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儿科名医的小药方,意外成为现代女人热捧的「皮肤美容剂」

丝佩康康 2024-05-13 09:24:49

今年33岁的徐女士 ,眼周部起皮疹一年有余,多方医治无效。在熟人介绍下,于2024年3月2日来到诚顺和中医馆,找到湖北名医胡衡甫的嫡系传人,某部队医院退休的著名皮肤病专家胡爱玲主任诊室寻求诊治。

胡爱玲主任边诊脉边听徐女士诉说病情:一年前王女士因工作劳累,双眼睑部起皮疹,后逐渐扩散至眼周,伴有瘙痒,于就近的某三甲医院就诊,诊断为神经性皮炎,曾外用糖皮质类激素,无明显效果。随身携带的医院眼科检查资料表明:双侧眼周部红色扁平丘疹,融合成片,可见苔藓样变。现症状有:口干口苦,易生口疮,心烦焦虑,睡眠欠佳,经期腹痛,月经可见血块。察其舌脉:舌红苔微黄,脉弦。

综合各方面信息,胡爱玲主任诊断徐女士的病情如下:

西医诊断:眼周神经性皮炎。

中医诊断:牛皮癣、脾胃蕴热证。

治法:清解脾胃之热。

胡主任遂用中医儿科名方泻黄散加减处方如下:

广藿香10克,栀子10克,防风10克,甘草10克,石膏20克,地龙10克,金银花20克,生姜10克,艾叶10克,牡丹皮10克,赤芍10克,全蝎6克,苍耳子10 克,珍珠母30克,百合10克,合欢花15克,酸枣仁15克。嘱徐女士先服14剂,颗粒打粉,水冲服,日1剂分两次服。并嘱其少食辛辣刺激之物,并注意休息、调节情绪。

●二诊时,徐女士反馈:自觉皮炎处颜色变淡变浅,瘙痒感有所缓解,口干口苦、情绪、睡眠情况改善,胡主任在前方基础上去金银花、生姜、苍耳子,加忍冬藤15克、浙贝母10克、苍术10克、陈皮10克, 嘱再服14剂,服法同前。

●徐女士服完药来复诊时说:眼周皮疹已逐渐淡化至完全消失,经期腹痛、血块情况明显改善,意想不到的是,胡主任开的药竟有美容效果,她的整个面部皮肤大为改观,相对以前的蜡黄黯淡,现在显得白白嫩嫩,气色看起来好多了,感觉年轻了好几岁,同事和亲友都向她讨皮肤美容的秘诀呢。她这次来,是想请胡主任再开几幅前面喝的中药巩固一下美容效果。

胡爱玲主任介绍,泻黄散最早开方的人叫钱乙,是历史上有名的儿科大夫,擅长治疗小儿疾病,有些小孩子口燥唇干,老是用舌头舔嘴唇,越舔越干,到后面那嘴唇周围又红又肿,再有就是口疮口臭,钱乙的这个方子最初就是用来解决这类问题的。

从病因上看,这类病是因为胃热,对应到脏腑,主要是脾和胃,脾开窍于口,脾和胃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当胃中有热,这个热传到脾,继续上炎,就会导致口燥唇干、口疮口臭。所以泻黄散实际上是清胃热的方子。

胡爱玲主任在临床运用的过程中发现,泻黄散对很多皮肤问题都能起到不错的治疗作用,像痤疮、粉刺、皮炎等,皮肤出现问题多多少少会对容貌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只在表面涂涂抹抹,大都治标不治本,这时候就要注重内部调养了,通过服用泻黄散方加减的中药,能够让皮肤慢慢好起来,所以说泻黄散本质上还是个美容剂。

经胡爱玲主任治疗过皮肤病的患者大多都发现,吃中胡主任的药,不仅治好了皮肤病,还连带起到了嫩白肌肤,美容养颜的效果。

泻黄散原来是治疗什么病的?

胡爱玲主任介绍,泻黄散最初是用来治疗小儿脾中伏火的方子。

泻黄散出自宋代医家钱乙所著《小儿药证直诀》:“泻黄散,又名泻脾散,治脾热弄舌。藿香叶七钱,山栀子仁一钱,石膏五钱,甘草三两,防风四两(去芦,切焙)。上锉,同蜜酒微炒香,为细末,每服一钱至二钱,水一盏,煎至五分,温服清汁,无时。”

在《小儿药证直诀》中,尚有两处见到泻黄散,一处是“目内证”下:“黄者,脾热,泻黄散主之”。另一处是“弄舌”下:“脾脏微热,令舌络微紧,时时舒舌。治之勿用冷药及下之,当少与泻黄散渐服之。”从原文中我们可以读到,泻黄散主治“脾热”。脾热的具体表现是小儿“弄舌”,尚有目内黄。

后世方书多谈脾虚、脾寒及脾湿者,极少谈脾热。只有在谈到泻黄散的主治时,才会提到一个似乎属于该方的一个专用名词:“伏火”,或称“脾中伏火”,或称“脾经伏火”,或称“脾胃伏火”。

火或热,与伏火的区别在于:前者上达外散,后者郁伏不散。治疗上,前者清中需泻,后者清中需散。也许,泻黄散的主治由“脾热”演变成后世的“脾中伏火”,是后世医家为了解读方中防风、藿香的使用,以方测证的结果。

那么,“脾中伏火”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呢?

《医方集解》指出,泻黄散“治脾胃伏火,口燥唇干,口疮口臭,烦渴易饥,热在肌肉。”从理论上讲,脾主肌肉、四肢,脾开窍于口,唇为脾之外候,脾恶湿,主运化水湿等。脾中伏火的具体表现应该多见于唇、口、肌肉、四肢之处的火热类病变,也可合有湿邪。从历代医家的记载来看,多见唇口干燥,唇红唇肿、唇疮脱屑、口疮龈肿、弄舌舌裂,以及好发于口、舌、唇、面、四肢之疮疹。本方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口腔炎、小儿鹅口疮等属于脾胃伏火证者。

金元医家李东垣创立“阴火学说”。泻黄散所治之热自然不属于“阴火”范畴,但二者似乎有一共性,就是都属郁滞之火,用李东垣的话说是“热伏地中”,治疗都需要升散。

本方所治乃脾胃伏火之证,治宜泻脾胃伏火之法。方以石膏、栀子清脾胃伏火,重用防风,升散脾中伏火,即“火郁发之”之意;藿香芳香醒脾,理气和中,并助防风疏散脾中伏火甘草和中泻火,调和诸药。方名“泻黄散”乃取脾土色黄,而本方有泻脾中伏火之意。

泻黄散的配伍特点是:

清泻为主,辅以升散,则清中有散,降中有升,寒凉而不致冰伏,升散而不助火焰,佐以甘润和中,以使泻脾而不伤脾。

辩证加减:  

1.小儿属脾胃积热者,去藿香,加赤茯苓、木通。

2.对脾胃郁热之口疮、弄舌,治以清热为主,应减防风。

3.若口疮、口疳兼有血热者,可加生地、赤芍。

4.口舌赤裂疼痛,可加黄连、黄柏。

5.舌下肿痛者,可加栝蒌、贝母。

泻黄散为什么能成为多种皮肤病的克星?

除了清胃热之外,泻黄散在治疗皮肤疾病时也是一把好手,如果灵活运用得当,多种常见的皮肤病都可以用它解决。具体如何运用?今天以4种皮肤病为例,见识下胡爱玲主任活用泻黄散治疗皮肤病的妙招。

1.多腔性湿疹

常在人体自然开口处,如眼、耳、鼻、口、乳头、脐和前后阴出现红斑、丘疹、丘疱疹、渗出糜烂和橘黄色痂皮,缠绵反复,久治难愈。

这类皮肤病以青年女性居多,素来脾胃禀赋薄弱,湿热阻于中焦,循经上壅清窍,或者下注浊孔,遂发斯疾。

治疗:以泻黄散为基本方,随部位加引经报使药。如:

*眼区加谷精珠、杭菊花;

*耳区加柴胡、黄芩;

*鼻区加桔梗、枇杷叶;

*口区加升麻、土炒白术;

*乳头区加柴胡、青皮;

*脐区加茵陈、白芍;

*前阴加赤茯苓、炒杜仲;

*后阴加炒枳壳、熟大黄。

2、口周皮炎

部分中年人在口唇四周,连续不断地发生丘疹、丘疱疹、脓疱和不易消退的红斑,糠秕状鳞屑落之又生,凡此种种表现皆属口周皮炎的范畴。

究其病因,主要是脾胃实火上扰,表现在脾经开窍的口唇区域,经常岀现皮疹。

治疗:用泻黄散加黄芩、荆芥,既清又透,湿化热除,皮疹就能得到控制和痊愈。

3、痤疮

进入青春发育期,大多数青年男女主要在颜面部位出现轻重不等的酒刺,加上皮肤油腻,病虽小疡,令人烦恼。

清代名医沈金鳌曾说:颜面诸疾,皆从胃治。胃经实火,内不得清,外不得泄,郁于肤表。故用泻黄散加红花、凌霄花以清宣肺胃之热,切中病原,疗效卓著。

4、日光性皮炎

在盛夏酷暑季节,皮肤遭受到阳光的强烈照射,轻者皮肤潮红,自觉灼热刺痛、刺痒,重者皮肤起疱,甚则糜烂。

这是由于偏亢的阳热外邪,激惹气血沸腾,形成气血两燔,故见皮肤焮红,痛痒相兼。

治疗:泻黄散加青蒿、冬瓜皮、绿豆衣、赤小豆,取其清中有利,导热下行,暑热之邪有了出路,皮疹也就随之而愈了。

胡爱玲主任发现,泻黄散对夏季皮炎、痱毒、单纯疱疹、大漆皮炎、手足口病等皮肤病,亦有较好的疗效。

泻黄散的美容作用

泻黄散这个中成药之所以能成为女人和男人的美容剂,让你由内美到外,其原理在于通过内调脾胃,散火除湿,从而达到排毒养颜的目的。

泻黄散原本是一种清脾胃热的药。在临床运用的过程中,胡爱玲主任发现它对很多皮肤问题都能起到不错的治疗作用,像痤疮、粉刺、皮炎等,皮肤出现问题多多少少会对容貌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只在表面涂涂抹抹,大都治标不治本,这时候就要注重内部调养了,通过服用泻黄散,能够让皮肤慢慢好起来,所以我们说泻黄散本质上还是个美容剂。

●泻黄散共有五味药,藿香、栀子克、石膏、防风和甘草。其中,石膏有微微的寒性,《神农本草经》的描述是“味辛,微寒”。性寒可以清热,从归经上看,石膏归胃经,可以清胃热,另外,石膏还有一点解表发热的作用,感冒发热的时候,通常会用到石膏,这也是小孩子的常见病,所以石膏其实还是儿科要药。

●甘草这个药,我们习惯称其为和事佬,而往往忽略了甘草本身也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防风的作用,我们可以解读为发散郁火,邪热郁闭于胃,散不出去,用一点防风助其发散,防风是风药,按照以往的经验,防风主要起到一个抵御风邪和疏散风邪的作用,但防风的作用又不仅仅局限于祛风,它还有更大的妙处,防风能把气机流通开,气机一流通,火就散了。所以防风的药性虽然是温的,但它却能治疗热病,因为它能使郁火发散出去。

●藿香和防风的作用基本是一致的,着眼点也在一个散字,我们看藿香有什么特点?香,所以古人以藿香来命名。当藿香的香气向四周散发出来,人体的气就能够借此流通起来,还是那句话,气机一流通,火就散了。而且藿香芳香还能化湿,湿性黏滞,湿容易和热黏滞在一起,很多皮肤问题就是这样,不仅有热,还有湿,像皮损处溃破出水,往往就是湿气的表现。藿香和防风一起发散郁火,还能化湿。

●郁热除了走发散的路子,还有一条出路,那就是把热归入膀胱,从小便而走,这就需要用到栀子,不是栀子花,而是栀子果。栀子利小便,让小便通畅,小便一出来,就能把热带出去。

虽说这个方子是针对胃热的,但它并不苦寒。那些爱美的女性朋友,有舌红苔黄、食欲不振的表现,脸上又痤疮、粉刺不断的不妨试试。

0 阅读:9

丝佩康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