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奸如鱼得水,屠夫能坐稳江山。看南明猥琐、无能、颟顸的操作

闲说宇俊星 2024-04-26 03:03:27

汉奸能如鱼得水,残暴的屠杀者能坐稳江山,大敌当前还要内斗的文武百官,士绅无耻求荣出卖国家。

南明史告诉我们的一个王朝末期肉食者的道德底线有多低,眼界有多短浅,操作有多“制杖”。

崇祯帝

崇祯17年能力一般但是兢兢业业干了17年皇帝的崇祯帝朱由检在景山上吊自杀了。整个北京城愿意跟着皇帝走的官僚仅20几人。李自成随后进入北京,此时的中国东北有女真,华北有李自成、西南有张献忠,江淮以南还有忠于明朝的看守政府。

一般人想不到这一年仅仅是神州板荡的开始,后面的局势让所有人大跌眼镜。最残暴高效的野蛮人加上一群投降汉奸组成的军事集团短时间内取得了天下。

1644年初清军入关前局势,图片来自北斗维勘(小字标明的永历、隆武、绍武、鲁王等政权此时尚未成立)

一年垮塌的看守政府

首先感受局势骤变的是南京,崇祯帝死后20多天。南京就隐约得知先帝殉国了,但是糟糕的是崇祯几个儿子都没南下,整个大明帝位空悬。北方虽然一片糜烂,但是江南几乎没有受到影响。南方的士大夫们马上意识到要把自己中意的皇帝推上宝座。

弘光政权的皇帝朱由崧

此时按照血统顺位比较靠前的是福王朱由崧(万历皇帝孙子,崇祯帝堂兄),潞王朱常淓(万历皇帝侄子,崇祯帝堂叔)。福王朱由崧从血统远近看应该顺位继承。

但是东林党人曾经攻击朱由崧的父亲老福王。朱由崧登基是东林党人万万不愿意的。他们便不顾福王继统的合法性,意图以“立贤”为名拥立潞王朱常淓。北京已经“澎湃”多年的党争又延续到南京。

连后世被视为忠臣典范的史可法也要蹚浑水,当时史可法位高权重,但是政治操作让人一言难尽。

史可法

当时的实权人物史可法正是东林党人左光斗的门生,他在仔细权衡之后,同马士英商定拥立桂王朱由榔(即后来的永历帝)。

但是太监卢九德勾结武将高杰、黄得功、刘良佐武人等人率先拥立福王。马士英亦参与其中。

弘光帝继位后,自知被东林党人排斥又不得不重用马士英等人。但马士英有极强的权力欲,他为了独掌大权,将史可法排挤出朝廷,自此政局愈发混乱。

除了政府内部的斗争,前线将领们的斗争也是此起彼伏。因为有了拥立之功,长江中上游的几个将领都异常跋扈。皇帝成了橡皮图章,文官武将斗的一塌糊涂。而此时清朝击败李自成拿下北京,对于做中原主人已经成竹在胸。

满清方面大权在握的多尔衮表现出极强的战略眼光。他采纳了汉族官僚范文程等人的建议,迁都到北京并为崇祯帝戴孝,抢占政治上的制高点,还定下武力统一全国的方针。

多尔衮

大难当头的弘光政权还在不知死活的想联虏灭寇。1644年6月南明派出使团北上议和,准备了大量的白银、黄金、绸缎答谢清廷,还运了十万石漕米接济吴三桂。使团抵京后,清廷却指斥南明朝廷不合法,拒绝使团祭拜崇祯帝。

清朝已经把“我要打你”写在脸上了,弘光政权还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一般混日子。

空有几十万部队,但是见到清军就一触即溃的江北四镇

1645年清军南下,在山东连续攻克州府,南明像死人一样无动于衷。看清此点后清军毫无顾忌的南下。江南的军阀自己打的凶,但对阵清军一哄而散。反而把文官史可法推向了台前,史可法虽然有点迂腐,但好歹对得起气节扬州城破后他殉国而亡。

接下来就是扬州十日。扬州十日我去年专门写文聊过这个话题。清军屠城过程真是看的让人肝肠寸断。但愿我们民族不要再遭受这种劫难。

扬州十日记

不出意外弘光政权一年内完蛋了。

弘光政权灭亡之后,长江以南又先后出现了几个小朝廷领导抗清,分别是隆武政权、永历政权、绍武政权以及潞王监国政权、鲁王监国政权。

弘光之后的各个南明政权

弘光帝时的江北四镇加左良玉虽然已经军阀化了,但出身还是明朝官军。之后隆武,绍武,永历,鲁王监国依靠的武力就主要来自大顺,大西,各地军阀,民团了,皇帝更多是作为吉祥物和旗帜作用。

这些小朝廷除了隆武稍微正常,其他的也是一个赛一个的垃圾。

内斗,继续内斗

弘光政权灭亡后南下的士大夫和官僚又在福州和绍兴建立了隆武政权、鲁王政权。这两支比起弘光政权也好不到那里去。

南明史的主线,内斗

岌岌可危的情况下,政府内部还在争斗不休。隆武皇帝还是挺靠谱的人,清军十几年前在北方肆虐时他就想着募兵北上勤王,结果因为私结军队还被崇祯抓到宗室监狱去了。但是此时他皇位号召力不行(血脉离着崇祯帝一脉太远),底下文臣、武官的不和比弘光政权还激烈。

1645年弘光政权灭亡后,东南和西南还在明朝手中

1646年,东南沿海只剩厦门一带了

文官集团东林党瞧不起武官集团特别是郑氏家族。东林党本身就是政商结合体,在商业上和郑芝龙有很深的矛盾。郑芝龙出身海盗本来就对于光复明朝也不积极,但此时郑芝龙已经朝廷重臣,但东林党人还称他为贼。本来对明朝没啥想法的郑志龙后来那么容易的投降满清也有这段时间受的窝囊气有关系。

倒是他儿子郑成功一心北伐中原,并以台湾为基地和清朝抗衡了多年。

清军南下攻打福建隆武政权灭亡

1646年,清朝贝勒博洛率清军攻打福建,隆武帝被清军俘虏,在福州的监牢内绝食而死。

福州的隆武政权和绍兴的鲁王政权相继覆灭之后,万历皇帝的孙子、崇祯皇帝的堂弟桂王朱由榔又在肇庆监国建立了永历政权,然而这边前脚建国,后脚唐王朱聿鐭又在广州建立了邵武政权。由于两个小朝廷要“争夺正统”又互相不对付。

唐王朱聿鐭的邵武政权也仅仅40天就被清军打崩了。

只有人民才能保卫人民的政权

清军入内地后,虽然也有一些善举比如优待被农民军抄家的地主。但是清军对平民的杀戮可谓是罄竹难书。关外努尔哈赤就有了屠铁岭、沈阳、辽阳等地的恶迹。入关后清军杀戮依然频繁。同时还勒令汉人剃发。

这种情况下,不少士大夫有了亡天下的危机感。

发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呐喊。

清军刚南下时大部分士大夫都怂了,但后面满清南下的残暴让很多士大夫幡然醒悟重新反清

明清之交顾炎武提出的著名“亡国”与“亡天下”的概念。“亡天下”则是指仁义纲常和民族衣冠文化被灭绝,这才是“天下匹夫”应该起来反抗的。

不过坚定能响应这句号召的反而是之前造反的农民军。清军杀戮从关外杀到关内,让广大农民军意识到满清才是国家真正需要面对的威胁。为了他们的妻儿和中华大地无数的百姓,他们也要挺身而出。

强制剃发

清军南下一路烧杀,让全国掀起了一轮轮反抗

李自成、张献忠相继死去,农民军调整了自己的方针,使得局势一度向有利于南明的方向发展。

叛军守国门,反贼死社稷

此时的农民军不再清算明朝官员和西南的地主阶级。而是坚定和清军作战,他们先主动与隆武政权联合,1649年大西军也正式派人与永历朝廷联络,他们的顽强和强大战斗力让最后一个退入广西的南明政权永历政权还有了一丝中兴的迹象。

永历政权进入广西后打过很多胜仗,在一段时间内把控制区域扩大到了云贵、两广、湖南、江西、四川这七个省份。

其中湖南全境基本上被永历政权所收复,而北方地区陕西、甘肃、山西也都有南明控制的城池。甚至永历皇帝的势力一度还包括了东南、福建和浙江沿海的一些岛屿,这足以说明南明它不是残垣断壁,他也曾经拥有过半壁江山,有过足以和清朝抗衡的实力。

针对清军强大的机动能力,南明利用西南的地形打反击

因为清军善于搞长时间长距离奔袭。永历朝大将李定国干脆也放弃固守据点,就把大路让开,让清军追。但他在200公里追击路线的后方预设战场。

李定国在桂林击毙了定南王孔有德,后又在湖南衡阳击毙尼堪,清廷举国震惊。

要不是洪承畴一直坚持作战加上南明内部矛盾,清军差点不打算和南明硬扛了。准备让南明在西南实行统治。

反动到底的汉奸

在南明在西南站稳脚,隐约有了抗衡之力时。清廷也犹豫了,但是投降的前大明总督洪承畴,坚决要求打下去。

而南明继续内斗传统。可以说,南明是外部压力小要斗,外部环境危机也在斗。他们也知道这内斗就要灭亡,但他们就是停不下来,他们宁愿灭亡也要内斗。空有李定国,但是猪队友太多了。

顺治十四年(1657年),永历政权内部发生矛盾,孙可望在与李定国的冲突中失败。洪承畴等到机会率部进攻,另外吴三桂、卓布泰自从北和西面进兵贵州。熄灭了南明最后一点希望。

清军南下消灭永历政权

洪承畴前半辈子为明朝剿灭贼,虽然松锦大战时他被逼出战最后明军大败,他被俘虏有些倒霉。但是后来为清朝南下出谋划策,参与清朝中央佐理机务,还招抚江南,西南战事不利时顶住压力力主打灭南明,并帮清朝稳住了湖南地区的战线,算是把汉奸事业做到了极致。

可以同情洪承畴在松锦大战的遭遇,但是大肆纪念这家伙就不应该了

另一位就是吴三桂了,永历朝廷国内坚持不下去跑到了缅甸。这会清顺治皇帝觉得南明大部分军队和官僚组织都被摧毁了,末代皇帝跑到缅甸去就算了。

南明真正的末代皇帝朱由榔

但是吴三桂坚持要斩草除根,不久吴三桂威胁缅甸,缅甸东吁王朝的国王莽白不愿得罪清朝,他杀掉了永历皇帝身边几乎所有的臣僚,把皇帝送交吴三桂。

自知难逃一死的皇帝朱由榔,向吴三桂请求让自己回北京,他要在祖先陵前殉节。吴三桂不答应直接用弓弦勒死了朱由榔。

吴三桂手刃前主

作为昔日的大明臣子,明朝没有对不起他吴三桂、洪承畴的地方,吴三桂、洪承畴他前半生的荣华富贵和辉煌事业,都是拜明朝所赐。投降满清可能是无奈之举,但是选择不做人并把卑鄙做到极致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回到文章最开头,这段黑暗历史告诉我们某些时候汉奸能如鱼得水,残暴的屠杀者能坐稳江山,大敌当前还有不顾大局要内斗的文武百官,士绅无耻求荣出卖国家。只有相信人民,才能保卫这个国家。

0 阅读:13

闲说宇俊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