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一个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于一体的职业,在繁重而辛劳的教学中,不少教师们的身体健康备受疾病困扰,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说话时间长、伏案时间长、站立时间长和心理压力大,这“三长一大”的工作特点,导致急慢性咽喉炎、颈肩腰椎疾病、痔疮、下肢静脉曲张等教师职业病发病率越来越高。
在全国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湖南省名中医、一级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胡国恒详细介绍了以下常见教师职业病的防治方式。
一、咽喉炎
由于微生物感染、干燥、粉尘等环境因素刺激,引起咽部发生非特异性炎症,致使咽部黏膜充血肿胀,引发咽炎。主要表现为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咽喉分泌物增多,晨起呛咳,清嗓子等。教师由于高频过度用嗓,咽喉炎成为最常见的职业病之一。
1、日常保养: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室内通风,起居有常,不熬夜,提高免疫力,减少感冒次数,以免炎症反复迁延。
饮食清淡,戒烟戒酒。尽量不食辛辣刺激、油炸和腌制食物,少吃干果类食品,多食新鲜瓜果蔬菜,如雪梨、芹菜、莲藕、西兰花,还可适当吃一点清肠洗尘的食物如黑木耳、猪血等。
避免反复清嗓子。清嗓子是慢性咽喉炎患者习惯性动作,虽然清后感觉神清气爽,但该动作不利于咽喉局部症状好转,反而会因为清嗓子时的持续刺激导致迁延不愈。
掌握正确发音方法。用丹田之气发音,即发音时通过收紧小腹,深吸气然后缓慢地将空气呼出,让气流通过收小腹的力量把声音传出去。该方法可使空气更有效地流经声带,减少声带压力,减轻喉咙损伤。同时,讲课应控制语速和节奏,避免过度用力。
《灵枢·忧恚无言》:“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中医认为咽喉为肺胃所主。因此,咽喉炎可服具有养阴润肺,解毒利咽,清解胃热功效的中药茶饮,如玄参、胖大海、麦冬、生甘草、金银花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制中成药铁笛润喉丸,历史悠久,广泛运用于防治职业原因导致的慢性咽喉炎,得到广大患者认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二、颈肩腰椎疾病
教师因长期从事文字和电脑工作、上课教学板书和长时间站立等,导致颈肩腰部肌肉处于紧张强直和长期劳损状态。常见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手足麻木、疼痛等肢体功能障碍。
1、日常保养:
备课时,自然端坐,头部略微前倾,保持颈胸腰背的挺直状态,调整好桌椅之间的高度比例。
卧床休息是治疗颈腰椎疾病的基本方法。因睡眠时段骨质增生活跃,可以促进骨质的代谢和修复。建议睡硬床,把枕头换成颈椎平衡支架,多平卧、少侧卧、不俯卧,促进正常脊柱生理曲度恢复,保证睡眠时长。
饮食上多吃蛋白和钙含量高的食品,如豆制品、牛奶、鸡蛋、鱼类、海鲜等。
颈椎操运动:取站立位,双手叉腰,躯干保持不动,分别做低头、仰头、向左侧、向右侧4个动作,四个方向为1组,重复5组。扩胸腰臀运动:先抬头做扩胸伸展运动,扭动腰部,活动四肢,拍打臀部肌肉数次。颈腰椎疾病急性发作期以及外伤初期不建议做。
2、穴位按摩
《素问·六节脏象论》:脊者....其充在骨。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骨髓充实,则骨骼强壮,运动捷健。肾的精气盛衰,直接影响骨骼的生长、营养、功能等。因此可以通过揉按以下穴位取得补肾壮骨之效。
关元穴:位于人体前正中线上,脐下方三寸,经常按摩关元穴,可补充肾气,使肾气活跃。
太溪穴:位于足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经常按揉太溪穴,可缓解头晕、目眩、失眠、健忘等症状。
涌泉穴:位于足底,用力弯曲脚趾,足底前部出现的凹陷处即是,经常按揉涌泉穴,可使肾精充足,让人精神充沛。
肾俞穴: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通常采用拍打的按摩手法,可起到培补肾元的作用。
三、痔疮
由于长时间站立、端坐,易导致静脉扩张、屈曲、充血、水肿、瘀血,从而产生痔疮。主要表现为排便时出血和痔疮赘生物脱出,其中,间断性便后鲜血最为常见。鲜血常覆盖在大便表面,有时会点滴流下,部分患者排便时鲜血呈喷射状流出,严重时引起贫血、头晕和乏力等症状。
1、日常保养
课余期间多做一些体育运动,增加下肢运动,减轻肛周直肠的充血水肿。
建议多使用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蔬菜和新鲜瓜果。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便后使用冷水冲洗肛门并擦干,保持肛门清洁、干燥,减少细菌滋生以降低肛部炎症发生。
中药熏洗治疗痔疮,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主要将加热好的中药汤剂先热熏患处局部,待温度适宜后浸泡患处。常用中药有川芎、大黄、苦参、黄柏、赤芍、牡丹皮、蒲公英、蛇床子、野菊花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制外用药熊胆消痔软膏,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痔疮治疗,尤其是早中期患者,获得大众的一致认可,需要在肛肠科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王小菊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