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三国演义》,洋洋洒洒80余万字,描写了1191个人物,有乱世枭雄董卓、曹操、孙权、刘备之辈,有一世猛将关羽、张飞、典韦、赵云之流,有千古名臣诸葛武侯、荀彧、郭嘉、周瑜、鲁肃之类……
正如苏东坡《赤壁怀古》中所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当然,除了上述千古风流,也有一些忘恩负义,背信弃义、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小人,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所在多有,遇到这种人,我们最好还是自觉远离,敬而远之为妙!
1、吕布,东汉末年名将,汉末群雄之一。
吕布虽然武功高强,可以说是三国演义中第一猛将,但人品却不怎么地,贪财好色,见利忘义。
他的老乡李肃评价他“勇而无谋,见利忘义”。
董卓送了他一匹汗血宝马(赤兔马),吕布就杀死了一直提携他的义父丁原。
王允把美女貂蝉送给他,他就弑杀了第二任义父董卓。
实话实说,丁原和董卓这两位义父,其实都待吕布不薄啊。
先后弑杀两任义父丁原和董卓,彻底败坏了吕布的名声,后来他兵败逃离长安,投奔袁术,袁术都怪他反覆不定,拒而不纳。
接着又先后投奔袁绍、张扬、张邈、刘备,还趁刘备不在家,直接夺了刘备的徐州。
最后吕布被曹操击败,想要投降,可惜素来重视人才、唯才是举的曹操也不肯接受他,直接命人将他拉下去绞死了。
吕布这种人完全靠不住,贪财好色,自私自利,绝对不能深交。
2、马超,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马超,西凉太守马腾的长子,蜀汉五虎将之一。
历史上真正的马超,人品也不太好,杨阜斥责他“背父叛君,虐杀州将”,姜叙之母更是怒骂马超“汝背父之逆子,杀君之桀贼,天地岂久容汝,而不早死,敢以面目视人乎!”。
正史中,马超的父亲马腾,确实是被马超给坑死的:马腾带着儿子马休、马铁在邺城为官,就在曹操的眼皮子底下,马超在外统领马腾的旧部。马超完全不顾老爹和两个兄弟死活,直接在外带兵造反,曹操一怒之下把马腾、马铁、马休等全部诛杀。
三国演义中,马超也是出卖朋友,而且是诱导别人说错话,然后再去告密,导致其人被刘备处死,那个冤大头就是彭羕。
彭羕,字永言,益州名士,刘备入主益州,领益州牧后就任命他为治中从事,与孟达交好。
关羽死后,刘备要追究孟达和刘封“见死不救”的责任,彭羕得知消息后,就派人给孟达报信,结果信使被马超的人截获,马超审讯得知了情况。
马超立刻登门拜访,彭羕摆酒招待,两个人边喝边聊。
酒过数巡,彭羕喝得醉醺醺的,马超故意挑拨道:“昔汉中王待公甚厚,今何渐薄也?”
彭羕因为喝多了,就控制不住情绪,恨骂道:“老家伙荒唐,我不会放过他的”。马超也假意试探道:“我也不爽他很久了"。
彭羕以为马超真的有想法,立刻道:“你带着本部兵马和孟达一起,算是外合,我带领手下川兵做内应,大事可图也。”
马超见目的达到了,敷衍了一句:“先生之言甚当。来日再议”,就离开了。
从彭羕府一出来,马超就立刻去找刘备告密,把之前抓到信使和书信也都一起带着。刘备听后大怒,当即下令将彭羕逮捕入狱,最后处死。
从马超一登门,彭羕就马上就摆酒招待,对他毫无防备,毫不顾忌的喝酒,这说明二人平日里交情不错,否则不会这么不小心。
毕竟彭羕在官场也混了这么多年,怎么可能一点城府都没有,怎么可能在涉及造反这种性命攸关的事情上面,警惕性那么低。
原因就是马超和彭羕两个人都不受重用,平时同病相怜,因此走得比较近,经常一起喝个小酒,互诉衷肠什么的。
彭羕拿马超当朋友,推心置腹,马超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毫不犹豫的把他给出卖了——这种卖友求荣人,现实中也有不少,最好还是离他们远点,否则被他们卖了都不知道。
3、费祎,三国时期蜀汉第三任丞相
费祎,字文伟,三国时期蜀汉大臣,蜀汉第三任丞相,诸葛亮临终前遗言,指定他接替蒋琬(蒋公琰):“吾死之后,可任大事者:蒋公琰其宜也。公琰之后,费文伟可继之。”
费祎也是一个毫不犹豫出卖朋友&同僚,求取富贵之人。
诸葛亮北伐中原途中病逝,临终前安排杨仪带领蜀军撤回,杨仪临危受命,按照诸葛亮的安排,诛杀了魏延,带着蜀军,护送着诸葛亮的灵柩,安全撤回。
回到蜀都后,后主刘禅根据诸葛亮的遗言,任命蒋琬为丞相、大将军,费祎为尚书令,同理丞相事,姜维为辅汉将军、平襄侯,总督诸处人马……
而刚刚立下大功的杨仪,什么赏赐晋升都没有,这让他心中不满,就对好友费祎发牢骚:“当初丞相去世的时候,我要是带着大军投奔魏国,早就发达了”。(昔日丞相初亡,吾若将全师投魏,宁当寂寞如此耶!)
费祎听后,立刻就去秘密汇报给后主刘禅,后主大怒,立刻命人将杨仪逮捕入狱,后被贬为庶民,杨仪无法接受现实,自杀而亡。
现代社会,同事朋友们难免私下喝个小酒,聊聊天、顺便吐槽下领导,其实也没多大的恶意,就是排解一下情绪而已。
如果有个费祎这样的人在其中,你说点啥,他转身就去领导那里打小报告,那还真是悲催——虽然无性命之忧,但免不了要被领导穿小鞋。
所以,费祎这样的人,也是不能深交的,最好离这种人远点。
4、司马懿,三国时期魏国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司马懿在曹操死后,开始逐步掌握军权,先后熬死了曹丕、曹叡,在曹魏第三任皇帝曹芳时期,他发动“高平陵事变”,彻底篡夺了曹魏的军政大权。
权臣篡位夺权并不鲜见,王莽、杨坚、赵匡胤也都是权臣上位,但都没有司马懿这么恶心。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控制住了都城洛阳,但大将军曹爽还在城外,军权还在他手里,还有一搏之力。
司马懿为了解除曹爽的威胁,带着曹魏一帮重臣,当着天下人之面,指着洛水发誓:只要曹爽交出兵权,就不会伤害他。
“洛水之誓”是东汉开国著名的事件,当年汉光武帝刘秀对杀兄仇人朱鲔承诺,只要他出城投降,将既往不咎,并保住他的爵位。
刘秀指着洛水说:“河水在此,吾不食言!”
后来也确实验证了刘秀的话,这位光武帝确实没有食言,他忠实地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封朱鲔鱼为扶沟侯,并确保朱鲔鱼从此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所以,当司马懿这个三朝元老,当着曹魏重臣,指着洛水发誓,只要曹爽交出兵权,他就不会去伤害他,确保曹爽的富贵生活。
因为有光武帝刘秀的先例,大家认可“洛水之誓”的严肃性,所以曹魏满朝重臣都相信了司马懿,太尉蒋济亲自去劝说曹爽,并为司马懿担保。
结果,司马懿在曹爽交出兵权后,立刻以谋反的罪名杀曹爽及其党羽何晏、丁谧、邓飏、毕轨、李胜、桓范等,并灭三族;
言而无信,出尔反尔,历代权臣、政客中,只怕再也没有比司马懿更无耻,更没有底线的。
太尉蒋济和司马懿几十年的交情,因为相信了司马懿,亲自出面去劝说曹爽,结果却被司马懿给欺骗了,利用了——气愤不已的蒋济也因此一病不起,最好惭恨而终。
司马懿,这种出尔反尔的奸诈小人,现实中也不少,所以面对这种小人,还是小心为妙,不要轻信,更不要被他利用了。
5、张肃,益州牧刘璋麾下别驾从事,广汉太守
张肃,蜀郡成都人,在益州牧刘璋手下担任别驾从事,他有个弟弟叫张松,就是那个献给刘备西川地理图的张松。
张松认为益州牧刘璋“禀性暗弱,不能任贤用能”,张鲁在侧虎视眈眈,担心西川失守,就想找个明主来投靠。
于是张松就趁出使的机会,绕道荆州把自己偷偷绘制的“西川地理图”献给刘备,并自告奋勇当内应,带着自己的两个好友法正、孟达一起投效,帮助刘备夺取西川。
张松写了一封密信给刘备,还没来得及派人送出,亲哥哥张肃来了,只好摆酒款待,不小心把袖中的密信掉在地上,被张肃的随从捡到。
张肃看完密信后,得知张松勾结刘备,心中十分害怕,生怕自己被弟弟张松连累,连夜找到益州牧刘璋,举报自己的亲弟弟张松勾结刘备,要出卖西川。
结果显而易见,刘璋大怒,下令将张松一家满门抄斩。
张肃为了撇清自己,却令自己亲弟弟一家满门被杀——连夜告密,一点生机都不给弟弟留。
清朝文学大师毛宗岗曾感叹:观于张肃、张松,而有慨于兄弟之间也。一则卖主求荣,而不告其兄;一则惧祸及己,而不顾其弟。
张肃这种人,现实中也更多,当你有酒有肉时和你称兄道弟,但当你有难时,他不但不会帮忙,而且会马上和你划清界限,甚至落井下石,这种人也不值得交往。
除了上述5人之外,还有徐州的陈登和陈珪,这父子俩都是两面三刀的小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袁绍麾下谋士郭图献谗言,逼得张郃叛离袁绍;逢纪献谗言,害死同事田丰……
“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小人不止存在于《三国演义》等小说中,现实中也有不少。对于那些小人,我们最好是敬而远之,惹不起总躲得起,不要有过多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