭,荣为乍留,卫乃标疾,亦真邪相攻,两气相搏之所为也。发汗则动经,经动则脉动,脉动则血动,其变 证无穷,各随藏气所主之畔界而异。故发动气在右之汗,必引肺气上冲,气动迫血,出 鼻为衄。鼻者肺之窍也。肺津以发汗而伤,故上见口渴,心液以津亡而燥,故内为苦烦。 虚热在上而不在中(中,指胃府),化燥在血而不在气,病责心肺而胃家本寒,故渴欲引 水,复饮即吐水。饮水即吐者,胃逆而脾寒也。动气之脉,当应指数动微弱。气动则脉 动,各见于上下左右。治动气宜敛纳气冲,调达荣郁,而佐以本藏报使之剂,相体定治, 随证消息,盖无方可执也(动气在右,宜仿肺藏结之治,加沉香、当归、牡蛎之属。误汗后,宜百 合、阿胶、丹皮、茯苓、半夏、白芍、五味之属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