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英:大明帝国的“云南王”,为华夏开拓西南千里边疆

易云聊历史 2023-07-16 14:58:00

“大星一夜西南落,万里谁分圣主忧?心到九泉昭日月,名垂千古重山丘。中原父老思羊祜,绝塞羌夷哭武侯;薮泽书生怀德义,清铅满掬泪难收。”——(潘仁.《沐黔宁挽诗》)

沐英,字文英,濠州(今安徽凤阳)定远人。至正十二年(1352年),8岁的沐英流浪到濠州城,被朱元璋收为养子。至正十六年(1356年),14岁的沐英参加了朱元璋攻打集庆(今江苏南京)的战役,战斗中表现优异,此后,一直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屡立战功。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已初步统一南方,并开始对南方最后一个割据势力福建陈友定集团用兵,此战,沐英率部攻陷江西、福建交界处的分水关,攻取崇安(今属福建武夷山),连下闵溪十八寨,生擒陈友定麾下悍将冯谷保。福建既平,朱元璋令沐英率部镇守建宁(今属福建三明),节制邵武、延平、汀州三卫(皆属福建),并具体处理福建善后事宜。也正是在福建善后工作中,沐英的民政才能得以培养,为之后镇守云南打下了基础。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国号大明,改元洪武,是为明太祖,大明帝国由此诞生。大明建国后,朱元璋吸取五代义子与皇子之间残酷的争斗,命沐英恢复本来的沐姓,以正视听。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授沐英为镇国将军,任大都督府佥事,次年(1371年)升大都督府同知。大都督府是大明建国初期的全国军事指挥中枢,在此任上,沐英表现优异,颇受朱元璋和马皇后的欣赏。洪武十年(1377年)四月,沐英配合明初名将邓愈进攻川藏,明军一路打到昆仑山下,史载“俘斩万计,获马牛羊十余万”。迫使西藏的乌斯藏政权对大明帝国称臣纳贡,大明由此建立了对西藏的羁縻统治。沐英也因功特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赐封西平侯。

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朱元璋多次招抚盘踞在云南的北元梁王,皆遭拒绝,遂以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为征南左副将军、沐英为征南右副将军,率军30万征讨云南。在明军摧枯拉朽的攻势下,元军溃败,北元梁王自焚死,明军底定云南。只剩下大理一带的段氏割据势力倚靠点苍山、洱海等要隘,负隅顽抗。洪武十五年(1382年)闰二月,沐英率部进攻大理,悉平之。七月,沐英率军返回滇池,与明军主将傅友德会师,又相继平定乌撒、东川、建昌、芒部诸蛮,并在此设立乌撒卫、毕节卫,留兵驻防。

云南平定后,朱元璋令傅友德及蓝玉率明军主力班师回朝,当时云南新附,要知道自唐军退出云南后,中原军队已经600多年未涉足此地,云南对中原王朝向心力薄弱,考虑到这些问题,朱元璋采取大臣的建议,留下一员大将镇守其地。而与朱元璋渊源深厚的沐英自然成为了这一最佳人选。洪武十六年(1383年),朱元璋正式任命沐英镇守云南。沐英在云南平定叛乱、招抚流民、开垦土地、推行汉化,使得云南的面貌焕然一新,从此云南成为华夏稳定的大后方,为华夏在西南开拓千里边疆。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皇太子朱标病逝,自幼与朱标关系密切的沐英闻讯后,大哭,并由此染病。同年六月十七日晨,沐英病逝,时年48岁。沐英去世后,云南“官僚、士庶、胥吏、卒伍、缁黄、髫白,莫不奔号其门,泣语于路”。

朱元璋闻讯后,追封沐英为黔宁王,并让沐英的儿子沐晟承袭爵位,继续镇守云南,此后沐家后人一直履行着这份“契约”,直到1662年,末代黔宁王沐天波,在缅甸的咒水之难中与大明最后的皇帝永历帝朱由榔一同殉难,这份“契约”才最终结束。

《明太祖实录》记载:“英为人寡言笑,沉毅有智量,好贤礼士,抚御士卒,尤有恩意。初下云南,地方绝远,夷獠顽悍。英宣布恩信,抚而治之,招怀番酋,得其欢心。或时有叛者,必遣人开谕之,不下,然后加兵。及其久也,夷人畏爱,无复叛者。”《明史》则评价道:“黔宁以英年膺腹心之寄。汗马宣劳,纯勤不二,旂常炳耀,洵无愧矣。独黔宁威震遐荒,剖符弈世,勋名与明相始终。”

2 阅读:146

易云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