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维送孟浩然和哭孟浩然的两首诗,看看什么叫文人相惜的真知己

尔诗林 2024-04-06 05:49:25

花间一壶茶,可以养精神。借我诗一首,聊以慰风尘。

大家好!欢迎来到【辰茗诗话】空间,共同小憩诗茗驿站。

前文从孟浩然的“人事有代谢”一诗,聊到他在长安王维家里,因献诗惹唐玄宗不高兴,最后失意离开京都,回到老家襄阳过起了隐居生活。

今天继续借这个话题,聊聊孟浩然跟王维的友谊。

孟浩然比王维大十二岁。王维二十一岁便高中进士,还是状元,官至尚书右丞,孟浩然却科举不第,一生布衣。

然而这么大的落差一点没有影响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孟浩然的田园诗还对王维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两人的田园山水诗被称为“王孟诗派”。

也许这就叫读书人的君子之交吧。

孟浩然与王维相识于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是年孟浩然三十九岁,王维二十八岁,孟浩然在之前一年参加进士考试落第,继续留在长安,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

两人在这段期间结下友谊,成为忘年之交,王维还为孟浩然画像。

第二年(公元729年),求仕不得,科举不中,心灰意冷的孟浩然离开长安。临行前,他赋诗一首告别王维:

留别王维

唐·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

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

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

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

还掩故园扉。

这首诗饱含诗人仕途失意带来的失落与心酸,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知音的珍惜,从该诗可以看出,孟浩然此时已对追求仕途充满了失望,从而萌发了归隐田园的念头。

其实当时孟浩然离开长安时,王维也是刚从隐居之地淇上回到长安不久。作为知己,他最理解孟浩然此时的心情,于是他赠诗一首为孟浩然送别:

送孟六归襄阳

唐·王维

杜门不复出,

久与世情疏。

以此为良策,

劝君归旧庐。

醉歌田舍酒,

笑读古人书。

好是一生事,

无劳献子虚。

孟浩然在家族同辈排行第六,故王维称其孟六,这是当时文人们互相尊称的一种习惯。

王维劝孟浩然回归故里后,修心养性,他认为一个人只要闭门不出,时间久了,心里就可以远离世俗。在此之前,王维自己刚在淇上隐居了一年,所以这也许是他自己的亲身体会。

王维认为这种生活方式才最适合孟浩然,在山水田园之间,想喝就喝,想唱就唱,开开心心地读古人的圣贤书,一生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何必处心积虑去向权贵献赋求官呢?

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王昌龄从贬所北归,途过襄阳,拜访孟浩然,两人相见甚欢。

当时孟浩然背上长了毒疮,本来医治将要痊愈,医生交代不能饮酒。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孟浩然陪王昌龄纵情畅饮。

王昌龄离开不久,孟浩然便因毒疮复发,不治身亡,王昌龄内疚一辈子。

这一年孟浩然才五十二岁。

王维闻悉孟浩然的死讯,悲痛欲绝。

这年冬天,王维因公务赴南方,自长安经襄阳,来到孟浩然墓前吊祭,留下这首感人肺腑的《哭孟浩然》:

哭孟浩然(时为殿中侍御史,知南选,至襄阳有作)

唐·王维

故人不可见,

汉水日东流。

借问襄阳老,

江山空蔡州。

该诗跟白居易哭元稹的诗一样,语言通俗,毫无修饰,直抒胸臆,知己之情,跃然纸上,感人至深。

0 阅读:7

尔诗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