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杨坚临终时,为何骂杨广:“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误我!”

韦韦聊历史 2023-01-15 08:43:01

古往今来,隋炀帝杨广往往被认为是一代荒淫无度、残暴不仁的昏君,其实我们更应去探求历史真相,包括他夺皇位的谋略与心机等。

隋文帝杨坚与独孤皇后,一共生了五个儿子,其中最有出息的是长子杨勇与次子杨广。在中国历史上,从秦汉到明清大多都是“立长不立贤”,那为何杨广登上了皇帝宝座呢?

一、陷害哥哥:心机深沉、善于谋划,深得母亲的信任

据司马光《资治通鉴》记载,公元604年,隋文帝杨坚卧病在床,正值弥留之际,宣华夫人跑来哭诉杨广对她意图非礼,杨坚顿悟,痛骂:

“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误我!”

一句“独孤误我”,可见独孤皇后在次子杨广登即位上起到了几乎决定性的作用,那么独孤皇后为何会被二子杨广蒙骗的呢?

隋文帝杨坚和独孤皇后,一共生有5子,唯长子杨勇和次子杨广最为出色。自古多是自长不立贤,早在杨坚在北周辅政时,就将杨勇立为了世子,还拜为了大将军。

在杨坚建立隋朝,登上帝位后,杨勇就顺理成章被立为了皇太子,而次子杨广被封为了晋王。

因此,不出意外,皇位接班人就是杨勇!

原以为这一切是铁板钉钉之事。然而,作为老二的杨广,却野心勃勃,对皇位垂涎三尺,不甘心当个晋王,于是开始谋划陷害哥哥。

杨勇勤奋好学,性情宽厚,热情直率,当太子后就帮父亲处理政事,做得十分妥当,深得杨坚的器重。但是,他却有致命的缺点。

都说,老大憨,老二奸。这在杨勇、杨广哥俩之间诠释得淋漓尽致。杨勇憨厚有余、智谋不足,但杨广城府极深,极有谋略。

哥哥杨勇最大的缺点就是:喜好奢靡,甚至越级接受百官的朝贺,以及宠妾灭妻!

而隋文帝杨坚是一位以节俭治国著称的皇帝,独孤皇后又是倡导一夫一妻、痛恨男人三妻四妾的皇后。

毫无疑问,杨勇触碰了父母的逆鳞。

如此,杨坚开始对大儿子产生了猜疑和戒心,开始疏远他;而母亲独孤皇后也对他心怀不满,甚至将宠爱之心转向了次子杨广。

杨广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他岂看不透这些?

杨广继承了母亲独孤皇后不俗的容颜,长相俊美,举止优雅,而且性情机敏深沉、善于谋划,他对哥哥的太子位早已非常嫉妒,垂涎三尺,一心想要夺过来。

当时,隋文帝非常宠幸独孤皇后,而独孤皇后生性善妒,对男人宠妾十分痛恨。

但是,皇太子杨勇却妾室成群,对正妻元妃很冷淡,而专宠偏妃云氏,不巧这时元妃患心痛病去世,独孤皇后便怀疑是杨勇所为,加之云氏恃宠专权,就让她越来越不喜欢杨勇了,甚至派人暗中监视杨勇以找其过错。

这时,聪明的杨广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他深知母亲气兄长的原因,因此故意装出十分宠爱正妻萧妃的样子,平时生活起居也只和萧妃在一起,令其他姬妾就充个数而已。

而且,不论朝中大臣和母亲等人来他府上,他不论官职大小,总是和萧妃一起到大门口迎接,然后摆宴热情款待,并送厚礼。

这令朝中大臣和独孤皇后,都夸赞他人品和德行贵重。杨坚得知后大喜,相比太子杨勇而言好太多了,他动了废立太子的念头。

而皇太子杨勇那边呢?他有了危机感,开始将车马随从等装扮得十分朴素,与大臣交往时也谦卑有礼,如此声誉又压过了诸王。

这次,为促成独孤皇后废掉太子的决心,杨广用了一个打动人的狠招。一次,他入宫面辞独孤皇后,装出一副十分孝顺、哽咽流涕的模样,引得母亲“泫然涕下”。

他说:“不知儿臣犯了什么错,惹得太子不悦,他总是怨对儿臣,儿臣担心他在母后面前进谗言,或在儿臣酒食里下毒,因此儿臣每日担惊受怕,恐有一天遭到不测。”

独孤皇后本就对儿媳元妃之死记恨在心,现在听杨广如此一说,立即勃然大怒:

“太子越来越让人无法忍受了,我给他娶了元家女,却未听到他们做过夫妻。他倒是一心宠爱阿云,跟她生了好几个孩子。元妃本就无病,却突然死了,肯定是他派人毒死元妃的。这些我就追究了,为什么他又对你打坏主意,我在尚且如此,我死后,还不把你当鱼肉吃了?”

杨广听后,拜伏在地,呜咽不止,皇后更是愤恨不已。

不得不说,杨广演技了得,成功共情给了母后,令她对杨勇更加痛恨。但在还不够,他得加把劲拉杨勇下位,于是开始四处活动,带上珍宝找到宇文述和杨素让他们帮忙出主意。

几天后,杨素进宫见独孤皇后,婉转陈述了,杨广孝悌恭俭,很像他的父亲杨坚。

其实,那时独孤皇后已经不喜欢杨勇了,想要立杨广为太子,现在再经杨素这么一推波助澜,她的心意更加坚定了。

于是对杨素说:“你的话很对,晋王孝敬友爱,比太子好很多。”杨素趁机添油加醋说杨勇蛮横不成器。独孤皇后终心意已决,让杨素辅助皇帝进行废立太子一事。

很快,这事传到了杨勇耳朵里,事到如今,他也只能做最后一博了。他在府后建了一个平民村,每天身着布衣吃素食,以挡流言蜚语。

然而,却无济于事。

杨坚派人来考察杨勇的举动,恰好派的人是杨素,杨素早被杨广收买,因此回复杨坚:“杨勇怀恨在心,恐要发生变故,望陛下防备。”

杨坚听了,更加猜忌。

独孤皇后又暗中派人罗织杨勇罪名,向杨坚进谗言;杨广又派人重金贿L杨勇身边亲信;杨素又公开诋毁杨勇,宣扬其过失......

正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在所有人的攻击与诋毁之下,杨坚听信了谗言,终于忍无可忍了。

公元600年,杨坚下诏废杨勇为庶人,立杨广为太子。

二、善于伪装:聪明好学,给朝野上下一个非常好的印象

杨广在陷害哥哥杨勇的同时,更是伪装出一副勤奋好学、沉稳干练的模样,给朝野上下都留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印象。

杨广,又名杨英,小字阿炀,于公元581被隋文帝封为晋王时,年仅13岁。后来又授予武卫大将军等职。为培养杨广,杨坚专门找王韶、李彻两位大学士来辅导杨广读书识礼。

杨广自幼聪明好学,善于吟诗作文,而且性格稳重,长相俊美,器宇非凡,令朝野上下一致认为他将来必成大器!

这都是他的对外形象。实际上,杨广心机是五个兄弟中最为深沉的。为了骗得文帝的喜爱,他经常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勤奋好学、知书达礼、有事业心且不爱声色犬马的人。

一次,文帝去看他的生活学习情况,竟看到杨广乐器弦断并积满了灰尘,说明他并不爱好声色犬马,这让老皇帝很是欣慰。

还有一次,杨广随众人去骑马打猎,途中遇上了暴雨,随从见状要拿油布雨衣给他穿上,却被他断然拒绝了,还颇有气慨地说:“将士们的衣服都被雨淋湿了,而我一人能心安理得穿雨衣吗?”

公元前588年,杨广带兵出战平定陈国后,将陈国府库的里的金银珠宝全部上缴,自己分文不取,如此被百姓称赞是一个贤人。

后来,文帝论功行赏,杨广进封太尉,赏赐大车、骏马、礼服及玄珪、白璧各一对,再后来就废了杨勇,立杨广为皇太子了。

三、投父所好:假惺惺倡导节俭,深得隋炀帝的心

隋文帝一生节俭,还将“节俭治国”作为他的政Z韬略之一,甚至将节俭作为判断一个人好坏的根据之一,因而被称为“千古一帝”。

杨广心思敏锐,他深知父亲节俭,因此投其所好,去倡导节俭,这与大大咧咧的哥哥杨勇截然相反。杨广甚至在即位后,还假惺惺地倡导节俭,在诏书中说:

“民惟国本,本固邦宁,百姓足,孰与不足?”

其实,众所周知,隋炀帝建东都洛阳,兴师动众,穷奢极欲等。这样看来,他在即位前及即位初的节俭倡导,就显得极为讽刺了。

写在最后

隋炀帝,很小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谋略与心机,按说他排行老二,没资格继承皇位,再说一个十分优秀出众的哥哥杨勇在自己头上。

然而,杨广硬是凭自己敏锐的心机及深沉的谋略,成功将哥哥扳倒坐上了太子位。因此,论心机与谋略等,杨广是五个兄弟中最厉害的那一个,连哥哥都自叹不如。

众观杨广一生,可谓把“无毒不丈夫”诠释得淋漓尽致!在后世人眼里,隋炀帝荒淫无度、弑父杀兄等,完全就是一个残暴不仁的昏君!

但也有学者说了,史上对杨广的评价颇有争议,说他是被唐朝人所黑,他虽不是父亲杨坚那样的千古一帝,但也为中国历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还有他否穷奢极欲呢?

据说,在近年的考古发现中,考古人员就在扬州发现了隋炀帝的墓葬,令人惊讶的是,他的墓极其简朴,没有什么陪葬品,可称得上是极为凄惨。

大家对隋炀帝的印象是,穷奢极欲等,那么作为一代有名的皇帝,隋炀帝的墓葬又为何如此凄惨呢?如此看来,不是自相矛盾吗?

还有说隋炀帝好大喜功、滥用民力、残暴不仁等,其实隋炀帝从小“美姿仪,少聪慧”,就是长得又帅、又聪明,且英武过人,对中国历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比如,在国家稳定方面,经常带兵打仗,征吐谷浑、林邑、契丹、流求、高句丽等。

开凿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开凿从杭州到北京长达2700多公里的大运河,彻底奠定了中国新的经济基础,甚至是中国的物流模式,沟通了中国南北货物流通渠道。

在科举方面,第一次设置了进士科,而正因有了科举制度,人才才开始了流动,同时突破了只有士家子弟才能当官的局限,平民百姓也可通过公平公正的考试走上仕途,如此一直延续了数千年,直到1905年才被废止,这是对中国文化的重大贡献。

还有,营建东都洛阳,迁都洛阳,外交上同西域各国交易提升贸易交流,等等,这些也都是隋炀帝的为政举措。

还有说隋炀帝沉迷女色,而其他对自己的正妻萧皇后始终十分尊重,萧皇后聪慧有教养,有人说隋炀帝是一位政Z美学家。

当然,世上没有十全十美之人,隋炀帝也有他的各种不足,如穷兵黩武、劳民伤财、沉迷酒色,但又比不上其他皇帝的暴虐。

在纪录片《大隋王朝》里,这样评价隋炀帝:

隋炀不幸为天子,安石可怜作相公。

若使二人穷到老,一为名士一文雄。

说明隋炀帝还是一位有着超凡才气的文士,据统计,《全隋诗》收录了他40多首惊艳世人的诗篇。

因此,隋炀帝是一个非常多面的人物。

综上,我们对隋炀帝杨广的评价,应该更为公正与客观,并积极探索历史真相,让一代有名的皇帝最接近其真实的面目。

大家怎么看呢?欢迎留言。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

0 阅读:1

韦韦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