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贺龙独子没考上清华,找到父亲帮忙,贺龙:我去清华找个人

崔以安沧桑史 2024-10-31 13:38:51

1963年贺龙独子没考上清华,找到父亲帮忙,贺龙:我去清华找个人

1963年的夏天,一个年轻人站在清华园的门口,手里攥着录取分数线的报纸,眼神中充满了失落。这个年轻人就是贺龙元帅的独子贺鹏飞。高考成绩出来后,他发现自己与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仅差几分。正当他犹豫是否要找父亲帮忙时,贺龙元帅得知了这个消息。当时的贺龙,作为国家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一句话就能让儿子顺利进入清华。然而,他只是平静地说:"我去清华找个人。"这句看似普通的话语,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深意?贺龙此行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这个决定又将如何影响贺鹏飞的人生轨迹?

一、少年时代的教育与培养

1947年,贺鹏飞在延安出生。从小,贺龙就为儿子制定了严格的教育计划。每天清晨,不管天气如何,贺龙都会带着年幼的贺鹏飞在院子里晨练。即便是寒冬腊月,也不例外。

在贺鹏飞七岁时,贺龙特意为他安排了一位老红军当家教。这位老红军不仅教授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革命传统。每到周末,贺龙都会抽出时间,检查儿子的学习情况。若发现贺鹏飞有半点懈怠,便会严厉批评。

1958年,贺鹏飞小学毕业。按照当时的惯例,高干子女都可以进入专门的子弟学校就读。但贺龙坚持让儿子报考普通中学。在入学前,贺龙特意叮嘱儿子:"从今天起,你就是工人的儿子。"这句话伴随贺鹏飞度过了整个中学时期。

在普通中学就读期间,贺鹏飞与同学们一起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劳动。他不仅要完成学业,还要参与农田耕种、工厂实习等体力劳动。贺龙知道后非常支持,认为这正是锻炼孩子的好机会。

1962年春,贺鹏飞考入清华附中。为了避免身份曝光,贺龙特意安排人将儿子的档案材料做了技术处理,只保留基本信息。在清华附中,贺鹏飞住校期间,从不让家里的司机接送。即便是寒暑假,也是自己背着行李,挤公共汽车回家。

有一次,班主任组织全班同学参观国防科技展。贺鹏飞本可以通过父亲的关系,带领同学参观更多内部场馆。但他始终保持沉默,与同学们一起参观普通展区。正是这种平凡的学习生活,为贺鹏飞日后的成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清华附中学习期间,贺龙经常提醒儿子:"要想成才,就得学会吃苦。"每逢周末,贺龙都会带着儿子去工厂,让他跟着老师傅学习基本的机械操作。贺鹏飞虽然不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但还是认真完成每一项任务。

到了1963年春季,距离高考只有几个月时间。贺龙特意叮嘱儿子:"考不上没关系,但绝不能走后门。"这番话深深印在贺鹏飞的脑海中,也为他日后的人生选择埋下了伏笔。

二、高考落榜与人生抉择

1963年7月,北京的夏天格外炎热。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门前挤满了前来查询录取结果的考生和家长。贺鹏飞独自一人站在人群中,手里紧握着准考证。当工作人员念到他的分数时,一个令人失望的事实摆在眼前:距离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差了4分。

回到家后,贺鹏飞没有立即告诉父亲这个消息。直到第二天早晨,他才在贺龙晨练结束后,将高考成绩单递了上去。贺龙接过成绩单,仔细看了看,随后放在茶几上,继续喝他的茶。

这时,贺龙的警卫员匆匆走进来,报告说军委办公厅有紧急会议。贺龙放下茶杯,穿上军装准备出门。临行前,他对儿子说了一句:"等我回来再谈。"

当天下午,贺龙回到家中。贺鹏飞正在院子里给自行车修理链条。贺龙走过去,问了一句:"想让我帮你说情吗?"贺鹏飞放下工具,点了点头。贺龙沉默了一会,说道:"我去清华找个人。"

第二天一大早,贺龙就驱车前往清华大学。当时的清华大学校长是来自延安时期的老同志。看到贺龙亲自到访,校长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亲自到校门口迎接。

在校长办公室里,贺龙开门见山地说明了来意。校长听说是为贺鹏飞的事,连忙表示可以破例录取。但贺龙摆摆手,说自己来不是为了走后门,而是想了解三个问题:第一,今年的报考情况如何;第二,历年招收复读生的政策是什么;第三,清华大学对待落榜生有什么建议。

校长详细解释道,1963年是新中国恢复高考后报考人数最多的一年,光是理工类就比往年增加了三成。往年这个分数完全可以录取,但今年竞争特别激烈。关于复读生政策,只要第二年考试成绩达到录取分数线,同样可以录取。

贺龙认真记下这些信息,随后起身告辞。临走前,他特意叮嘱校长:"今天的谈话请不要对外说。"校长郑重地点头答应。

回到家后,贺龙将了解到的情况告诉了贺鹏飞。他说:"你现在有两个选择,一是服从调剂去其他学校,二是复读一年再考。但无论选择哪一条路,都要靠自己的本事,不能走后门。"说完,他就去书房批阅文件了,留下贺鹏飞自己做决定。

这次谈话发生在贺龙家的小院里。院子里种着几棵老槐树,树下有一张石桌。这张石桌见证了贺龙与儿子之间许多重要的谈话,而这一次,将影响贺鹏飞此后的人生轨迹。

三、复读之路与个人成长

1963年8月初,贺鹏飞向父亲表达了复读一年的决定。贺龙听后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从书房里拿出一份北京第二机床厂的工作介绍信,交给了儿子。这份介绍信上写着:"建议安排贺鹏飞同志在车间实习半年。"

就这样,贺鹏飞开始了他的工厂生活。第二机床厂将他分配到了铸造车间。车间主任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按照普通工人对待。第一天,贺鹏飞就被安排到最基础的打磨工序。铸件表面的毛刺需要用砂轮打磨,工作虽然简单,但粉尘很大,即使戴着口罩,晚上回家后还是会咳嗽。

一个月后,车间里来了一位姓王的老师傅。这位老师傅是建国前就在厂里工作的技术能手,专门负责教授年轻工人技术。王师傅发现贺鹏飞做事认真,就主动提出要教他铸造技术。从配料、制模到浇铸,每一道工序都要求严格把关。

贺龙每周都会抽时间去工厂看望儿子,但从不在车间露面,只是在厂门口等儿子下班。有一次,贺鹏飞浇铸时不小心被铁水溅到了工作服,贺龙看到后没有责备,反而说:"这是好事,说明你真正接触到了实践。"

1963年冬天,北京的气温降到了零下。铸造车间虽然有暖气,但工人们经常要在室内外来回走动,很容易着凉。贺鹏飞每天傍晚下班后,就骑自行车去位于西城区的一所夜校补习功课。为了节省时间,他经常带着干粮,在车间吃完就直接去上课。

夜校的数学老师姓张,是清华大学的一位退休教授。他发现贺鹏飞数学基础不错,就特意在课后给他布置了更多的练习题。每到周末,贺鹏飞都会把做错的题目整理出来,请教张老师。就这样,他的数学水平在半年内有了显著提高。

1964年春节前夕,王师傅找到贺鹏飞,让他独立完成一个铸件。这是一个要求精度很高的零件,需要经过多道工序。贺鹏飞花了整整三天时间,终于完成了任务。当检验员用千分尺测量时,发现各项指标都达到了要求。这个零件被工厂保留下来,作为学徒工作品的样板。

实习期满后,车间主任给贺鹏飞写了一份评语:"工作认真负责,技术进步快,具备独立操作能力。"这份评语被贺鹏飞珍藏起来,与他的复习笔记放在一起。在工厂的这半年,不仅让他学会了技术,更让他深刻理解了父亲常说的"实践出真知"这句话的含义。

1964年3月,离高考还有四个月时间。贺鹏飞结束了工厂实习,开始全身心投入复习。但他依然保持着在工厂养成的作息习惯,每天清晨五点准时起床,晚上十点前必须休息。这种规律的生活方式,为他后来的高考成功打下了重要基础。

四、再考清华与父子对话

1964年6月的一天,贺龙正在院子里检查警卫连的工作,贺鹏飞突然跑过来,手里拿着一张报纸。这张报纸上刊登着当年高考的考试大纲和时间安排。贺龙接过报纸看了看,对儿子说:"去把你这一年的复习笔记拿来。"

在书房里,贺龙仔细翻看着儿子的笔记本。这些笔记本上不仅记录着课堂内容,还有大量的课外练习和错题分析。其中一本数学笔记引起了贺龙的注意,上面详细记录了在工厂期间学到的实际应用案例,比如用三角函数计算铸件的倾斜角度,用立体几何解决模具设计问题。

1964年7月初,高考前的最后一个星期。贺龙破例给儿子放了一天假,带他去了香山。在香山脚下的小饭馆里,父子俩要了一桌家常菜。席间,贺龙讲起了自己年轻时的往事。他说,在湘西老家,十里八乡很少有人能读得起书,大家都靠种地为生。正是这种经历,让他深深懂得知识的重要性。

高考那天早上,贺龙亲自开车送儿子去考场。到达考场门口时,他对儿子说:"记住,考试和打仗一样,要沉着冷静。"说完,他就开车离开了,没有在考场附近停留。

第一天考完后,贺鹏飞回到家,贺龙正在院子里种花。他没有问儿子考试的情况,而是让儿子帮忙给花浇水。在浇水的过程中,贺龙讲起了一个故事:延安时期,有个年轻战士在战斗中表现英勇,但因为文化程度低,看不懂作战地图,结果带错了方向。从那以后,贺龙就在部队大力提倡学习文化知识。

考试结束后的一个星期,贺鹏飞没有闲着,而是主动回到第二机床厂帮忙。王师傅见他回来,笑着说:"考得怎么样?"贺鹏飞如实回答:"感觉比去年好。"王师傅点点头,随即安排他去帮助车间里的新学徒。

1964年8月中旬,清华大学开始公布录取名单。这一天,贺龙正在中南海开会。会议结束后,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先去了一趟清华大学。在校长办公室里,他拿到了一份完整的录取名单。翻到"贺"字那一页,他看到了儿子的名字:贺鹏飞,数学149分,物理98分,总分超出录取分数线12分。

回到家时已经是晚上。贺鹏飞正在院子里打扫落叶,贺龙走过去,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递给儿子。这张纸条上写着清华大学机械系的录取通知。贺鹏飞接过纸条,贺龙拍了拍他的肩膀说:"现在,你可以靠自己的本事进清华了。"

第二天一早,贺龙照常去上班。临出门前,他对儿子说:"记住,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这句话,成为贺鹏飞日后求学生涯中最重要的指导。

五、清华求学与始终如一

1964年9月1日,贺鹏飞背着简单的行李来到清华大学报到。按照学校规定,新生入学第一周要参加军训。在报到现场,贺鹏飞主动向带队教官表明自己的普通学生身份,要求与其他同学一样接受训练。

军训期间,贺鹏飞被分在第三排第四班。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夜里十点熄灯,与他在工厂时的作息完全一致。由于在机床厂实习时经常搬运重物,他的体能比一般同学要好,在训练中总能坚持到最后。特别是在五公里越野跑中,他不仅完成了任务,还主动帮助其他同学。

开学后,贺鹏飞选择了机械系机床制造专业。这个选择与他在工厂的经历密切相关。第一堂专业课上,当老师询问谁有实际操作经验时,贺鹏飞举手讲述了自己在第二机床厂的经历。从那以后,每逢实践课程,老师都会请他示范操作要领。

1965年春季学期,机械系组织学生去北京机床厂参观学习。这次参观由贺鹏飞担任学生联络员。他根据在第二机床厂的经验,提前整理了一份详细的参观计划,包括车间布局、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这份计划得到了指导老师的肯定,被作为范本保存在系办公室。

在课余时间,贺鹏飞经常去图书馆查阅机床制造的相关资料。他发现苏联的相关著作翻译质量参差不齐,就自学俄语,直接阅读原版书籍。到了1965年底,他已经能够独立翻译专业文献。这项技能在后来的学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66年初,贺龙来到清华大学参加一个会议。会后,他专门去机械系看望儿子。在实验室里,贺鹏飞正在进行机床精度测试实验。看到父亲来访,他继续专注于手中的工作,直到完成测试才出来见面。贺龙看着实验记录本上密密麻麻的数据,说:"做实验要像你现在这样,一丝不苟。"

由于表现出色,贺鹏飞被推选为班级学习委员。他利用这个职务,组织同学们成立了学习小组,每周定期交流学习心得。在小组活动中,他经常分享自己在工厂积累的实践经验,帮助同学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1966年6月,贺鹏飞完成了大一课程的学习。他的成绩单上,专业课全部是优秀,综合排名位居前列。这份成绩单被贺龙珍藏起来,与那份工厂实习评语放在一起。多年后,当有人问起贺龙教子的经验时,他总是说:"重要的不是分数,而是做人做事的态度。"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贺鹏飞始终保持着刻苦学习的劲头。即使在后来的动荡岁月里,他依然坚持记笔记、做实验,始终如一地追求专业知识。这种求学态度,正是源自那一年在工厂和父亲的教诲。

0 阅读:41

崔以安沧桑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