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封:被误解的犹太教石碑,间隔二十八年两次出镜的犹太老人

老照片聊历史 2024-03-25 01:59:45

宋代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 是举世瞩目、万邦来朝的国际性大都市。北宋时期(960—1127年),一群犹太人商人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东京,被这里繁华景象所吸引,便在这里定居下来。本组图片所呈现的就是清末及民国时期,西方人在开封拍摄的一些和犹太人有关的图片。

犹太寺遗址

1907年7月14日,法国汉学家沙畹来到开封府延庆观旁的一片池塘边参观。在这里,曾坐落着一座犹太清真寺 ,名为一赐乐业教寺庙。这座寺庙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毁废,只有两块犹太寺碑还保留在原地。

遗址全景

最早发现这块犹太碑的西方人是美国传教士丁韪良,1866年2月17日,他在游览犹太清真寺遗址时,发现了这通伫立在污水池边犹太寺碑,并用文字记录下来。

犹太寺碑

法国考古学家沙畹正在仔细观看立于水塘边的犹太寺碑。这座碑的正反两面有着不同年代的碑刻,分别刻于明弘治二年(1489年)和明正德七年(1512年)。关于这一点,沙畹在注释中描写的很清楚。原文为:Stèle présentant, à l'avers, l'inscription de 1489, et au revers, l'inscription de 1512, ces deu.

康熙碑

穿着白色长袍,戴着盔式遮阳帽的大胡子男子站在一座石碑前,这座石碑立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上面刻有两千五百余字,记录有关犹太人的铭文。

犹太后裔

1910年,美国著名的旅行家威廉·埃德加·盖洛来到开封,安排两名犹太人后裔站在犹太寺碑两边合影。一块石碑正反两面有不同年代的刻文,实属罕见, 有不少人以为“弘治碑”和“正德碑”是两块独立的石碑,以至于连百科词条中也是如此认为,实在让人大跌眼镜。

犹太后裔家庭

一个犹太后裔家庭的合影,无论是精神状态还是穿着打扮,都完全看不出与当地百姓有任何区别。这两张图后来被选入 1911年 英国出版的《中国十八省府》一书,图中的成年男子就是刚才站在犹太寺碑左侧的人。

碑亭

1912年,犹太清真寺遗址被卖给了基督教建了礼拜堂,石碑也被移入礼拜堂院内,并砌起了一座碑亭加以保护。1938年7月,美国记者哈里森·福尔曼来到开封,再次看到了这块犹太碑 。

近景

福尔曼拍摄的石碑近景,上面用篆书刻着“重建清真寺记”,即人们常说的““弘治碑”。历史上开封屡次遭遇黄河水灾, 犹太清真寺也多次被毁,碑文中不但记录了犹太教源流、教义、教规,还记录了开封犹太教寺历史。

甘博的镜头

无独有偶,1919年,美国人甘博也用相机记录下了这座犹太碑的情况,同样是“弘治碑”一面,而另一面的“正德碑”一直没有在照片中出现,说明已经被镶嵌在碑亭中被遮掩起来了。

民国犹太人后裔

福尔曼来到开封的教经胡同,在这里遇到了一对犹太夫妇,老太太坐在门槛上,老头站在旁边。

老头特写

老头留着长长的白胡子,年龄有七、八十岁了,看上去慈眉善目的, 这在当时已算高龄。而更让人惊讶的是,竟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侧影

没错,这个老者和第四、五图中的男子应该是同一人,不但脸型和神态相似, 年龄也相符。1910年拍照时,他正值青壮年,现在已是一位耄耋老人了。

摄像

不知道当年福尔曼是否也发现了这一情况,但显然对这个家庭格外关注。此时,他正蹲下身子,用手提摄影机对着坐在门槛上的老太太摄像。

亲日者

周围站着很多看热闹的人。然而,这个家庭并非善类,从大门两边贴着的文字便可以看出来:一边写着“开封治安维持会职员住宅”,另一边写着“欢迎大日本军”。

交谈

拍摄完毕后,福尔曼和同伴站在门前与两个老人交谈。犹太老头侃侃而谈,一副见多识广的样子。相隔28年两次出现在不同洋人镜头中,说明他在当地的犹太人社区内是有一定地位的。

合影

1938年6月6日,开封沦陷。此时的开封正处在侵华日军的铁蹄之下。此时美日之间尚没有交恶,福尔曼还可以在敌占区畅通无阻进行采访。

胡同人家

教经胡同原名“挑筋胡同”,是开封犹太人后裔聚居的地方,这是福尔曼在胡同内拍摄的其他居民。儿子手扶着门槛,正在和门内的母亲讲话,他们同样是犹太人的后裔。

教经胡同

《圣经》记载,犹太人先祖雅各在雅博渡口与天神摔跤时以扭伤大腿的代价获胜。为了纪念先祖,犹太人形成了一个特殊的饮食习俗:吃牛羊肉时要先挑除动物大腿部位的筋。在开封的犹太人也延续了这一习惯,所以当地居民称其为"挑筋教人”, 称他们居住的地方为"挑筋胡同”,民国时因感觉不雅而更名“教经胡同” 。

门前

这户人家和前面的老头相比,明显要寒酸的多,但从时候的铺板可以看出家里趁有门面,说明生活还过得去,起码衣服上没有补丁。

0 阅读:5

老照片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