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牺牲后,毛主席力劝刘思齐改嫁:杨茂之不错,此人究竟是谁

上海女神街访 2022-09-20 11:58:11

在我国的革命战争中,毛主席凭借自己杰出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和突出的作战智慧,以及革命同志们共同的坚定信念,建立起了新中国,结束了旧中国人民受尽屈辱、剥削和压迫的生活。

为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美满新生活、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和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做出了突出贡献。

但是,漫长的革命斗争是无比艰苦的,战争中毛主席失去了很多亲人。这其中就包括他的长子毛岸英。

毛岸英牺牲后,他的遗孀刘思齐只有二十岁。

看着年纪轻轻的刘思齐,毛泽东的眉头上布满了担忧,自己这个儿媳这么年轻靓丽,不可能让她一辈子守寡,得想办法帮她重新找个好人家。

为了给刘思齐重新觅得一位优质的夫婿,毛泽东费尽了心思,最终他把合适的人选锁定在杨茂之身上。

那么,这位杨茂之究竟是谁?他到底是凭什么获得主席的青睐的呢?

夫妇和谐,琴瑟和鸣

毛岸英,作为毛泽东长子的他,在他的一生中曾经历经苦难、坎坷和挫折。

他幼年丧母,亲眼见证了母亲被军阀枪杀,后来又曾经长期在外流浪,早年饥寒交迫、困顿不堪的生活使得毛岸英形成了内心敏感的性格。

幸运的是,毛岸英后来被送往苏联学习。

彼时的苏联是世界上无比强盛的国家,毛岸英在那里进入军校,接受了先进的军事理论学习,使得自身的能力不断增强。

并且,毛岸英曾经在苏联参与了抵抗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更好地锻造了自己的内功。

1946年,毛岸英回国,重新回到自己的父亲身边,并在父亲的引导下坚持劳动与学习,不断读书。

毛岸英的政治觉悟越来越高,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思想理念也越来越深入。

回国后,在一个偶然的聚会上,毛岸英和刘思齐相逢了,当时的李讷主动为两人互相介绍。

毛岸英衣着朴素,给刘思齐留下了朴实的印象,而刘思齐的一双大眼睛也深深吸引了毛岸英。

刘思齐和毛岸英一样也是个苦命人。

她的父母也都是参加革命的进步同志,与毛泽东感情颇深。

在革命斗争中,刘思齐失去了父亲,而毛岸英则失去了母亲,相似的经历使得两人渐渐熟络起来。

时间慢慢流淌,两个人的感情也一日比一日好。

很快,毛岸英表达了自己的心意,这让刘思齐有点措手不及,她觉得自己只是普通人家的女儿,哪里能配得上主席的儿子呢?

但毛岸英不管这么多,他大胆而热烈地向刘思齐表达了自己内心深深的爱恋,并用自己的真心诚意打动了刘思齐,两人很快建立起了爱侣关系。

1949年10月15日,毛岸英与刘思齐正式结为夫妻。

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都参与了这次婚礼并送上贺礼。

他们望着幸福的小两口,心里充盈着丰硕的喜悦之果,毛泽东尤为激动,他为自己的儿子找到这样一位好姑娘而感到十分欣喜。

毛岸英与刘思齐内心也不断跳动着新婚的欢愉,他们相互一瞥,脸颊通红。

他们以为自己从此以后就可以幸福地在一起,永远永远,一生一世。

然而,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很快,一场战争打破了小两口之间的平静。

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不顾其他国家的反对,组建起“联合国军”,悍然干涉朝鲜内政,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严重威胁我国东北边境安全。

为了保家卫国,毛泽东作出“抗美援朝”的重大决策,并命令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抗击美国。

毛岸英因为长期受到政治熏陶,又接受过系统的军事训练,便毅然加入了志愿军的队伍。

谁知,刚入朝鲜一个月的时间,毛岸英便因为美国飞机的轰炸而牺牲,年仅28岁。

重新振作,努力学习

毛岸英牺牲后,因为怕影响到刘思齐的情绪,毛泽东一直没有把消息告诉她,家里人也不敢透露这件事。

直到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了,刘思齐才得知丈夫的死讯。

此时的她哭得如同泪人一般,悲伤和痛楚蔓延在她身体的每一处角落里,将年轻的刘思齐彻底淹没。

望着痛楚如斯的儿媳,毛泽东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他木然地坐在床上,脑海里一片混乱。

失去儿子的苦痛和对儿媳的爱怜,使得这位伟大领袖也终于无法再沉着冷静了。

一旁的周恩来连忙上去劝慰,可当他触摸到毛泽东的手时,他才发现毛泽东的手已经冰冷寒凉。

周恩来连忙对刘思齐说让她去帮忙安慰安慰主席。

懂事的刘思齐很快起身,强忍着内心的悲痛,开始安慰起了毛泽东。

两代人互相给予的温暖,在此时渐渐冲淡了些失去亲人爱人的痛苦。

毛岸英牺牲后漫长的一段时间内,刘思齐都是在痛苦和挣扎中度过。

毛泽东怜惜这个年纪轻轻就失去丈夫的温顺乖巧的儿媳,便常常加以劝导和安慰。

1954年刘思齐高中毕业,毛泽东决定送她去苏联的莫斯科大学数力系深造,这年刘思齐已经24岁。

但就在出国前夕,刘思齐患了重感冒,她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希望能在出国前见见父亲毛泽东。

于是毛泽东马上给她写了一封回信,让刘思齐好好照顾自己,克服困难,努力学习。

毛泽东的话语,给了处在困境中的刘思齐极大的安慰。

在刘思齐出国求学期间,毛泽东通过和她长期的书信联系,使得刘思齐渐渐摆脱了曾经的痛苦。

刘思齐渐渐成长蜕变起来,变得愈发坚强。

然而,由于水土不服,再加上自己的心病还没有彻底痊愈,以及由文一下子转理的艰难,刘思齐渐渐感到在学业上变得吃力起来。

她给毛泽东写了信,详细叙述了自己在苏联莫大学习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想要转回国内上学的愿望。

毛泽东对此表示非常理解,并很快给刘思齐写下回信,鼓励她自己做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最终,在毛泽东的关照下,刘思齐下定决心,回国求学。

她于1957年10月回国并转入北京大学学习。

改嫁他人,生活幸福

1961年,31岁的刘思齐从北大毕业,成为了一名翻译。

此时的她虽然有毛泽东等老一辈领导的亲切关怀,但毕竟身边还是缺少了一个能共同分忧解闷的知己。

看到儿媳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毛泽东很是欣慰,他相信刘思齐能把工作做好,能够担负起自己肩上的担子。

但是,对于刘思齐的婚姻问题,毛泽东却很是着急。

他不希望自己这个优秀的儿媳从此一辈子守寡,他希望她能找到一个真正爱她尊重她的人共同组建家庭,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

在这个问题上,刘思齐却一直没有表现出积极的态度。

她一直以工作为重,对于恋爱和婚姻并没有表现出热情。

因此,每当毛泽东劝说她时,刘思齐总是会拿各种各样的理由推脱。这可真是急坏了毛泽东。

为了刘思齐过上幸福的生活,毛泽东费尽了心思,他不断地托人寻找优秀能干的小伙子。

最终,在时任空军副司令兼空军学院院长的刘震介绍下,毛泽东看中了从苏联留学回来的空军学院强击机教研室教员杨茂之。

刘震向毛泽东介绍说:

杨茂之和刘思齐一样,都是从苏联留学回来的,他刚刚30岁。身材高大,精壮结实,忠厚老实,人品很好,父母都是渔民,淳朴善良,知识理论丰富,同时还是一名团级干部,是一个很适合的人选。

毛泽东在对这个叫杨茂之的小伙子进行了一番了解以后,觉得他确实不错,无论从相貌、人品、能力还是发展前途上来说,都非常优秀。

于是,毛泽东便给刘思齐写了一封信,信里这样写道:

女儿:你好!哪有忘记的道理?你要听劝,下决心结婚吧,是时候了。五心不定输得干干净净。高不成低不就,是你们这一类女孩子的通病。是不是呢?信到,回信给我为盼!问好。

同时,毛泽东又给刘思齐的母亲张文秋写了一封信,信上表达出对于刘思齐的关切、对于她拥有幸福未来的寄望以及想要把杨茂之介绍给刘思齐的思想。

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杰出的政治军事领袖,能如此无微不至地关爱小辈,为小辈着想,实属难得。

在毛泽东和张文秋的劝说下,刘思齐同意和杨茂之来往一段时间,观察一下这个人到底怎么样。

刘思齐惊讶地发现,他们曾经见过,在一次中国留学生留苏的聚会上,只不过当时两人还不熟罢了。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相处,刘思齐和杨茂之终成眷侣。

1962年2月,刘思齐和杨茂之的婚礼在北京南池子刘思齐的四合院中举行。

毛泽东十分欢喜,便手书了一幅自己刚刚创作的《卜算子.咏梅》,作为新婚的贺礼,并给了300元钱叫刘思齐自己购置礼品。

婚后的刘思齐和杨茂之生活幸福,两人在一起组建了一个美满的家庭,共同养育了四个子女,都学有所成。

但刘思齐并没有忘记毛岸英,在刘思齐和杨茂之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以后,刘思齐和丈夫一商量,决定给他命名为“杨小英”,以此来表达对于逝去的毛岸英的怀念和追思。

后来刘思齐曾经几次前往朝鲜,为毛岸英扫墓,祭奠毛岸英。

2022年1月7日,刘思齐病逝,结束了自己充满波折的一生。

从毛泽东对待儿子毛岸英和儿媳刘思齐的态度中,我们可以看出,主席作为一代伟人,既满怀横刀立马、扬鞭天下的谋略,又富有绵延不绝、恳切动人的真情。

于公,他精明强干,治国理政,带领革命同志们建设起了新中国。于私,他亲切真诚,平易近人,是一个好父亲、好公公。

毛主席不愧是一代英雄,一位真正富有韬略的伟人!一位感人至深的长辈!

0 阅读:36

上海女神街访

简介:上海本地真实街头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