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列表迅速了解明十六帝(上)

拓跋腾 2022-02-04 09:58:03

明朝一共有十六位皇帝,大明王朝从1368到1644,历经276年,是除唐宋外历史最久的中原王朝。

第一位 洪武大帝 明太祖 朱元璋

朱元璋

朱元璋早名朱重八,1328年出生在亳州,是中国历史上创业最艰难的皇帝,开局一个碗,从一介布衣成为一代帝王,幼年家庭困苦曾经为地主放牛,1344年去皇觉寺当和尚,游历四方结交朋友,1353年 25岁的朱元璋经朋友汤和推荐参加郭子兴的起义军,反抗元朝,参加元末起义这是他命运的转折点,朱重八作战勇敢,深得士兵爱戴,大家都叫他朱公子,并且他有了正式的名字朱元璋,有人说朱元璋的意思是诛元璋,意思是诛灭元朝的意思,璋是一种尖锐的利器的意思,在这个时候朱元璋迎娶了郭子兴的养女马氏,这位就是著名的马皇后,随着地位提升朱元璋在郭子兴死后出去单干,逐渐拉起了一起队伍,并且听从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在浙东六年稳扎稳打发展自己的势力,1356年攻破应天(南京)标志着朱元璋成为南方起义军一支不可忽略的强大割据势力,北方元朝军阀混战给了朱元璋发展的时机,历经十一年到1367年消灭了陈友谅和张士诚基本统一了东南地区,1367年派徐达和常遇春北伐,1368年成立大明,1368年秋徐达常遇春攻入燕云地区元顺帝逃离元大都(今北京),宣告元朝的结束,自石敬瑭在938年割让给辽的燕云十六州,历经四百年终于重新纳入汉族统治,并多路出击,历时五年平定西南、西北和辽东,建立了疆域广阔的大明王朝,面积达997万平方公里。

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政治上废除了宰相制度,严惩贪官污吏,经济上实行屯田、兴修水利、减免税负,逐渐恢复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史称洪武之治,朱元璋在位31年进行五次北征,最终在洪武25年蓝玉北征漠北的捕鱼儿海,彻底击垮了北元残存实力,由此疆域彻底稳定,由此奠定了明朝276年的基业。

第二位 建文帝 朱允炆

朱允炆

朱允炆是朱元璋长子朱标的次子,由于朱标长子早夭,朱允炆被成为朱标的第一继承人,洪武25年朱标去世,根据古代嫡长子继位,父死子继的传统,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有个问题一直摆在朱允炆面前那就是,虽然元朝残余势力退回了岭北行省但是实力还是很强大,于是朱元璋吸收了,元朝的宗王藩镇制度,周朝的尊王攘夷,分封藩王巩固朝廷,这样元朝残余势力就无法击败前线的藩王,进而威胁中原,当时共有十三位受封于边境的塞王 防守东北到西北的明朝边境,其中的燕王朱棣就受封于北平。

明代藩王

朱元璋曾和朱允炆说,我把你的几个叔叔排到边境去给你守边抵御胡掳可保你太平,朱允炆答到胡掳不安定有几个叔叔可以去地狱,开始几个叔叔不安定我该怎么办,朱元璋沉思了一会,说道先用道德感化诸王,再用礼仪教化之,如果还不行就进行削藩,废黜藩王,这些方法都不奏效那就只有出兵讨伐了,朱允炆于是继位的第一件事就是削藩,他任用了齐泰和黄子澄帮助其削藩,而此时朱棣也已靖难为名,出兵南京,靖难的意思就是朝廷出现奸臣需要亲王去朝廷铲除奸臣,而这两位臣子不知兵事,而且建文帝还说,别害我得到骨肉相残的恶名,意思就是不要杀我叔叔最好生擒他,这就成为朱棣的护身符,朱棣虽然好几次打败朱允炆的南军,但是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直到他结交的内臣(太监)得知南京空虚,于是极速南下,不攻城夺寨只求速到南京,结果南京开城门投降。

靖难之役

史料记载建文帝是 宫中火起,帝不知所踪。建文帝就此下落不明,由于任用不知兵事和自己太过于自信,导致了自己的失败,朱允炆就此消失在历史舞台,也没有庙号,清朝的十全老人给了他一个恭闵帝的称号,南明给朱允炆的谥号是明惠帝。

第三位明成祖 朱棣

朱棣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明史记载为马皇后第四子,生于1360年,当时朱元璋正在和陈友谅争夺天下,没得急看这个孩子,朱棣直到朱元璋称帝的前一年1367年才有了自己的名字,而且朱元璋还为每一支子孙制定了起名的规则,朱棣这一支是,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明朝末帝崇祯叫做朱由检,根据这个规矩传到了崇祯正好是第十二代,朱元璋模仿周朝,分封子弟,以屏中央,在边境封了十三个塞王,而朱棣就是其中之一,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棣去北平就藩北平,朱棣在此17年跟着明朝名将出征北元,扫荡元朝残余势力,成长成为一位名将,此时的朱棣并没有谋反之心,建文帝继位后第一件事就是进行削藩,朱棣由此被迫以靖难为名进行抗争,建文帝不知兵事数次被朱棣击败,但朱棣无法取得决定性胜利,地盘只有保定和北平地区,到了建文四年,朱棣通过贿赂建文帝的内臣得知京师(朱元璋在南京建都)空虚,迅速发兵南京,于建文四年六月攻入南京,南京皇宫内起火,建文帝就此失踪,这也是现在的历史之谜,建文帝到底去了哪里。

朱棣于建文四年六月继位于南京奉天殿,朱棣并不承认建文年号,改1402年为洪武35年,次年改为永乐元年,并大封靖难功臣,明朝一共有两次大封功臣,第一次是开国,第二次就是靖难功臣,朱棣在建文帝的削藩的基础上进一步削藩,采取了较为温和的削藩,将藩王内迁,加强对其的控制,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为了加强对国家控制,恢复了太祖时期的锦衣卫,并增设了东厂,合称厂卫,在西南废除土司制度,增设了贵州布政司加强了对贵州的统治。

贵州布政司

在南方地区收复了越南北部,收复了自五代十国时期独立的交趾地区,设立了交趾布政司。

交趾布政司

在西北地区设立了哈密卫,控制了西域进入内地的咽喉,加强大明对西域的控制。

在东北设立了奴儿干都司,治所在黑龙江下游的特林地区,加强了对东北地方的统治。

奴儿干都司

在北方朱棣征蒙古稳定了北方的边疆,并且在永乐18年迁都北京,确立了天子守国门的国策,加强对北方内蒙地区的控制,由此也确立了北京的首都地位,对外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对外家里,彰显了中国的国力,文化上编写了《永乐大典》,朱棣在位的22年里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取得了重大成就,史学界把这段时间称为永乐盛世,朱棣去世后庙号为太宗,在嘉靖时改为成祖,故朱棣被称为明成祖。

第四位 明仁宗 朱高炽

朱高炽

朱高炽为朱棣长子,母亲为徐达长女,在靖难之役中,朱高炽留守北平大后方,曾经以不足万人抵抗了南军(朝廷的军队,因为在南方史称南军)五十万的围攻,这也是朱高炽在靖难之役中最璀的事迹,朱棣称帝后,围绕着长子朱高炽和次子朱高燧的战斗争随即开始,朱高熙和朱高炽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朱高熙随父亲靖难,数次就朱棣于父亲于危难时刻,并数次在北军处于劣势时转败为胜,朱棣最喜爱的儿子,觉得像他有军事天赋,而且好多靖难之役的武将是朱高熙的袍泽(战友),希望朱高熙能成为太子,而文臣坚持正统坚持嫡长子继位制,再加上朱元璋曾亲自立朱高炽为世子,朱高炽在永乐二年被立为太子,朱高熙被封为汉王,藩国在云南,可他就是找借口不去,朱棣也不想这个儿子离开,就没有强求,朱高熙在朝中结党营私,一心想推翻太子,自比唐太宗(李世民就是杀掉了大哥太子李建成而自立),朱高炽一次次化解危机保住了太子之位,终于朱高熙犯了太多事,朱棣想要杀了他,朱高炽多次求情才免了他的罪,到了永乐十五年把他改封到了山东惠安,终于太子和汉王之争告一段落了。

大明风华中朱高炽和朱高熙

在永乐二十二年朱棣于第六次北征返回期间去世,朱高炽继承大统次年年号洪熙,为人宽厚赦免了好多建文旧臣,停止了永乐时期的大规模用兵与民休养生息,发展生产,为仁宣之治打下坚实的基础,可惜朱高炽身体不是太好在洪熙元年五月就去世了享年48岁,算上永乐七月继位,加在一起在位十个月算是明朝在位第二短的皇帝。

第五位 宣德皇帝 明宣宗 朱瞻基

朱瞻基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仁宗朱高炽长子,生于北平燕王府,深得祖父朱棣喜欢,有种说法是朱棣因为喜欢这个孙子,所以才下定决心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从永乐九年被册立为皇太孙就可以看出朱棣对他的喜爱,在宣德元年他的叔叔汉王朱高熙想要和他父亲朱棣一样来次靖难之役,灭了自己侄子自己当皇帝,可朱瞻基可不是建文帝,御驾亲征很快就平定了叛乱。

朱瞻基在位期间任用三杨大臣进行吏治和财政改革,并与民休养生息,缓和社会矛盾,使得经济有了空前的发展,和他父亲明仁宗和时期合称任宣之治,是明朝三大盛世之一,但他为了加强皇权教宦官读书参政,为之后宦官专政埋下了祸乱的种子,宣德皇帝在位十年,在壮年去世,去世时年仅38岁,传位于长子朱祁镇。

0 阅读:2307
评论列表
  • 2022-02-04 21:45

    朱高煦?

  • 2022-02-05 23:29

    朱元璋不是安徽凤阳人吗

拓跋腾

简介:主要写作 元明清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