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军老兵回忆:中国军队在山上埋伏,多亏一个老头给我们报信

南疆历史奇谈 2024-10-31 17:10:46

何仲宝,原越军第一军区第346师第246团第3营(该营战后被越南国会授予“人民武装力量英雄”称号)通信排无线电班班长。他的回忆录《高平前线-1979年2月》,是极为少见的越军老兵对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的长篇回忆,是了解当时越军情况的重要资料(他作为上传下达的通信兵,对作战情况非常熟悉)。现将其回忆录全文翻译连载,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在侦察兵为突破包围圈转移到原平县做了精心准备之后,营长决定了行军计划。为了确保机密性,我们被命令销毁所有文件和笔记本,只保留一张写着自己代码的纸。全营随即下山,准备穿过高平市至通农县的公路。就在这条公路上,2月17日上午,中国军队的数十辆坦克和卡车迅速机动,冲到了河安县。 在钻出包围圈前往原平县时,我和一些士兵走在营行军队形的最后面。

我们在过公路时掉队了,当时天色很黑,雾气很重,而且中国军队的炮火也打来了,因此我们跟不上大部队,不得不在公路旁待了很长一段时间,公路上不时传来中国军队卡车隆隆作响的声音。我和战友们冒着生命危险穿过公路,到达了另一侧的山脚。当我们爬上山坡时,发现在我们刚刚穿过的公路上,出现了中国军队的行军队形。于是我和十几名士兵和营主力失去了联系,我们的人很少,枪里没有了子弹,背包里没有了食物,我感到非常担心......

幸运的是,在山顶,我们遇到了阿遵中尉(他原来是第11连的连长,在战争爆发的第二天因为脱离指挥位置而被解除职务),他和一些第11连的士兵也刚刚到达。我们聚集在山顶观察地形和道路情况,以确定前进的方向。阿遵中尉立即把我叫过去,商量如何跟上营的编队。根据军队的纪律条令,从这一刻起,阿遵中尉就是我们的最高指挥员。我必须服从他的所有命令。我的军衔是下士,是营部机关士兵中军衔最高的人。

在阿遵中尉的指挥下,我们继续前进。阿遵中尉让我带一些人负责在前面侦察、探路。我们没有跟上营的行军队形,当营主力突破中国军队的包围圈进入原平县,为阻止中国军队进攻和保卫静肃锡矿而战时,我们这一部分还在中国军队的包围圈里,难以摆脱困境。之前营主力越过通农县和原平县交界的山脉时,被中国军队发现。于是他们在这两个县交界处的马鞍山山顶布置了一支阻击部队。当我们行进到马鞍山脚下时,多亏了当地老百姓的帮助,我们没有陷入他们的伏击圈。

那天,我们计划越过马鞍山前往原平县。当我们几个走在最前面的人刚刚到达山脚下时,一个年龄有点大的老百姓急匆匆地从山谷里跑了出来,他一边挥手,一边用少数民族的语言大喊。我急忙问身边的苗族士兵黄文蒙:“你知道他在说什么吗?”阿蒙说:“他说马鞍山上有埋伏!”我们立即分散开来,躲入小路附近的缝隙和石洞中,我让黄文蒙马上回去告诉阿遵中尉。当我转过头去看刚才那位报信的苗族老人时,发现他早已消失在山谷中了。我和运输排的阿卒找到一个隐蔽的位置仔细观察,的确,山顶上真的有人影。

所以老人报告的有中国军队埋伏的消息是正确的。阿遵中尉决定改变方向,另外找一条翻越马鞍山的路。但是通往原平县,只有这条路最近,其他的路线要绕很远的距离,我只好带着人继续探路。我们沿着小路拐进了达那山谷。在山谷的入口处,我们遇到了保卫村庄的达那村民军排的弟兄们。一名民军带领我们进了村子,由于在山谷中艰难跋涉了一天一夜,我的四肢疲惫不堪。

当我们走到村子边缘的高脚屋时,停下来休息。我坐在山脚下的石头上,小心翼翼地打量着周围的环境。达那村位于通农县城西南侧一个相当宽阔的山谷中,有一条小路穿过村庄。如果没有什么特殊情况(中国军队没有来过这里),我们就在这里休息几天,以恢复体力,然后继续想办法撤退到原平县,找到营主力。

民军弟兄说,中国军队只向山谷的入口处进行过炮击,还没有向村子开过火,他们抓获了一名疑似中国军队侦察兵的人。目前,该村的民兵排仍然守卫在山谷的入口处。有一些部队的士兵在撤退时迷路了,经过这里时也选择留下来就地参加战斗。民军弟兄建议我们也留下来和他们一起战斗。我同意了,但是告诉民军弟兄,这件事情必须征求阿遵中尉的意见,因为我无权决定。

我让阿卒回去迎接阿遵中尉带领的其他人进村。到了晚上8点左右,我们都聚集在山谷尽头的这个小村庄里。民军弟兄们请我们吃饭,他们准备得相当丰盛,有米饭、猪肉汤、炒青菜和一瓶玉米酒。每个人都为这热烈的气氛而干杯,我们已经有很多天没有吃过如此丰盛可口的饭菜了。火光并不明亮,饭菜都模糊不清,但我仍然能看到士兵们和民军们这些天因为饥饿和疲劳而显得憔悴的脸。在这黑暗的边境夜晚,士兵和老百姓围坐在饭桌旁,一起分享着锅底的每一块锅巴。

作者为历史学硕士,大学讲师,专注中越战争史。

微信公众号:南疆烽烟正十年

3 阅读:442

南疆历史奇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