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忠臣?忠于皇帝还是忠于社稷?于谦为何死于“谋反罪”?

贤语历史 2024-03-17 00:45:28

小时候看电视或听评书,喜欢好人,憎恶坏人。

那时候辨别好人和坏人,只有一个模糊的感觉,那就是:忠臣是好人,奸臣是坏人;清官是好人,贪官是坏人。

忠臣比如岳飞、杨家将,这都是好人;

奸臣比如秦桧、潘仁美等,这都是坏人;

清官比如包青天、海瑞,是好人;贪官比如蔡京、和珅,都是坏人;

清官和贪官很好分辨,贪污受贿的是贪官,比如和珅;清廉自守两袖清风的就是清官,比如海瑞;

奸臣是指那些指弄权营私、残害忠良、不忠于君主和社稷的大臣,比如蔡京、秦桧、史弥远、贾似道、李林甫、杨国忠、刘谨之流。

对于什么是忠臣?忠心的对象应该是谁?

以前一直以为是忠于

现在看来,还是有些争议的:

有的说应该忠于帝王,还有句很流行的话:“君要臣死,不得不死;父要子亡,不敢不亡”。

也有的说要忠于社稷,比如孟子就曾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把社稷放在君王之前。

虽然理论上来说,社稷本身就是帝王家的江山社稷——比如大唐是李氏江山,大宋是赵氏江山——帝王和社稷本就是一体,忠于帝王就等同于忠于社稷。

但忠于社稷和忠于帝王,终究还是有区别的:江山社稷不变,帝王却有很多。一个大臣一生可能经历不止一个帝王,所以有三朝老臣,四朝元老之说。

人们常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新任帝王上台后自然将那些只忠于先帝的给罢黜,给自己的心腹腾位置。

对于帝王本人来说,自然是忠于自己的人才算是忠臣。

对于士大夫(大臣)来说,自然不愿意在一棵树上吊死,希望规则是“谁当皇帝,我就忠于谁”,虽然这有点“有奶就是娘”的感觉,但更灵活不是吗。

我们都知道于谦,是明朝著名的社稷之臣。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瓦剌人押着明英宗在城下逼降,于谦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为由断然拒绝,另立朱祁钰为帝,组织军队打退了瓦剌人的进攻,保住了北京城,也保住了大明社稷。

对于大明社稷来说,于谦功莫大焉,是个大大的忠臣。

但对于明英宗朱祁镇来说,作为臣子的于谦完全不顾他的死活,简直是大逆不道!不仅不是忠臣,简直就是逆臣!

所以朱祁镇复辟之后,立刻就以“谋反罪”把他给斩杀了。

伊尹是殷商的开国功臣,四朝元老。新皇帝太甲继位后胡作非为,很不听话。

伊尹就将他放逐到商汤墓地附近的桐宫 ,让他反省,自己摄政当国,史称“伊尹放太甲”。

太甲被关在桐宫认真悔过,关了三年,直到伊尹满意了,才把他放出来。

无独有偶,西汉的权臣霍光也是这样。

汉昭帝死后,他拥立昌邑王刘贺为帝,结果发现刘贺不是个好皇帝,27天后就又将其废黜,改立汉武帝曾孙刘询为帝,刘询就是汉宣帝。

霍光陪同汉宣帝一起去祭拜高祖庙,汉宣帝感到非常紧张和恐惧,如同芒刺在背一般就像有还因此产生了一个成语典故“如芒在背”。

伊尹和霍光的行为,在历史上被称为“行伊霍之事”,后世权臣废立皇帝时,往往也美其名曰“行伊霍之事”,比如董卓、司马师等人。

士大夫们都说伊尹和霍光是忠臣,认为他们所做的一切乃是为了江山社稷考虑。

但哪个皇帝愿意自己的臣子中有伊尹和霍光这样的人?

霍光死后,汉宣帝以谋反罪名,将霍家满门抄斩;

号称为明朝续命60年的张居正,也没落个好下场,他只是当皇帝老师时,对年幼的皇帝严厉了一点,可没有像伊尹和霍光那样废立天子。

明朝万历皇帝10岁登基,作为帝师的张居正对他管教非常严格,完全不顾忌他皇帝的身份,动不动就当众厉声呵斥,这让万历皇帝对张居正是十分畏惧。

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就对抄了他的家,他的家属或饿死或流放,惨不忍睹,就连埋在土里的张居正也差点被开棺鞭尸,可见万历皇帝对张居正多么的愤恨。

还有,明朝大清官海瑞的天下第一疏《治安疏》,更是近乎指着嘉靖皇帝的鼻子骂了:“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

据说嘉靖皇帝看了海瑞的《治安疏》后,气得浑身发抖,恨不得立刻将海瑞杀之而后快!在他眼里,海瑞就是个无君无父之徒,就该马上抓来打死,哪里算是什么忠臣!

如果由帝王自己来定义忠臣标准,那么伊尹、霍光、于谦、海瑞、张居正之类的社稷之臣,或许都不是他们想要的忠臣。

就拿乾隆皇帝来说,没准在乾隆皇帝的心目中,大贪官和珅还是一个大忠臣呢?毕竟和珅能力强、办事也很贴心,对乾隆本人也是听话得很。

孔子说:“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可见在儒家的价值观中,评价一个人的善恶,在于后世史家的笔墨中。

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也写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见在文人士大夫眼里,评价一个人的是非功过,不是自己效忠的帝王,而是“史官秉笔而纪录”。

从孔子和文天祥的说法来看,一个人是流芳千古还是遗臭万年,全看后世史书怎么写。

那么,史书是谁写的呢?

当然是儒家读书人所写。

比如明朝的于谦,虽然明英宗以“谋逆罪”将他处死,但编写明史的人,还是为他洗清了冤屈,赞扬他“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这就算是名垂青史了。

史官既然可以帮忠臣洗清冤屈,那自然也可以帮奸臣洗白。

南宋权臣、投降派、卖国贼史弥远,勾结金国,假传圣旨暗杀丞相韩侂胄,矫诏擅自废立皇帝,无疑是一个比秦桧还要坏的大奸臣。

但因为他推崇理学,掌权期间曾下令雕版印发朱熹的著作,从而获得了理学派文人的好感。

所以后来编写宋史的理学派文人,投桃报李,不仅没有将他列入《奸臣传》,而且在《史弥远传》中也竭力进行粉饰:阴谋杀害韩侂胄被写成侠肝义胆,违反宁宗遗志非法扶立理宗也被写得名正言顺,至于降金乞和则只字未提。

史弥远,一个比秦桧还要坏的奸臣,就这样被理学派的史官给洗白了!

不过还有一句话叫做“公道自在人心”,现在也常常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管理学派史官们怎么粉饰,现在我们都认定史弥远就是一个十足的奸臣。

综上所述,什么是忠臣,皇帝说了不算,史官说了也不算,最后还是人民大众说了算。对于人民大众来说,忠于社稷的才是真正的忠臣。

0 阅读:4

贤语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