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经典诗词十首,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你还记得吗?

靖儿爱诗词 2024-07-15 16:12:31

李白•《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

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赏析】公元730年(唐玄宗开元十八年)孟浩然离开家乡赶赴洛阳,再漫游吴越。《宿建德江》应当就是在其漫游吴越时写下的,与《问舟子》是同一时期的作品。

《宿建德江》是一首山水诗,刻画了秋江暮色,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诗人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思忆往昔,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抒发感情的归宿,流露出羁旅之思。首联点题,为下文写景抒情作铺垫;颔联中“日暮”是“客愁新”的原因;颈、尾两联中,因为“野旷”所以天低于树,因为“江清”所以月能近人,将天和树、人和月的关系,写得恰切逼真。此诗前两句为触景生情,后两句为借景抒情,描写了清新的秋夜,细腻地表现了景物特点,其格调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赏析】《夏日南亭怀辛大》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描绘了夏夜乘凉的悠闲自得,抒发了诗人对老友的怀念。开头写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为纳凉设景;三、四句写沐后纳凉,表现闲情适意;五、六句由嗅觉继续写纳凉的真实感受;七、八句写由境界清幽联想到弹琴,又想到“知音”,从纳凉过渡到怀人;最后写希望友人能在身边共度良宵而生梦。全诗写景状物细腻入微,语言流畅自然,情境浑然一体,诗味醇厚,意韵盎然,给人一种清雅之感。

《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赏析】此诗系诗人归隐之作。大约在唐开元十六年(728年),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应进士举落第了,心情很苦闷,他曾“为文三十载,闭门江汉阴”,学得满腹文章,这次应试失利,使他大为懊丧,他想直接向皇帝上书,又很犹豫。这首诗是在这样心绪极端复杂的情况下写出来的。

《岁暮归南山》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中发泄了一种怨悱之情。首联两句记事,叙述停止追求仕进,归隐南山;颔联两句说理,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颈联两句写景,自叹虚度年华,壮志难酬;尾联两句阐发愁寂空虚之情。全诗语言丰富,层层辗转反复,风格悠远深厚,富有韵味。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隐居鹿门山时,对被友人邀请去田舍做客的描写。作者心旷神怡,赞叹着美丽的田园风光,创作出这首诗。

《过故人庄》是一首五言律诗,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主客举杯饮酒,坐话家常,充满生活气息和闲适情趣,表现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这首诗初看平淡如水,细细品味就像是一幅画着田园风光的中国画,将景、事、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赏析】《与诸子登岘山》是一首山水诗,为触景伤情的感怀之作。此诗因诗人求仕不遇心情苦闷而作,诗人登临岘山,凭吊羊公碑,怀古伤今,感念身世,抒发感慨,想到自己空有抱负,不觉分外悲伤,泪湿衣襟。全诗借古抒怀,融写景、抒情和说理于一炉,感情真挚深沉,平淡中见深远。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赏析】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这是一首干谒诗。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份,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一首五言律诗,为一首投赠之作。此诗以洞庭湖的浩渺烟波为背景,表达了欲渡无舟的无奈感叹与临渊羡鱼的情怀,诗人借此曲折地传达出希望得到张九龄援引的愿望。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景象和磅礴气势,后四句则借景抒发其政治热情和希望。全诗以望洞庭湖起兴,由“欲济无舟楫”过渡,对洞庭湖进行了泼墨山水般的大笔渲绘,呈现出八百里洞庭的壮伟景观与阔大境界,取得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使此诗实际上成为了山水诗杰作。

《渡浙江问舟中人》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

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赏析】《渡浙江问舟中人》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通过“引领”遥望和向舟中人探问,表现对越地的向往。首句即写“江落潮平”,点明正适宜轻舟快渡,但诗人却“时时引领”遥望,足见心情的急切。末句一问,寄托着对越地山川之美的渴慕。全诗笔调朴素,意境浑融,真可谓是“造境飘逸,初似常语”而“其神甚远”。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赏析】《题大禹寺义公禅房》是一首五言律诗,这是一首题赞诗,也是一首山水诗,抒写了义公超尘脱俗、心洁如莲的美好品质。前两联描绘出禅房周围寂静、淡雅的环境,烘托了义公的潜心修禅、清心寡欲;颈联写天气变化时禅房的别样景观;尾联点明其品行高洁如莲花一尘不染,表达了诗人对义公纯洁心境的感叹与赞美。全诗以突出“清净”为主,由景清写到心净,笔致疏淡,意境清远,淡人心魄,用语明朗轻快,词采清雅秀丽。

《自洛之越》

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赏析】孟浩然四十岁到长安考科举,但是没有考取到功名,大约在公元728年(开元十六年)到东都洛阳游览。在洛阳滞留了半年多,次年秋,从洛阳动身漫游吴越(今江苏浙江一带)。这首诗就作于诗人从洛阳往游吴越前夕,故诗题作“自洛之越”。

《自洛之越》是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首联回顾过去,总结自己勤勉失意的一生;颔联和颈联意思连接紧密,写诗人辞别洛阳前往吴越,目的纯粹是为了去寻求名山佳水,想在自然山水中忘掉世俗,找到归宿;尾联表明对人生的态度。全诗既写了自洛赴越之事,又抒发了失意愤懑之情,同时刻划出落拓不羁、傲岸不群的诗人形象。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赏析】孟浩然早年隐居在鹿门山,后入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春晓》即是他隐居鹿门山时所作。 《春晓》是一首五言绝句。此诗抓住诗人早晨刚醒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首句破题,写春睡的香甜,也流露着对朝阳明媚的喜爱;次句即景,写悦耳的春声,也交代了醒来的原因;第三句转写回忆;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为惜春。全诗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深得自然意趣。

《春晓》的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而言浅意浓,景真情真,就像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灌注着诗人的生命,跳动着诗人的脉搏。读之,如饮醇醪,不觉自醉。诗人情与境会,觅得大自然的真趣,大自然的神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

总结

孟浩然的一辈子,活得很纠结。他想出仕做官,又不愿迎合社会;他渴望成功,但弯不下腰;别人想带他一起飞,他却不能抗拒内心的真性情。

他既没有李白的波澜壮阔,也没有杜甫的厚重情怀,更没有王维的心灵通透,甚至没有白居易的讽刺辛辣。他就像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童子,对人世间的一切都感觉很陌生,托着下巴流露出迷茫的眼神。但是大家都愿意和他做朋友。

  孟浩然的诗描写田园风光,表达对农家生活的热爱,读来朴质感人。在山水田园诗的发展历程中,孟浩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山水田园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初现端倪,但尚未形成成熟的流派和独特的风格。孟浩然承前启后,上承陶渊明、谢灵运等前辈诗人对自然的描绘与感悟,下启王维等唐代诗人山水田园诗的鼎盛局面。

他以其清新自然、质朴纯真的诗风,为山水田园诗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的诗作丰富了山水田园诗的题材和内容,将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乡村的宁静与山水的清幽巧妙融合,使其更贴近生活,富有真情实感。

孟浩然的创作实践,使得山水田园诗在唐代诗歌中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为后世山水田园诗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可以说,他是山水田园诗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人物,对这一诗歌流派的成熟和壮大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 阅读:191
猜你喜欢

靖儿爱诗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