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长征:为粉碎围剿,3次调敌,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梦碎谭家桥

星叨叨 2022-03-29 07:03:17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中央红军转移之前,为配合主力红军的行动,曾有2支部队先行出征。

这就是:

第一支,1934年7月7日,由红七军团组成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从瑞金出发,10月转战至闽浙赣根据地,11月与红十军合编为红十军团,继续担任先遣队任务。1935年1月,这支部队因遭受国民党军队围攻,北上失败。

第二支,1934年8月7日红六军团西征,10月在黔东北木黄与红三军会合((会合后,恢复红二军团番号)。红二、红六军团随后创建了湘鄂川黔根据地。

这2支部队的出发,如周恩来所说:“一路是探路,一路是调敌”。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第一支——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

1、抗日?还是调敌?

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斗争苦战不利,被优势之敌压迫到闽赣边境,陷入了困境,红军已无力打破国民党军的第五次“围剿”。

在这严峻的形势面前,中国共产党为了在政治上扩大宣传抗日救国的一贯主张,揭露蒋介石祸国殃民的罪行,以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迅速发展;为了在军事上威胁敌人的后方,吸引和调动敌人,以减轻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压力。

1934年7月5日,中共中央和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政治训令,派遣由红七军团组成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深入敌后,在闽浙皖赣边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并在皖南创建新的根据地。

10天后,即7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了《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明确表示:

苏维埃政府与工农红军决不能坐视中华民族沦亡于日本帝国主义之手,也决不能让全中国被国民党反动派拍卖干净,“故即在同国民党匪军的优势兵力残酷决战的紧急关头,苏维埃政府与工农红军不辞一切艰难,以最大的决心派遣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我们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愿意同全中国的民众与一切武装力量,联合起来共同抗日,开展民众的民族革命战争,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2、第一次北上的失败

遵照党中央和中革军委的训令,7月7日,红七军团3个师约6000余人,在中央代表曾洪易、军团长寻淮洲、政治委员乐少华、参谋长粟裕、政治部主任刘英的率领下,从瑞金出发,经长汀、清流出边区,进入闽中。

在闽中迭克大田、樟湖坂。8月1日,攻占水口,又强攻福州,但未得手,然后北上。在闽东地方党组织、群众和游击队的协助下,奇袭罗源,歼敌1000多人。随后又在闽东独立团配合下,攻占富庶的穆洋镇,筹得3万元现洋及一批物资。

8月中旬,红七军团由桃源地区北上,进入闽东游击区。这一游击区主要位于宁德、福安、霞浦三县之间,领导人是叶飞、阮英平、范式人等。红七军团一进入苏区,在当地党组织和群众的协助下,安置了七八百名伤病员,并得到一些补充。

同时根据闽东同志的意见,为打通宁德、连江等游击区的联系,8月14日凌晨在当地党组织、群众和游击队的配合支援下,红七军团采取突然袭击的手段,一举攻克罗源县城,全歼保安第十一团第三营及县警备队共1000余人,缴获步枪200余支、轻机枪3挺,狠狠地打击了敌人,鼓舞了闽东游击区人民群众的斗争热情。

红七军团进入闽东,是红军主力部队第一次到这个地区,当地党组织和群众十分兴奋和热情,为红七军团动员补充了一批新战士。红七军团也把战斗中缴获的几百支枪给了地方党组织。

15日晚,红七军团依照北上浙西的原定计划,由罗源出发向北转移,在闽东独立团及游击队的积极配合下,于22日攻克福安县的穆阳镇,消灭敌新编第十师1个营,缴获大批资材,筹得现洋3万余元。23日,经寿宁西南的平溪,沿闽浙边境向闽北苏区转移。

28日,红七军团攻克庆元县城。30日,继续向闽北苏区挺进,在竹口附近与浙江省保安纵队第二、第四团各一部遭遇。红军立即抢占有利阵地将敌击溃,俘敌200余人,在浙江首战告捷,声威大震。9月3日,红七军团到达闽北苏区。

闽北苏区以崇安为中心,是闽浙赣苏区的一部分,领导人是有威望的老党员黄道。红七军团自出动以来,一路上马不停蹄,到达闽北苏区以后,原打算利用这里的有利条件作短暂休整,总结一下经验教训,以利再战。

但是,中革军委致电红七军团领导人,告诉其“拟于闽北边区休息,这恰合敌人的企图,因敌人企图阻止你们北进”,要求他们立即北上。

对此,粟裕后来曾指出:

急于要我们离开闽东、闽北,这是继攻打福州之后中革军委在战略指导上的又一次重大失误。从当时红军斗争的全局来看,既然是要我们这支部队配合中央红军主力的战略转移,起战略牵制作用,就不必机械地限定到皖南去。

何况当我们出动不久,中央就知道皖南起义已经失败。如果当时让我们先在闽东、闽北地区活动,帮助地方党扩大武装斗争,打几个好仗,更大规模地发动群众,有依托地向政和、松溪发展,把闽东、闽北连成一片,再同浙南群众条件较好的庆元地区连接起来,创造较好的局面,然后跳跃式地向浙西和皖南发展,倒是可以吸引和调动更多一些敌人的。

3、第二次北上

9日,红七军团遵照中革军委的命令,由浦城西北的古楼地区出发,沿闽浙赣边境北上,向浙西挺进,12日进入渐江江山县境,13日出敌不意地袭占清湖镇。

15日,浙江保安纵队第三团和第四、第六团各一部共7个连的兵力,由江山向大陈推进,红七军团当即以第五十六、第五十一团各2个营阻击该敌。敌我双方激战至傍晚,敌见势不利,夺路退守江山县城。16日,红七军团教导队、侦察连、工兵连等部,伪装成国民党军,出敌不意地突然向常山守敌发起猛攻,敌惊慌溃逃,红军趁势占领常山县城。当敌浙江保安纵队第二团向常山反扑时,红军已主动撤离常山。

这时,国民党浙江省政府主席鲁涤平得悉,红七军团在浙西开展活动,急命各县加强防守,并要求浙江保安纵队疾驰遂安堵截,第四十九师加速追击,企图把红七军团消灭在浙西地区。为摆脱不利态势,红七军团决定北上皖赣边,寻机发展。

16日,红七军团渡过常山港后,进到芳村。

9月17日,中革军委致电红七军团,令其暂定以遂安为中心,主力应迅速占领遂安城,尔后在浙皖边的淳安、寿昌、衢县、开化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建立苏区,并向歙县(即徽州)、屯溪地域发展。同时指出,要继续完成破坏敌铁路、公路的任务。

根据中革军委指示,红七军团于18日由芳村向遂安开进,20日进至上方镇。

这时,国民党军第四十九师和浙江保安第一、第二纵队,分左、右两路尾追不舍。

此外,从江西临川调来的补充第一旅进至上饶。敌声称:在三天内将红七军团全部消灭。红七军团为避免更大的损失和寻求新的发展,决定放弃袭取遂安和在遂安一带建立根据地的计划,迅速摆脱敌人,改向皖赣边前进。30日,红七军团到达皖赣边婺源县以北的段莘地区。

皖赣边和皖南条件较好,战略地位也很重要。

红七军团到这里时,得悉皖南几个县的起义早已失败,决定遵照原计划,暂在皖赣边活动。10月4日,红七军团攻占查湾,消灭了当地的地主武装。

部队在查湾休整三天后,在向西转移的路上,与中共皖赣边特委书记柳直吾和军区司令员周成龙等领导人相遇,随后在皖赣边红军的协同下,攻占敌别动队和地方武装所盘踞的流口。9日,敌新编第七旅向流口逼近,第四十九师一部进至查湾附近。

红七军团当即由流口向鸦桥方向转移,准备诱敌至鸦桥附近地区而消灭之。14日,当敌军进入鸦桥地区时,红七军团即向敌发起攻击。但由于红军兵力分散,动作不一致,又未能控制制高点,以致在敌反扑时,被迫撤出战斗。15日,红七军团转移到东至县南部的黎痕地区。

由于红七军团长期在敌占区行军作战,军需、兵源得不到补充;又由于当时中央代表曾洪易不听取不同的意见,又无作战决心,对部队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甚至到处散布悲观失望的论调,致使抗日先遣队北上三个多月,历经赣、闽、浙、皖四省的数十个县镇,沿途不断遭到国民党军队的袭击,兵员、军需均得不到补充,使红七军团到达重溪地区时,仅剩2000余人。

4、第三次北上

红七军团回到老苏区后,受到党和群众的亲切慰问。

军团负责人开会检查了工作,严肃批评了曾洪易的错误。

11月4日,中革军委下令重新组织北上抗日先遣队,将红七军团和闽浙赣苏区的红十军合编成红十军团,任命刘畴西为军团长,乐少华为军团政委。下辖2个师,原七军团编为第十九师,暂辖2个团,师长寻淮洲;原红十军编为第二十师,辖3个团,刘畴西兼任师长。

同时,闽浙赣苏区的领导干部也相应作了调整:

方志敏为省苏维埃主席兼军区司令员,并代表中央负责指挥先遣队的北上抗日行动;曾洪易任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留苏区主持省委工作(后投敌叛变);粟裕任军区参谋长。红十军团和闽浙赣军区受中央军区指挥。

两军合编后,兵力约1万人,行动方向仍是浙西、皖南。

11月18日,中央军区来电,令方志敏、刘畴西、乐少华、聂洪钧、刘英5人组成军政委员会,以方志敏为主席,全面领导红十军团和创建新苏区的斗争,并调粟裕任军团参谋长,刘英任军团政治部主任。当晚,先遣队十九师自重溪出发,先行北上,向浙皖赣边挺进。

在寻准洲带领下,队伍经怀玉山进入浙江,先在常山白马附近痛击了尾随之敌浙江保安师2个团,攻克芳村,缴获颇多。

随后经上方渡过新安江,向分水县前进。在分水县境击溃拦阻的敌军,旋转向皖南,攻占旌德,兵锋直逼芜湖附近,使敌人大为震惊。此时,接军团命令:回师黄山与主力会合。于是,十九师乃经青弋江、章家渡、茂林、铜岭、太平县附近,回师黄山地区。

5、谭家桥之战

11月24日,方志敏、刘畴西率领二十师由葛源出发,经德兴、开化、婺源、休宁,于12月12日到达黄山东南之汤口镇,与十九师会合。

抗日先遣队在汤口停留2天,对部队稍加整顿,同时向群众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然后继续北上,深入敌后。

此时,蒋介石又增调了3个正规师、4个旅、1个保安纵队,分左、中、右3路扑向黄山,企图一举全歼抗日先遣队。

为粉碎敌人的进攻,军政委员会决定,将红军主力集中在太平县谭家桥地区,利用有利地形,伏击、歼灭紧随红军中路的部队,然后寻机打击敌左右两翼,以争取打开局面。12月14日上午9时,埋伏在乌泥关至谭家桥公路两侧的红军,同蒋军中路前卫王耀武补充旅遭遇。

但由于指挥不当,过早暴露了火力,敌人抢先占领了乌泥关前的六三○高地,以致形成双方对峙局面。为了尽快扭转战局,全军指战员奋勇反击,敌人居高临下,用迫击炮、机关枪猛轰猛扫,红军多次冲锋未能奏效。师长寻淮洲亲自带领1排人冲向制高点,不幸腹部受重伤后牺牲。

寻淮洲是湖南浏阳人,15岁投笔从戎,参加了著名的秋收起义,192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的战火中,他英勇顽强,机智勇敢,屡立战功,18岁时担任红军第十二军第三十五师师长,以后相继担任红四军第十三师师长、红十五军第四十五师师长、红一军团第三十一师师长、第二十一师师长、红三军团第五师师长、红七军团军团长等职务。

他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曾先后六次负伤,牺牲时年仅22岁。

谭家桥一仗,是红十军团主力会合后的第一仗,虽然只伤亡300余人,但大多是领导干部。激战相持到天黑,红军死伤已达300余人,其中干部较多,团长黄英特光荣牺牲,乐少华、刘英等八名师以上干部,均相继负伤,从而影响了红十军团广大指战员的战斗情绪。

方志敏等看到突破中路已经无望,乃率部退出乌泥关,经旌德到达泾县茂林镇。这时,红军已疲惫不堪,又遇到蒋军近20个团的四面堵击,伤亡很大。

红十军团北移后,敌第四十九师、补充第一旅、第二十一旅及一些地方部队分三路进行追堵。为了摆脱敌人,红十军团经泾县、太平、青阳等县境,于12月20日进入皖南苏区的柯村地区。此时,皖南苏区已遭敌人严重摧残,不能立足,部队不得不艰苦转战。经过与敌人的多次激战,部队减员达三分之一以上,不得不回师闽浙赣苏区。

6、最后的突围

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方志敏等决定回师赣东北休整,再待机北上。1935年1月10日,红十军团离开皖南,沿着浙西的天目山脉向赣东北的怀玉山区进发。

当方志敏、粟裕、刘英率领的先头部队约1000人由开化的杨林越过几道高岭到达港头村时,遭到敌人截击。这时,刘畴西率领的主力2000余人尚未赶到,部队且战且走,转移到陈家湾。

16日晚,方志敏命令粟裕、刘英率领先头部队迅速突过最后一道封锁线,进入赣东北苏区;同时,通知刘畴西率部迅速跟上,他自已决意留下来接应主力部队。但是,主力部队贻误了时机,未能赶来。

这时,形势愈加严重,蒋军四十九师、五十七师、补充第一旅、独立第四十三旅和浙江保安师等集中了14个团,以7倍于红军的兵力,将红军主力部队重重围困在方圆15里的怀玉山地区。方志敏送走了先头部队后,趁夜重新钻进敌人的包围圈,找到了失散的队伍,随即组织力量,准备带领大家冲出重围。

时值隆冬腊月,风雪交加。从1月17日起,被围困在荒山僻野的红军战士,身着单衣,茹雪啖草,在方志敏、刘畴西指挥下,战士们爬山越岭,浴血苦战,寻找突围点。

1月23日,方志敏将剩下的队整编成1个团,以八隙分水关为突破口,组织最后一次突围。当队伍到达八磔时,遭到敌兵堵截,红军战士英勇战斗了5个多小时,终于打退了八磔之敌。可是,敌追兵又拦腰杀来,此时,红军已弹尽粮绝,只得边打边退,趁夜幕降临的时候,转人了深山。这次突围,部队受到重大损失。

已经7天没有吃饭的方志敏,以惊人的毅力,忍着痔疾的折磨,率领着精疲力竭的战士,继续摸索逃出绝境的山口。敌人开始严密搜查,到处放火烧山。此时,刘畴西不幸被捕。

刘畴西,原名刘梓荣,湖南望城人,1922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到贺龙部工作,同年参加南昌起义。1929年初到莫斯科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8月回国后被派往中央革命根据地,任红一军团第三军第八师师长,后任红二十一军军长。

1933年调任闽浙赣军区司令员兼红十军军长,1934年1月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同年8月获中革军委授予的二级红星奖章。红十军团成立后,任军团长兼第二十师师长。

被捕后,受尽了种种酷刑,他抱定“男儿到死心如铁”的决心,无私无畏地同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直到半年后壮烈牺牲了。

7、方志敏的就义

1月29日,隐藏在怀玉山陇首附近的方志敏由于叛徒的出卖,不幸被俘。

方志敏是国民党蒋介石重金悬赏的重要人物,被俘后敌人费尽了心机,企图软化他。然而,方志敏不为所动。

他于被捕的当天晚上,就写下自述:

“我已认定苏维埃可以救中国,革命必能得最后的胜利,我愿意牺牲一切,贡献于苏维埃和革命。”

方志敏被囚禁在南昌驻赣“绥靖公署”军法处,他把监狱当作特殊的战场,既同敌人的种种劝降阴谋作针锋相对的斗争,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对看守所的各种人员进行宣传教育工作。

他以坚强的毅力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纪实》等近13万字的作品,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

他写道:

“我能舍弃一切,但是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级,舍弃革命事业。我有一天生命,我就应该为它们工作一天。”

反映了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崇高品质和坦荡胸怀。

蒋介石见劝降不成,密令驻赣“绥靖公署”秘密处死方志敏。1935年8月6日清晨,方志敏在南昌英勇就义。

突围回到闽浙赣苏区的红十军团先头部队,根据中共苏区中央分局和中央军区的指示,同红三十师1个团组成挺进师,粟裕任师长,刘英任政治委员,于2月27日由上饶灵山地区出发,向闽浙边地区转移,继续坚持斗争。

挺进师成立后,转战于闽浙边地区,坚持游击战争。这支队伍后来成为新四军的组成部分。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历时6个多月,行程5600多里,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同众多的敌人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

虽因出动时机已晚,兵力单薄,没有实现调动国民党军的任务,但它以实际行动揭露了蒋介石积极内战的罪行,推动了群众抗日运动的发展,配合了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0 阅读:154

星叨叨

简介:一个神秘的,爱星座的小叨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