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干之钥欧铁的友谊(68)—诺维萨德彼得罗瓦拉丁要塞

星叨叨 2022-03-29 08:17:44

这是战争后重建的瓦拉丁桥,我们就是从这个桥上徒步走过来的。

诺维萨德的地标性建筑就是彼得罗瓦拉丁要塞,它位于河面上方一块40米高的火山岩石上,处于多瑙河与巴奇卡运河交汇处,自然形成镇扼前南斯拉夫北大门的峡谷屏障天险,也被称为“多瑙河上的直布罗陀”。形容其战略地位像扼大西洋和地中海交通咽喉的直布罗陀海峡一样重要。彼得罗瓦拉丁要塞,也称彼得罗瓦丁城堡。称要塞,称城堡,都可以。要塞,强调战略地位重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利。城堡,突出守城防敌功能,有壁垒森严、固若金汤之势。

这里自古为屯兵重地,早在罗马帝国时期(公元前27年——公元1453年),就已形成要塞雏形。17至18世纪,为抵抗奥斯曼帝国与奥匈帝国的侵犯,要塞工事得到全面扩建,历时百年,占地112公顷。整个要塞分为地上、地下两大部分。

地上,有厚重的城墙,坚固的营寨,高耸的碉楼,密布的暗堡,在要塞的最高处,还有一座塔式钟楼。地下,有纵横交错、盘曲迂回的廊道,通向五处道口;又暗藏众多陷阱、炮口、枪眼……还有议事密室、粮草仓库、兵械仓库以及水井、储水池等。上下防卫,易守难攻。历史上,多次发生侵略与反侵略战争,见证了前南斯拉夫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艰难岁月与辉煌历史。1948年被列为国家保护历史遗迹。

要塞上的这座钟楼,其特色之一便是时针和分针的长短对调,时针长过分针。据说,这是为了渔民可以在水上远远地就看到时间。

这个灯塔有100年历史,它和城堡要塞共同成为诺维萨德市的地标。钟塔的最大看点是时针和分针调换使用,长针指“时”,短针指“分”。其实这一设计主要是为多瑙河上的船家考虑,他们能在较远的位置看到钟点。大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寒冷的日子走得稍快,炎热的日子走得稍慢,这样设计是为了让船家更好地掌握航速。当年弗朗茨一世就是将王冠匿藏在这里的。

顺着这个石阶,就可以走上要塞。

在要塞钟楼旁边有个观景平台,站在这里,可以远眺多瑙河的全景与诺维萨德的城市风光。

在这里可以俯瞰诺维萨德城的美景,城市景色充满着浪漫的欧式风情。

站在这宁静而空旷的城堡上,看着对面的诺维萨德城,别有一番感觉。

这座要塞曾在无数次攻打和防守中损毁,之后重建,再损毁,再重建。累累伤痕记载着它曾经的风霜,在这墙下,不知曾埋葬过多少生命,而如今已经成了诺维萨德市民和游客的观光平台。

这里不仅是欣赏风景的观影台,也是年轻人谈恋爱的好地方。

今天先在下面吃了饭,上来要塞时已经晚了,没看到落日,只见到了晚霞。

在晚霞中互相拍照留影,那感觉,美美哒!

此时,我啥也不想,就这么静静地看着多瑙河,望着对岸的美丽诺城。

要塞上除了观景台,还有餐厅和诺维萨德城市博物馆等建筑。

因为天色已晚,城市博物馆已经进不了,在上面绕了一圈准备返回。

回望一眼钟塔,此时灯光打在了上面,在为夜晚在多瑙河与运河上航行的船只指明方向。

对岸的诺城,灯火璀璨,绚烂多彩。来诺城的第一天就让我看到了这样的景象,完全出乎了我的预料。

要塞还有地下城堡部分,可是我们来得太晚了,没有机会参观总长度达16公里,交错纵横的地下巷道,只在回返的隧道里看到了地下巷道内的一缕灯光。

转过身来,面前的多瑙河真真成了《蓝色的多瑙河》。

面对此情此景,真是流连忘返,迷醉而不愿归去 ......

沿着来时的路原路返回。

再次跨上瓦拉丁大桥,回望诺维萨德地标建筑——彼得罗瓦拉丁要塞,依然觉得它是如此的雄伟壮观。

过了桥头,看到河边防护堤上坐了很多人,原来这里正在开“多瑙河演唱会”。

看来,在夏季,这里就是诺市市民乘凉度夏的好地方。

这乐队在这里演出也是“老笙常弹”了。

河边,坐了很多市民,一边纳凉,一边听音乐,这感觉,不要太爽哦。

年轻人,成双成对的来此,怎么看着感觉像咱们大上海的外滩呢?

也有恋人不想凑热闹,躲在一边说悄悄话的。

天色太晚,不宜久留,毕竟身在境外,于是,一行五人,沿着多瑙河,一路回返“家”中。

0 阅读:2

星叨叨

简介:一个神秘的,爱星座的小叨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