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朝阳区某小学附近,小商贩们开设了多家“学生银行”。他们专门向前来存钱的小学生收取每人每天2元的保管费,存款没有利息,购物直接划账。
原来,这些学生平时喜欢积攒家长给他们的早点钱,以便用于自由开支,如买玩具、上饭馆等。由于这些钱“来路不正”,带回家中又怕家长发现,放在学校又怕老师向家长汇报,所以他们认为把它存在“秘密小银行”里最安全。
在一家5平方米大小的电话亭改成的“银行”里,30多位学生共有存款4000多元,其中最多的一位学生一次存入1000多元。当派出所前往取缔时,“银行老板”已经闻风而逃。
乍一听,“学生银行”似乎怎么也得是一个金融机构,可是没想到名为“银行”,实则离题万里。都说现在孩子们的生活条件好了,想不到他们比有些家长还有钱,一下子从家中拿出1000多元,不知家长是否知道。
类似于上述“学生银行”的做法并不稀罕,各地或明或暗都存在一些。例如在山东省即墨市某乡镇,学校附近的小卖部老板就专门唆使学生回家偷钱,然后交给他作为“消费基金”加以保存。在短短4个月里,一位小学生2次从家中偷取爷爷的残疾补助金共2000多元,存作个人的“消费基金”。
在广东省深圳市某小学对门,一家“学生银行”的做法过了头,结果引出麻烦。该校6年级的学生刘晓军(化名),2000年8月开始在这家小店赊账。小店开出的优惠条件非常诱人:“想要什么就拿,没钱先赊账,有钱再还。”刘晓军在一年半时间里“超前消费”购物1万多元,家长和老师都不知道这回事。
直到后来在老板的不停讨债下,走投无路的刘晓军回家偷钱还债,发展到后来由于精神压力太大,目光呆滞、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才在家长的严厉逼问下发觉,同时向警方报案。
在父亲的陪同下,刘晓军来到小店。在以代号“牛牛”记载的账单上,流水账记了整整3大张纸,可是既没有每笔账的发生日期,也没有刘晓军的签名。只见在其最后写着:“还款6011元,欠款4855元”的字样,其父亲才知道儿子前后已经从家中偷了6000多元用于还债。
刘晓军的父亲怒斥老板:“究竟在你们商店买了什么没给钱,究竟在商店欠了多少钱?”小店老板对此责问无法回答,只好含糊表示:“剩下的近5000元欠款不用还了”。
但即使这样,刘晓军的父亲还是觉得,在孩子根本没有鉴别能力的情况下,小店的这种做法带有诱骗性质。警方介入调查后发现,该店的收银台上放着好几本账簿,上面有许多学生的姓名和绰号。可见发生这样的情况,绝非个别现象,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令人感到困惑的是,他们的家长基本上称“没有发现”,家长对子女的关心可见一斑。一旦事情闹大了,后果不堪设想。
其实,孩子的理财教育,可以结合价值观培养来进行。例如,家长可以带领孩子把自己看过的书、用过的旧玩具拿到地摊上去进行物物交换,由此培养孩子学会怎样对物品进行定价、怎样进行交易。
然后再把交易得到的钱捐献给困难同学,这样又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关爱他人。通过这样的亲身实践,在理财过程中树立价值观念,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在上海市卢湾区第二小学,他们从2年级开始就开设了《生活中的数学》这门模拟教学课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少儿理财课,目的是教会孩子学会如何使用钱。
例如,他们假定举办一项班级活动的总投资需要100元,请每个小组的同学根据这个预算自己设计、策划活动,要求既不能突破预算,又要把活动搞得生动活泼、新颖别致,就是一种好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