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任大法官的结局:打不破的张君魔咒

历史海大富 2024-10-18 03:56:30

中国司法界流传着一个久远的传言,名曰“张君魔咒”。

2000年,彼悍匪张君终于落网,被重庆警方擒获。

伴随着他的倒下,公安局长文强的名声迅速传遍大江南北。

张君在受审时,冷冷地对文强抛下一句:“你有一天也会和我一样,只要你挡不住诱惑你也会走上我这条路。”

文强闻言,当众表态,声称自己绝不走那条道。

张君伏法后的第九年,文强也因罪行累累,被最高法院判以死刑,踏上了与张君相同的绝路。

什么是张君魔咒?

“张君魔咒”听来带几分诡异,其实指的是政法系统中的执法者因贪腐堕落,沦为阶下囚的现象。

2000年那会儿,重庆的杀人魔王张君终于落入法网。

而当时的重庆市公安局副局长文强,专管刑侦,意气风发地站在张君面前,脚踩着他的罪恶问道:“你服不服?”

这张照片见诸各大媒体,一时间,文强俨然成了打击犯罪的英雄,声名如潮水般涌动。

张君在被审时,轻描淡写地丢下一句话:“你有一天也会和我一样,只要你挡不住诱惑你也会走上我这条路。”

当时文强面色如常,对外界还斩钉截铁地表示他定不会如此。

结果几年后,预言应验。

张君伏法后过了几年,文强自己也被控以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包庇纵容黑社会等多项罪名,最终被判死刑。

而王立军曾亲手抓捕文强,随后也遭受了“张君魔咒”的侵蚀。

“张君魔咒”并未随文强、王立军的倒下而消失,反倒如瘟疫般继续蔓延。

后来又有三任大法官相继落马,从清廉正义的法官,变成了贪婪无度的大贪官。

奚晓明

2015年8月20日,北京召开了全国律师工作会议。

这场会议是由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四部联合召开的头一回,仿佛一场“大清洗”。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站在台上,神情严肃,声音铿锵。

提及奚晓明案时,他毫不避讳地说,奚晓明是“司法界的耻辱!”

奚晓明的案子爆出来时,是会议前个月的事儿。

当时,他的身份还很体面,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党组成员。

可谁又能想到,身居高位的他竟被查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甚至已经进入了组织的视线,正在接受审查。

奚晓明案背后的故事也不复杂,是山西一起矿山股权纠纷案。

张新明这个名字,当时在山西煤矿圈里可谓如雷贯耳。

他买下金海煤矿,后来资金周转不开,便以股权作抵,向吕中楼的公司借了4.23亿元,换取了62%的股份。

过了没多久,煤矿市价扶摇直上,涨至百亿。

此时,张新明心生悔意,想要回那被自己抵押出去的股权,却被吕中楼一口回绝。

于是,张新明以股权转让价格过低为由,将对方告上了法庭,要求废除合同。

案子一路打到了最高法院,结果,自然是奚晓明“主导”的最高法院做了判决,支持张新明。

此时的奚晓明俨然成了这起利益博弈中的关键人物,而这场案子也成了他坠入深渊的引子。

设若煤炭价格未曾暴涨,或许这起案件便不会闹到如此地步;倘若煤价跌落,这一场纷争恐怕早已灰飞烟灭,了无痕迹。

此案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奚晓明竟然将如此荒谬的判决堂而皇之地收入最高法院的指导案例中,一本正经地宣讲着“法治精神”。

可笑、可叹,亦可悲。

这“司法界的耻辱”到底是如何修炼而成的?

其实说到底只有一个字——“腐”。

奚晓明并非孤例,回望过去,黄松有同样是一个典型代表,曾以同样的身份沦为腐败的牺牲品。

法学理论与腐败权力的交织,竟然能如此轻松地摧毁法治信仰。

曾经自诩为“法学泰斗”的他们,终究难逃贪欲的侵蚀。

黄松有是个“先行者”,奚晓明是他“后来的冤家”。

堂堂大法官,竟沦为贪腐分子的同路人。

司法殿堂,本应是社会的信仰之地,而今却成为腐败的温床。

大权力带来了大腐败,大腐败成就了大耻辱。

黄松有

黄松有的名字,在当时如雷贯耳。

他是当时新中国成立以来,司法系统因贪腐倒下的最高级别官员,惹得举国上下议论纷纷。

2010年1月,这位曾高高在上的“法治捍卫者”被判无期徒刑,罪名是受贿罪和贪污罪。

2008年10月28日,一条足以搅动政法界的消息从天而降:全国人大常委会投票决定,免去黄松有的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职务。

这位曾经在司法界如日中天的“大法官”,跌落神坛。

此时,关于他落马的传言甚嚣尘上。

而这一切都与臭名昭著的“中国第一烂尾楼”,中诚广场拍卖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中诚广场位于广州天河北的黄金地段。

规划设计宏大,楼高51层,双塔并立,本是由香港中诚集团于1992年豪掷20亿投资兴建。

可惜的是,这辉煌的梦想终究只落得个空壳。

中诚集团初始投入不过区区2000万元,远不及预期。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横扫而来,资金链瞬间断裂,工程也随之摇摇欲坠。

几经波折,2001年,停工的消息最终盖棺定论。

自此,这栋本该直指云霄的大厦,成了烂尾工程的代名词,时间久远,涉案金额庞大,利益纠葛错综复杂,甚至还经历了几次波折重启,但都无功而返。

2002年,广东省高院决定由广州市中院负责解决中诚广场的债务纠纷。

这个“黄金地段的烂尾楼”吸引了158名债权人,债务总值高达人民币15.67亿元、港币1.24亿元、美元0.3亿元,足以让任何一个大型企业垂涎。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几家原本实力雄厚的大公司如保利集团、越秀城建等皆未能染指。

这个“黄金地段的烂尾楼”最终以9.24亿的超低价格,落入了两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手中——广州骏鹏置业和北京金贸国际。

故事还没完。

骏鹏公司老板范骏业涉嫌犯罪,失去了购买的资格。

谁曾想,金贸公司独家收购的申请竟迅速获得了批准,一场利益博弈的大戏也就此拉开帷幕。

其实,事情的幕后操盘手范骏业,既是广州骏鹏置业的老板,也是北京金贸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这场拍卖从一开始就透着几分诡异。

以如此低价拿下中诚广场,没多久便转手卖给了中石化,售价高达13亿余元,短短数月之间,净赚四亿多。

那个曾经臭名昭著的烂尾楼,如今也换了名头,成了中石化大厦。

金钱的流转速度,让这座原本停滞的高楼一夜间又拔地而起。

而这背后的交易,远不止金钱那么简单。

范骏业的手笔向来阔绰,与黄松有交情深厚,两人多次出入北京的天伦王朝饭店、天上人间等豪奢场所,谈笑风生。

范的生意得益于黄松有的关照,尤其是在这场拍卖过程中,黄松有的干预显而易见。

广东省高院执行局原局长杨贤才,负责这场拍卖的执行事宜,当时就接到了来自最高人民法院的指示,而这指示的发出者,正是黄松有。

黄与杨,两人关系非同一般,同乡之谊,再加上在广东省高院共事多年的“革命友情”,自是密不可分。

在这场名为“中国第一烂尾楼”的闹剧中,他们扮演的角色,也可以说是暗地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操盘手。

2008年6月28日,杨贤才因为在中诚广场拍卖中涉嫌收取巨额贿赂,突遭纪检部门“双规”,随后被移交司法机关,铁证如山,无法再辩解。

而黄松有这条“大鱼”,也就顺势浮出了水面。

10月28日,黄松有被免职,成为司法系统因贪腐落马的最高级别官员。

其实,在此之前,黄松有的“风流韵事”早已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

生活奢靡、行事张扬,黄的腐化并非一日之寒,或许早在他走进那些高档会所的那一刻,命运的车轮就已经开始转向。

他与范骏业的交情,未必全是友情,更多的是利益的缠绕。

奚晓明与黄松有,都是在法院系统里混迹了二三十年的“老江湖”,在那权力的熔炉里,浸泡得久了,便不知不觉染上了“权力膨胀症”,进而发展为“权力麻木症”。

所谓“以权换钱”,起初或许还有些忐忑,渐渐地,倒也成了习以为常、顺手为之的事儿,仿佛不过是从口袋里掏出点零钱。

而他们的故事,也不可能只是孤例。

沈德咏

除了前述的两位大法官之外,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沈德咏也未能逃脱“被查”的命运,成为2022年首个被查的正部级官员。

讽刺的是,2022年3月初,他还出席了全国两会,衣冠楚楚地坐在会场里,谁又能料到,不到一个月之后,他的仕途便急转直下。

沈德咏的仕途,着实算得上“显赫”。

2018年6月之前,他曾担任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正部级)、常务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位居高位整整十年。

而再往前追溯,1998年至2006年期间,他也曾在最高法副院长的位置上摸爬滚打了多年,积累了足够的声望和权势。

沈德咏在最高法院任职18载,俨然成了这个系统中的“老字号”。

2018年,沈德咏即将到龄退休,距离他功成身退仅差不到一年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免去他的职务。

不久之后,沈德咏在最高法全体干警办公平台上发了一封颇为自鸣得意的告别书。

信中他回顾了自己在最高法的风光岁月,颇为骄傲地写道:“我自认为基本上做到了立足岗位、守好本分、尽力而为,没有贪渎擅权,没有媚上欺下,没有揽功诿过。”

字里行间,洋洋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仿佛这封告别信是他最后的“道德宣言”。

命运总是擅长在你以为已经功德圆满时,给你一个响亮的耳光。

3月21日,沈德咏被正式宣布落马,成了反腐风暴中的一颗“重要棋子”。

当天,最高人民法院召开了党组扩大会议,会议主题简洁明了,就是 “坚决彻底肃清沈德咏流毒影响”。

这“流毒”二字,倒颇具讽刺意味。

曾几何时,沈德咏的告别书里还自诩“问心无愧”,如今却被定性为流毒。

更为讽刺的是,2019年,沈德咏竟在接受采访时,义正辞严地宣称:司法人员底线失守,是冤假错案发生的重要原因。

采访中,记者问他作为一名法律人,该坚守哪些底线?

沈德咏:既要尊崇有形的法律,依法办事,尽忠职守,不越雷池,更要本诸良善之心,正道直行,善待自己,善待他人,让法治之光照亮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记者又问该如何坚守?

沈德咏:既要靠内心自觉,也要靠制度约束。要培育、践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监督,做好风险防控,严惩违纪违法行为。

记者问他冤假错案的发生,与底线失守有无关系?

沈德咏:导致冤假错案发生的原因很多,司法人员底线失守确实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司法是守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办了冤假错案,公平正义就会荡然无存。

此言一出,若不知其人,真以为他是捍卫正义的良心人物。

一言一行看似正气凛然,背后却早已腐败横行,贪欲早将他的良知消耗殆尽。

正是他,连同那些所谓的底线,早已被权力和金钱腐蚀得体无完肤。

这是何等的讽刺!

那时的沈德咏,或许自己也觉得这番言论相当高尚。

这些冠冕堂皇的话语,恰恰映照了他自己的堕落。

贪似火,无制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必滔天。

曾言之凿凿,要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建立“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可现实却是,连他自己都早已把这笼子踢得稀烂,权力如脱缰野马,恣意妄为。

三位大法官,三位副院长,先后落马。

倘若他们真如自己所言坚守了底线,也不会落得这般田地。

参考资料:反腐在线 廉政瞭望 沈德咏_司法人员底线失守是冤假错案发生的重要原因 廉政瞭望

大权力就可能产生大腐败_徐迅雷

从大法官到大贪官_张新

3 阅读:250

历史海大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