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29师干部失踪,刘伯承收到一粒纽扣后,通知伪军协助营救
[引言]
1942年金秋十月,在河北衡水市大营据点内,一场生死较量正在上演。八路军129师冀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刘志坚因腿部中弹被俘,面对日军的审讯,他以智慧周旋。就在此时,一颗普通的灰色纽扣,通过一位伪军悄然传递到了二十里外的赤岸村八路军129师司令部。当这枚特制的锡纽扣落入师长刘伯承手中的那一刻,一场惊心动魄的营救行动迅速展开。刘伯承立即下令"通知伪军协助,即使救不出活的,遗体也要!"在八路军与伪军的默契配合下,这场堪称教科书式的营救行动最终完美收官,而这一切竟源于刘志坚此前对伪军的高超统战工作。
[政工干才,巧统伪军]
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129师冀南军区这边有个人才,此人就是政治部主任刘志坚。他早年在山西晋城从事地下工作,一个月就动员了上千名热血青年参军入伍。
这么大规模的扩军,后勤保障可不是个小问题。刘志坚没有向组织伸手要钱,而是另辟蹊径。他四处游说当地富商和财主,动员百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硬是解决了这一千多号人的温饱问题。
在对付伪军这件事上,刘志坚更是显出了真本事。他发现日军对伪军不是防着就是歧视,这帮人大都是为了混口饭吃,心里头对日本人并没有多少好感。
刘志坚看准了这个弱点,立马制定了一套分化瓦解的计划。他派人打入伪军内部,跟这些官兵打成一片,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
这帮伪军的家人都在当地,刘志坚就从他们的亲情下手。八路军帮着照顾这些家属,遇到困难及时伸出援手,还不准老百姓歧视他们。
刘志坚还搞了个"葵花宝典",专门记录伪军的所作所为。做了好事的,八路军就投桃报李;干了坏事的,那就雷霆手段教训。
这一手软硬兼施的功夫,让不少伪军倒戈相向。仅1942年8月到10月这三个月,冀南军区第一分区就有一百多号伪军投诚。
双方渐渐达成了默契,平时伪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战时朝天放枪意思意思。这样一来,不仅把日本人耍得团团转,还为八路军建立了一张情报网。
在日军占领区,刘志坚还搞了个新花样。他专门派人去接触那些想两头下注的伪军头目,一来二去,竟然让不少人暗中给八路军通风报信。
这种统战工作看似不起眼,实际上从根子上动摇了日军的统治基础。伪军是日本人的帮凶,现在帮凶都不可靠了,日军的处境可想而知。
一个区区政工干部,没动刀枪就让敌人的战斗力大打折扣,这份本事在当时可是少有。刘志坚不打仗,却把仗给打赢了一半。
[铁壁合围,夜战受俘记]
1942年的10月,日军在冀南一带搞了个"铁壁合围"的清剿计划。刘志坚正忙着为八路军准备过冬物资,专程跑到枣强县六分区检查棉衣棉被的生产情况。
这趟差事要经过段炉头地区,那里刚被日军占领。刘志坚等到天黑才动身,他的妻子刘莱瑛给他换上了亲手做的新棉鞋。
到了大师游村西南,月光下露出了一串串日军皮靴的钉子印。刘志坚不敢贸然前进,派出战士一边探路一边前进。
没想到黑暗中一匹骡马踩进沟里,惊动了日军。刘志坚当机立断,下令不准开枪还击,只准使用手榴弹。
在夜战中,枪械反而成了次要武器。开火时的火光容易暴露位置,手榴弹却不会,而且杀伤范围大。
双方你来我往地互扔手榴弹,打成了拉锯战。日军不再贸然进攻,就是要等到天亮再说。
天色渐亮,八路军失去了夜战的优势。刘志坚带着运输物资的队伍,人数本就不多,一下子陷入了劣势。
刘志坚亲自拿起步枪参战,他的警卫员想护送他冲出包围圈,却不幸中弹牺牲。刘志坚骑上马想突围,马跑不到十米就被打死,他的右腿也被打断。
眼看突围无望,刘志坚把机密文件和身份资料撕碎吞下。他还把妻子的照片和手表藏在土坑里。
掏出手枪准备自尽时,扣动扳机却不响。这把枪上周还能用,是警卫员拆开擦拭过的,可能是漏装了零件。
这场遭遇战,八路军战士全部壮烈牺牲,只有刘志坚因为自杀未遂被俘。敌人是一支140多人的小部队,其中日军只有40人,其余都是伪军。
日军把刘志坚押回据点后,负责照顾他的人阴差阳错是个"老朋友"。这人叫赵鼎新,是冀南抗日文救会的干部,十多天前被俘。
赵鼎新穿得破破烂烂,看起来憨厚老实,日军把他当成普通农民,留下来干杂活。这倒给了八路军一个内应。
日军中队长野村长治审问刘志坚,对方却是问什么答什么。说的姓名是现编的,细节全是胡诌,只承认自己是129师的人。
野村长治感觉抓到了条大鱼,找来村民指认。可不管日军如何威逼利诱,老百姓都说不认识,实际上包括在场的伪军,不少人都认得刘志坚。
刘志坚就这样被暂时关押起来。日军刚一离开审讯室,刚才还趾高气扬的伪军军官立马变了态度,承诺要救他出去。
原来半年前八路军进攻枣强据点时,这位伪军军官就暗中送过情报。两人简短交谈后,刘志坚从衣服上拔下一颗纽扣交给他。
就是这颗看似普通的纽扣,很快传到了二十里外的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成为了刘志坚被俘的确切证据。这是八路军用锡块制作的特制纽扣,数量稀少,只发给部队领导。
[智破敌营,营救行动起]
刘伯承接到刘志坚被俘的消息时正在赤岸村。六分区司令易良品匆匆赶来,手里攥着那枚关键的灰色纽扣。
这位八路军将领当场拍案而起,他要求部下无论如何也要把人救回来。八路军129师立刻调动人手,陈再道负责制定作战计划,六分区司令易良品执行任务。
易良品和楚大明两人都主张强攻据点。陈再道却摇头说,日军工事坚固,强攻伤亡太大,还可能打草惊蛇。
很快,内线传来消息,日军打算把刘志坚用汽车押送到县城确认身份。八路军决定在大营至恩察公路之间设伏,这样可以减少伤亡,成功率更高。
八路军调来战斗力最强的4连和6连,埋伏在公路两侧。战士们把武器藏在庄稼地和草堆里,换上农民衣服,混在当地村民中间。
情报网很快传来确切消息,押送时间定在10月20日上午。野村长治贪功心切,只带了30多个日军和30多个伪军,连枣强据点都没通知。
日军安排了两辆封闭的汽车,让情报员一时摸不清刘志坚在哪辆车上。关键时刻,一只黑色棉鞋从其中一辆车的缝隙掉了下来。
一个跟在车后的伪军捡起鞋子,马上把消息传给了路边一个骑自行车的"路人"。原来这是刘志坚故意为八路军指明方向的信号。
当车队进入伏击圈后,两拨打扮成挑柴农民的八路军战士突然冲出来。他们把柴捆扔在路上,挡住了汽车的去路。
一拨战士对着装有日军的车子就是一顿手榴弹招呼。另一拨战士掏出武器,两枪就把司机打死。
战士们为了避免误伤刘志坚,不敢向关押他的车子开枪。四班长纪志明飞身上车,用身体护住刘志坚,同时左右开火,数秒内打光了驳壳枪里的子弹。
日军被打懵了,向公路两侧狂奔,试图占据有利地形。伪军按照计划在原地装模作样地抵抗。
双方很快拉开了一里多地的距离。伪军继续后退,生怕真的打起来伤到自己人。
这场战斗早就暗中约定好了,伪军不打八路军,八路军也不伤害他们。看到是来救人的,伪军就对着天空放了几排空枪,装装样子。
这一仗打得漂亮,日军被全部消灭,伪军却一个都没伤着。等日军发现被营救的刘志坚是冀南军区政治部主任时,已经晚了。
野村长治为了贪功冒进,最后把自己的命也搭了进去。这就叫聪明反被聪明误,贪心不足蛇吞象。
[名将襄助,建功解放战]
获救后的刘志坚面临一个难题,他的腿伤不轻。跟随129师行军打仗肯定会影响伤势恢复。
八路军想出了个妙计,把他安排在永年县警备大队长韩荫亭家里养伤。这地方看似危险,反而成了最安全的藏身之处。
等伤口恢复到能够行动,刘志坚才秘密返回129师部。一边工作一边继续调养,没有耽误半点战事。
到了1947年,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晋冀鲁豫军区决定成立第十纵队,刘志坚被任命为政委。
这支部队南下大别山后,马上投入了紧张的战斗。他们发动了邓县战役和皖西战役,一连串的胜仗打得国民党军队晕头转向。
这一仗打得漂亮,歼敌三万多人。更重要的是,他们打通了豫西和桐柏之间的联系,让解放区连成了一片。
这些战绩引起了上级的重视。解放战争胜利后,开国大典上宣布授予军衔,刘志坚被授予了中将军衔。
毛主席还专门提起了他的光辉事迹,开玩笑说:"你就是那个从法场上抢下来的瘸子刘!"一句话道出了当年在冀南那场惊心动魄的营救。
从一名政工干部,到成为开国中将,刘志坚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他那次被俘经历不但没有影响前程,反而成了一段佳话。
这个故事流传开来,成了八路军统战工作的典范。它证明了一个道理:对敌人要坚决,对可以争取的对象要讲究策略。
刘志坚的一生都在为革命事业奋斗。到2006年3月11日,这位老将军在北京走完了95年的人生旅程。
他的事迹被后人传诵,特别是那次被俘和营救的经历,成了革命史上的一个生动教材。一颗纽扣引发的故事,一场巧妙的营救行动,展现了八路军将领的智慧和胆识。
人活着不在乎活多久,关键是干了多少事。刘志坚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这个道理。从晋城发动群众,到冀南统战伪军,再到解放战争时期南征北战。
每一个阶段,他都干出了一番事业。这些成就里,有他过人的智慧,有他做事的本事,更有他为革命事业奋斗的决心。
新中国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革命先烈的心血。刘志坚的故事,不过是千千万万革命故事中的一个。正是这些故事串在一起,才写就了中国革命的辉煌篇章。
英雄已去,但精神永存。刘志坚用生命践行了一个革命者的誓言,他的故事永远留在了历史的丰碑上。后人瞻仰这座丰碑时,不仅要记住那些惊心动魄的细节,更要学习其中蕴含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