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儿子战死沙场,他的父亲临终却无人料理后事,主席为其送终
1934年深秋,江西瑞金下霄村一座简陋的茅草屋内,一位老人躺在床上奄奄一息。屋外山坡上,八座新立的空坟格外醒目,诉说着这个家庭的悲痛。而在几个月前,《红色中华》报刊上刚刚刊载过一幅令人震撼的版画——《八子参军》,记录下这位老人带领八个儿子集体参军的感人场景。
从光荣到悲痛,从举家欢腾到形单影只,短短数月间,这位老人经历了怎样的人生转折?他的八个儿子为何全部战死沙场?临终之际,为何连一个送终的人都没有?又是什么原因,让这位伟大的父亲获得了最高领袖的亲自送别?
一、杨家八子投军始末
1933年的江西瑞金下霄村,杨荣显一家蜷缩在一间低矮的茅草屋里。这座屋子是全村最破旧的,墙上的裂缝足以让寒风长年呼啸而过。八个儿子睡在稻草铺就的地铺上,靠着几床破旧的棉被相互取暖。
土地革命前,杨荣显一家都是给地主做长工。每天天不亮就要出工,直到日落才能收工。即便如此,一家人的收入还是入不敷出。大儿子杨金生常常要去山上砍柴,换些口粮回来。二儿子杨福生和三儿子杨寿生则在农闲时节外出讨饭,为的就是能让家里多一口吃的。
1929年,中国工农红军来到瑞金,建立了中央苏区。土地革命开始后,杨家分到了二十多亩水田和三十多亩山林。在苏维埃政府的帮助下,杨家还盖起了新房子,添置了农具。八个儿子也都成了家,生活渐渐好转起来。
1933年春,国民党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一天,村里来了几名红军干部,在祠堂里召开动员大会。杨家八兄弟坐在人群中,听着干部讲述敌军的残暴行径和苏区人民的苦难。
会后,杨金生第一个站起来,走到登记桌前:"我要参军!"其他七个兄弟紧随其后。登记的红军干部惊讶地看着他们,又看了看站在一旁的杨荣显。
第二天一早,杨荣显带着八个儿子来到村口的红军招兵站。他们穿着粗布衣裳,每人背着一个小包袱,里面装着几件换洗的衣服。招兵的同志看到这一幕,连忙叫来了政委。
政委仔细询问了每个儿子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大儿子杨金生二十八岁,小儿子杨永生才十八岁。八个儿子都身强力壮,干活麻利。政委又转向杨荣显:"老人家,让一两个儿子在家帮您种地可好?"
杨荣显摇摇头,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用红布包着的苏区银元:"这是分到的第一笔公粮款,我一直留着。今天,我把它交给你们,就当是我杨家为革命做的一点贡献。"
一周后,八个儿子分别被编入了不同的红军连队。临行前,他们回家向父亲告别。杨荣显取出八个用粗布包好的小包裹,里面各装着一双新做的草鞋。这是他连夜赶制的,用的是自家种的麻,编得结实耐穿。
1934年春节前,杨荣显陆续收到了八个儿子的阵亡通知书。他强忍着悲痛,在自家房前的山坡上立了八座空坟,每天都要去那里坐坐。村里人常常看到他一个人坐在坟前,手里捧着那八双已经残破的草鞋。
二、红色家风的传承
杨家祖上本是浙江诸暨农民,清朝末年因躲避天灾,迁徙到了江西瑞金。杨荣显的父亲杨德厚带着全家来到下霄村时,只带了几样农具和一本祖传的《农书》。这本《农书》记载着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方法,是杨家几代人赖以生存的"传家宝"。
杨德厚虽然不识字,却把《农书》里的内容都记在心里。他常对儿子杨荣显说:"种田要像种德一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句话成了杨家的家训,代代相传。杨荣显后来也用这句话教导自己的八个儿子。
在杨家,重农务实的传统一直延续。杨荣显从小就跟着父亲学种田,每年春耕时节,父子俩都要把自家的农具修整一遍。杨德厚总说:"工具要准备得好,干活才能顺手。"这个习惯,杨荣显也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们。
1928年,红军来到瑞金之前,杨家就开始接触革命思想。当时在下霄村做地下工作的共产党员钟长发,经常借找杨荣显借农具的机会,给他讲述农民翻身的道理。杨荣显把这些道理又讲给自己的儿子们听。
八个儿子中,大儿子杨金生最早接受革命思想。1928年冬天,他参加了村里秘密组织的农民夜校。在那里,他第一次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也第一次知道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含义。回家后,他就教弟弟们认字,还把在夜校听到的革命道理讲给他们。
杨荣显支持儿子们学文化。他把自家仅有的一间像样的房间腾出来,让儿子们在晚上可以看书识字。为了买煤油,他省下了自己的口粮钱。很快,八个儿子都能认字写字了,还能读懂墙上贴的革命标语。
1929年建立苏维埃政权后,杨家兄弟积极参加革命活动。三儿子杨寿生和四儿子杨祥生加入了赤卫队,负责村里的治安巡逻。其他兄弟也都参加了农会,积极配合土地革命。
在那段日子里,杨家的院子成了村里开会的固定场所。杨荣显把祖传的《农书》捐给了农会,用来教大家识字。他说:"认得字,才能真正明白革命的道理。"后来,这本《农书》就一直保存在村委会,成为见证下霄村革命历史的文物之一。
1932年秋收,杨家兄弟带头把余粮捐给红军。杨荣显特意把祖传的两把镰刀也送给了红军。这两把镰刀是杨德厚当年从浙江带来的,用了几十年还是锋利如初。杨荣显对前来收粮的红军同志说:"老祖宗传下来的好东西,就该用在革命的事业上。"
三、战火中的亲情牵绊
1933年夏末,八兄弟被分配到不同的红军连队后,每人都给父亲写了一封信。大儿子杨金生被编入红五军团,在信中写道:"部队给发了新军装,比家里的衣服好多了,请父亲放心。"六儿子杨贵生则在信中详细描述了自己在红三军团当通讯员的经历:"每天要跑很多山路,但想到父亲给做的草鞋,走起来特别有劲。"
杨荣显把这些信件都收在一个竹筒里,常常取出来摸一摸。他让村里的年轻人帮忙给儿子们回信,告诉他们村里的变化:"现在咱们村的夜校办得热火朝天,大家都在学文化。你们走时种下的水稻长势很好,估计能有个好收成。"
1933年10月,国民党军队对中央苏区发动新一轮进攻。大儿子杨金生所在的红五军团在于都河畔与敌人展开激战。一天夜里,杨金生带领战友们趁着夜色渡河,出其不意地攻击了敌人的后方阵地,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这次战斗的胜利,为红军争取了宝贵的转移时间。然而,杨金生在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
仅仅一个月后,二儿子杨福生和三儿子杨寿生在黄陂战役中相继牺牲。他们所在的连队负责掩护主力部队转移,在与敌人的激烈巷战中,兄弟俩带领一个排的战士死守阵地,直到最后一颗子弹。
同年冬天,四儿子杨祥生在赣州前线执行侦察任务时,发现敌人的一处弹药库。他带领几名战友摸黑潜入敌营,成功炸毁了弹药库。但在撤退时,他们遭遇敌人的伏击。杨祥生为掩护战友撤退,孤身一人断后,最终壮烈牺牲。
1934年初,五儿子杨兴生和七儿子杨发生在一次反"围剿"战斗中,与部队失去联系。据后来幸存的战友回忆,当时他们被敌人包围在一个山谷里,弹尽粮绝。两兄弟带领几名战士,吸引敌人火力,为主力部队突围创造了机会。
1934年4月,六儿子杨贵生在送一封重要军情信件途中,遭遇敌人的巡逻队。为了不让军情泄露,他把信件吞进肚子里,即使被俘也没有透露任何消息,最后被敌人杀害。
最小的儿子杨永生是最后一个传来牺牲消息的。他在担任警卫员期间,为了保护首长,在一次遭遇战中不幸中弹。送往医院途中,他还在向战友交代:"给我父亲捎个信,就说我没给杨家丢人。"
每收到一份牺牲通知,杨荣显就在村口的山坡上立一座空坟。到了1934年春天,八座空坟整整齐齐地排列在那里。村里人常看到杨荣显一个人坐在坟前,手里握着那个装满信件的竹筒,一坐就是大半天。有时候,他会让路过的识字人把信件重新读给他听,仿佛这样就能再见儿子们一面。
四、革命理想高于天
在杨家八兄弟参军后,他们的妻子也没有闲着。大儿媳王秀英主动请缨,加入了下霄村的妇女纺织队,组织妇女们纺纱织布,为前线的红军制作军装。她还把自家的织布机捐给了纺织队,成为村里第一个公共织布点。
二儿媳李玉梅担任了村里缝纫组的组长,带领姐妹们为红军赶制军鞋。她创新了一种加固鞋底的方法,让军鞋更加耐磨耐用。这个方法很快在各个苏区推广开来,被红军战士们称为"杨家鞋法"。
三儿媳张兰英是个能说会道的人,经常到各村宣传革命道理。她还带头把自己的金手镯捐献给了红军,用来购买军需物资。在她的带动下,村里掀起了一股支援前线的热潮。
四儿媳和五儿媳一起加入了担架队,负责运送伤员。1933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她们在暴雨中背着一名重伤员翻山越岭,走了整整一夜才到达医院。那名伤员后来康复了,特意来下霄村感谢她们。
六儿媳黄巧云是村里第一个参加民兵队的媳妇。她白天干农活,晚上站岗放哨,还要给民兵队的同志们做饭。有一次,她发现了两个装扮成农民的国民党特务,立即向村委会报告,避免了一场可能的破坏。
七儿媳和八儿媳负责村里的粮站工作,经常天不亮就要起床舂米。她们把粮食仔细分类,确保每一粒粮食都不会浪费。1934年春节前,她们组织全村妇女连夜赶制了几百斤年糕,让转移途中的红军也能过个好年。
下霄村的群众也都自发地支持杨家。村民们轮流帮杨荣显照看田地,每逢收获季节,大家都会给他送些粮食。村里的木匠老周免费为杨家修缮房屋,补好了漏雨的屋顶。老中医王大爷经常来给杨荣显把脉送药,从不收钱。
1934年初,国民党军队加紧了对苏区的"围剿"。杨家儿媳们纷纷参加了转移队伍,跟随红军长征。临行前,她们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变卖了,换成钱交给了村委会,用于支援革命。
八个儿媳中,只有大儿媳王秀英因为要照顾年迈的杨荣显,留在了下霄村。她每天变着法子给老人煮些可口的饭菜,但杨荣显总是吃不下多少。入秋后,杨荣显的身体每况愈下,王秀英守在床前,日夜照料。
村里的老人们常来看望杨荣显,跟他说说村里的近况。邻居老李头带来了自家酿的米酒,说是要给杨荣显补补身子。就连村头的聋子王婆都来了,给杨荣显带来了自己种的新鲜蔬菜。
五、永恒的精神丰碑
1934年深秋的一个清晨,下霄村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毛主席带着几名警卫员,从邻村徒步赶来,专程为刚刚去世的杨荣显送行。当地的干部事先并未收到通知,直到看见毛主席出现在村口,才匆忙组织群众前来迎接。
毛主席婉拒了村干部准备的担架,坚持步行来到杨家。他站在杨荣显的遗体前,向这位献出八个儿子的父亲深深鞠躬。随后,毛主席亲自扶棺,将杨荣显的遗体送到村后的山坡上,就在那八座空坟旁边。
下葬仪式上,毛主席说:"今天,我代表你八个儿子,为你送终。你和你的儿子们,永远是我们革命的好样子。"这番话被当时在场的村民记录下来,后来成为下霄村老一辈人经常讲述的故事。
同年12月,著名版画家古元来到下霄村,专门采访了参加过杨家八子参军情况的见证人。他在村里住了半个月,每天都去杨家故居写生,还到山上为九座坟墓画了素描。回到苏区首府后,古元开始着手创作《八子参军》版画。
这幅版画采用了黑白木刻的形式,画面上,杨荣显带领八个儿子排成整齐的队列,站在红军招兵站前。版画左上角是一面飘扬的红旗,右下角则是杨家八兄弟的名字。这幅版画后来在《红色中华》报上发表,在全苏区引起了强烈反响。
1935年,苏区文艺工作者根据杨家事迹,创作了歌谣《八子参军》。这首歌谣在苏区广为流传,很快就被改编成了山歌、采茶戏等多种艺术形式。当地群众自发组织表演队,把这个故事带到各个村寨演出。
长征途中,《八子参军》的故事也在红军队伍中广为传颂。行军休息时,战士们常常围坐在一起,讲述杨家八子的英勇事迹。有的连队还把这个故事编成了连环画,画在墙上,激励更多年轻人参军报国。
新中国成立后,下霄村建立了杨荣显纪念馆。馆内除了陈列杨家八子的遗物,还特别保存了那个装信的竹筒和杨荣显亲手做的八双草鞋。1952年,已经年迈的王秀英又将一面绣有"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锦旗捐给了纪念馆。这面锦旗是她在八子参军时就开始绣制的,用了将近二十年才完成。
1954年,为纪念这段历史,当地政府在杨荣显墓前竖立了一块石碑。碑文由一位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撰写,上面镌刻着杨家父子的事迹。每年清明节,当地群众都会自发来到这里祭扫,缅怀这个为革命献出了整个家庭的父亲。
在杨荣显去世八十周年时,当年在下霄村参加过送葬的最后一位老人也离世了。但他生前录制的口述史至今保存在村史馆中,成为了见证这段历史的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