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洱笔下的文化变迁与个体的应物之困。

江江众人 2024-09-29 15:58:57

内容提要:本文是根据李洱作家在包头阅立方书店,举行的签名售书活动的即兴演讲整理而成。

……

呃,十分高兴能与大家在此交流。

来到包头后,我确实深受感动。

李洱作家

昨天上午,我签售书籍时,看到那良好的阅读场景,内心感慨万千。

李洱作家

中午吃饭,我多喝了两杯,只因包头如此重视文化,有这样的文化场所,实在难能可贵。

李洱作家与包头阅立方书店员工合影

我对领导们说,像包头这样重视文化的城市,其文化传承至关重要。

李洱作家

蔡元培先生曾提出著名观点“美育带宗教”,他认为中华民族是世俗民族,虽有儒教、佛教等宗教存在,但本质上是世俗的。

为培育民族精神内涵,他从德国引进“美育”概念,将美育或读书、阅读抬高到如西方国家宗教般的地位。

李洱作家在阅立方书店签书活动

每个城市都应有良好的购书、阅读、交流及讲座场所,这对世俗民族而言意义重大。

在北京、上海,市政府每年会投入资金扶持书店,包括房租等方面。

我很高兴能受庄总邀请,为大家交流。今天我想调整交流主题,围绕与我的书相关的话题,不知大家是否感兴趣。

李洱作家

这本书我从 2005 年写到 2018 年,历经 13 年。写书时孩子未出生,如今孩子已上中学。出版社编辑来我办公室取稿时,看到我因感慨而落泪,我颇感不好意思。13 年转瞬即逝,世界变化巨大,这本书虽完成却也遭到诸多质疑、批评与告状。

我为何要坚持写这本书呢?因为我意识到每个人都要学会与世界打交道。

这本书的主人公叫应文勋,“应物”是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即一个人如何与世界相处,包括应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处理人际关系等,这对我们每个人都非常重要。

在这个知识时代,我们每天面对各种信息,需学会辨别真假知识。

在这样的世界中,真实地应对世界、与他人相处十分困难,说真话可能会受到伤害。一个人如何自处、与他人相处呢?

李洱作家

这本书中,主人公研究儒学和《论语》。

目前全世界的书中,似乎只有《论语》前三句话讲究快乐,而如今问中国人是否快乐,很多人觉得不快乐。

我们为何不快乐?在与世界打交道中出了什么问题?主人公娶了导师的女儿,这一传统可追溯至孔子。

主人公在国外结识了国际著名儒学大师,中国希望大师回国,大师提出愿住童年时的院子,但院子已难寻。

为不让大师伤心,需造出一个院子。这个故事包含了中国几十年来在文化、思想领域的诸多变化。

有人说这本小说难读,因为它涉及中国思想史和哲学的很多问题。

但如果上过中学,对孔子学说略有了解,阅读应无大碍。

中国小说通常讲有情节的故事,很少解决人们内心的想法和灵魂内部的斗争、情绪变化。

这是中国叙事的短板,而史铁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短板。

他的作品不讲故事,而是讲述人们灵魂内部的思想斗争和情绪变化。

史铁生去世后,中国人应习惯讲述灵魂内部的故事,讲述思想的变化,而非仅仅讲有情节的故事。

我的小说在一定程度上沿着史铁生的路往前走,讲述一个人物在做很多事情时,思绪却在想别的事情,两者之间有时不一致。这本小说主要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

待续。

0 阅读:2

江江众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