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不愿结婚主要因为这四点

子慕皓之 2022-01-21 23:08:06

婚姻在罗马人中间的定义是"终生分享命运",夫和妻叫做命运的分享者。

—意大利哲学家维柯

菲菲是名牌大学毕业生,毕业后便进入一家跨国公司工作,美丽知性,薪酬丰厚,转眼已过而立之年,仍然孑然一身。父母催婚无效,也就任由她去。每日朝九晚五,偶尔与朋友一聚,更多的时间宅在家里。父辈很是不解,却也无可奈何。菲菲的经历代表了一大批年轻人对待婚姻的态度。他们不愿意步入婚姻,不是因为经济原因,更不是因为条件不好,而是因为以下这四个原因:

一是网络发达,虚拟世界满足了情感的需求。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自古至今,男欢女爱,繁衍生息。进入现代文明,娱乐方式多元化,人们通过各种社交活动,寻求情感的慰藉。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达,虚拟世界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几乎满足了人们一切物质和情感的需求。沉溺一旦形成习惯,便很难抽离,对网络的过渡依赖像酒精一样成瘾,欲罢不能。未来,随着元宇宙的发展,也许会像科幻小说一样,人类的意识将与虚拟的世界联通,人只是一个空洞的躯壳。在这个虚拟的世界,没有茶米油盐的烦恼,也没有性格的对抗与冲突,你永远是这个世界的主角。在午后的阳光下,慵懒地喝着咖啡,与虚拟世界中的王子交流,谁又会走出门来去拥抱冰冷、未知的现实。如果不是父母催的太急,很少有人愿意过早步入婚姻,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社会的无奈。

二是社会包容,单身青年没有了结婚的压力。经济的发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文明的进步,需要社会接纳一切新生的事物。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社会对一切非传统的社会价值观和社会形态,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包容。古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进入现代,独身已成为常态。家庭不再是人们观众的焦点,生活的多元带来了思维的剧变,结婚已不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幸福的标志,社会对单身大龄青年给予的包容,慢慢地使年轻人对家庭产生了错觉。人生需要重新定义,在社会歧视、偏见的字典里,不婚已被移出,扫除了最后一个障碍,留给年轻人的就只有遵从内心的选择。显然再次让父母失望,婚姻并没有被他们排在首位。

三是经济独立,不需要依靠婚姻的支撑。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家庭需要两个人的相互支撑,通过婚姻,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也已经独立,她们不需要依靠婚姻和家庭获取物质的满足。当温饱已经解决,她们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射到自己的精神世界。美国现代作家W.A彼得森说过,婚姻的艺术在于:不要期望丈夫是戴着光环的神,妻子是飞翔的天使;不要求对方十全十美,而要培养韧性、耐性、理解和幽默感。既然找到一个满意的伴侣是如此困难,还需要具有韧性、耐性、理解和幽默感,又何必劳心费神。知难而退,找个红颜知己、周末伴侣,不再去挤婚姻的独木桥,用更多的时间享受一个人的世界,独享内心的宁静。如此下去,人们会与现实生活疏离,渐行渐远,回不去的不只是岁月,还有被改变的对婚姻的认知。 

四是价值多元,婚姻不再是人生的必选项。现在的年轻人,享受了现代文明带来的一切成果,开放包容的世界形成了他们多元化的价值观。对他们来讲,婚姻已不再是生活的必需品,同时在原生家庭成长的他们,也见证了父母爱情的平淡与不幸。法国思想家蒙田说,婚姻好比鸟笼,外面的鸟想进进不去;里面的鸟儿相出出不来。太多婚姻的丑陋和家庭的束缚,使他们不再渴望爱情,自我意识的觉醒,更加坚了他们逃离婚姻的决心,加快了叛逆与抗拒的步伐。在高企不下的离婚率下,他们不想成为那个被砸中的幸运儿。既然如此,逃离便是最好的选择。

诗经曰,野有蔓草,零露溥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人类渴望美好的爱情,亘古不变。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正视婚姻的幸与不幸。揭开伤疤,是为了疗伤,虽然痛,希望可以治愈,以爱情的名义。

3 阅读:82
评论列表
  • Sun 3
    2022-01-21 23:21

    爱情很美好,可遇不可求

子慕皓之

简介:关注社会文明,记录时代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