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欧美基金对中国市场投资意愿下降,中东主权基金却多次出手布局中国资产。这燃起了许多中国创业者和创投机构的希望,他们把目光转向中东寻找新“金主"。不过,中东资金入华的目的,却比单纯的财富增值要复杂得多。
今年40岁的李乔(化名》是深圳一家游戏社交公司的创始人。去年初公司现金流陷入紧张,他开始向中国的美元基金投资机构融资,但花了半年时间,跑了十几家都没有下文。
去年7月,他接到了一家沙特阿拉伯机构打来的电话,表示对李乔的公司感兴趣。开过两次会后,对方直接问李乔是否愿意赴沙特首都利雅得考察市场,探索开拓当地市场的可能性,进度之快让李乔有些意外。
他向同行打听一圈才知,与传统美元出资人对投资中国变得更为谨慎相反,中东资金正积极加仓中国,考察访问沙特、阿联酋等国家已经成了不少中国商务人士的必修课。
据统计全球主权基金投资的平台Global SWF数据,海湾六国,包括巴林、科威特、阿曼、卡塔尔、沙特和阿联酋的主权基金,去年直接对华并购和投资额达到23亿美元,而2022年这个数字仅约1亿美元。
若加上企业、主权机构旗下资金的对华投资,去年中东资本对华投资总额远不止23亿美元。单是沙特国有石油公司沙特阿美(Aramco)一家,去年对中国的投资就超过329亿元人民币(60亿零700万新元):阿布扎比投资局旗下机构CYVN在去年6月和12月,对中国新能源车制造商蔚来汽车的两次投资,总和超过30亿美元。
在中东资金对中国的投资射程中,有游戏社交、智能制造和物流等行业,但以前来为代表的新能源车企格外受到青睐。从造车新势力到老牌车厂如北汽新能源、长城华冠、吉利汽车,投资者名单中,都有中东投资人的身影。
这与中东国家希望减少石油依赖,进行经济发展多元化转型的需求有关。中东国家通过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积累了财富,但传统能源见底的焦虑从未消失,多国都提出转型目标。
例如,沙特希望在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提高到50%;阿联酋则提出“2050年能源战略”。目标是到2050年,能源结构中44%为可再生能源。中国在制造业、新基建和新能源产业方面的能力,与中东市场有很强的互补性。同时,中国从无到有发展这些新兴产业的管理经验,也是沙特和阿联酋等国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