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焕解读十大名将4——冲天的霸气征服北方,一统十六国混乱局面

宝影谈历史 2023-07-12 10:53:13

欢迎大家关注刘焕解读十大名将系列,该系列首发于公众号,原本是“刘焕解读星座名人”系列。因很多人不喜欢星座元素,修改后去除星座元素,变成解读十大名将系列。

1、

2、

3、

4、拓跋焘

一.天降英雄

在中国历史上,十六国是比较混乱的时期,也是所有历史爱好者的噩梦,自从公元314年永嘉之乱开始,完全崩溃的西晋王朝就开始了数十年的破碎,最有希望终结乱世的苻坚,却在淝水之战中一败涂地,北方又陷入了无休止的分裂,最多的时候,全中国十一国并立。

十六国乱世

谁来终结十六国乱世,历史给了石勒机会,给了苻坚机会,甚至给了慕容家族机会,但他们都失去了。

历史的重任给了拓跋家族,凭借着淝水之战后前秦的瓦解,年仅16岁的拓跋珪复国了代国,他在参合陂之战大败了后燕慕容宝的大军,等到慕容垂,这位之前叱咤风云的战神来到战场后,看到堆积如山的白骨,一口鲜血吐出,当场殒命了。

北魏王朝,强势拉开帷幕,可是拓跋珪的儿子拓跋嗣并没有其父的霸气,在刘裕北伐之战中,被刘裕用“却月阵”击败。

拓跋珪隔代遗传的孙子拓跋焘却有着其祖父的风采,他的祖父道武帝拓跋珪十分惊奇,高兴地说:“将来能成就我的事业的,必定是这个孩子。”因此,在父亲拓跋嗣去世之后,统一北方,终结十六国乱世的使命就落到拓跋焘的头上了。

十六国后期的国家

拓跋焘,408年七月初十生于平城,刚刚即位,北方的少数民族柔然,也就是拓跋家族所在的鲜卑族的近亲,欺负拓跋焘,准备大举南侵,看着这些远方亲戚,已经定都平城的拓跋焘十分恼火,他发誓要通过一战,狠狠教训下柔然。

拓跋焘的第一战,能打响

柔然汗国

公元424年,拓跋焘刚刚即位,精力旺盛的他就立马征兵十万,准备暴打柔然,众多大臣劝他三思,这位16岁的少年十分老成,他最终舍弃了十万人的远征,选择了冬季,草原上草料最少的时候出征,当年十二月,拓跋焘率领3万大军,轻装出发,进军到柞山,今天内蒙古的和林格尔,与柔然可汗阿伏干率领的柔然骑兵相遇,鲜卑骑兵大战柔然骑兵,凭借着入主中原后的先进铁器和战法,鲜卑大败柔然,拓跋焘斩首数千人。

第二年,拓跋焘再次北伐,这一次的拓跋焘十分有信心,他率领十万大军,兵分五路出击,只携带15天的干粮,穿越沙漠,直击柔然大庭,柔然大惊,逃到了漠北戈壁去了,拓跋焘的战法类似于霍去病,如果他是汉人,或许和霍去病一样拥有封狼居胥的名号,不过他本来就是鲜卑人,是生在中原的草原狼,这对他来说,只是日常便饭。

17岁的拓跋焘解除了柔然威胁,整个朝野为之一惊,43岁的老谋臣崔浩也对他心服口服,就此拓跋焘开启统一北方的征战。

二.大战胡夏

在当时和北魏并立的是著名的胡夏国,这是匈奴单于赫连勃勃建立的,他本名刘勃勃,容貌雄伟,10岁的时候,部落被人所灭,他独自投靠后秦,还做了高平公没奕于的女婿,后来他在河套平原吞并了岳父的财产,建立了夏

十六国后期形势,南燕和后秦都被东晋的刘裕所灭

赫连勃勃认为自己的祖先匈奴是夏朝后裔,所以取国号作为“夏”,甚至后世党项族居住在此地,便被称为“西夏国”,也是今天宁夏省份名字的由来。

同时匈奴族早在刘渊的时期就全部改姓刘了,因为匈奴和汉朝通婚了数代,所以便跟随母姓姓刘,可是刘勃勃却觉得姓母族的姓氏不好,自己取了一个姓氏,号称功德赫赫,能和天相连,便叫“赫连”,自己摇身一变变成了赫连勃勃,姓氏确实高大上了许多。

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匈奴骑兵,赫连勃勃占领了关中和河套大片领土,残暴的他下令修筑“统万城”,监工的时候用刀片插到城墙缝隙中,能插入的话就杀死工匠,所以“统万城”号称坚固不催,甚至四个城门分别名为“朝宋、招魏、服凉、平朔”,显示出他统一天下的勇气和决心。这座城池直到1600年后的今天居然还存在着。虽然赫连勃勃残暴,但是他的军事能力极其强悍,甚至说“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的游击战术其实最早也是赫连勃勃发明的,他南征北战,打下了和北魏东西鼎立的国家,甚至连北伐关中的刘裕也赞叹,“吾所不如也!

陕西榆林的统万城,历经1600年依然完好。

赫连勃勃在的时候,拓跋焘不敢动这个匈奴夏国,谁知道大败头然的第二年,赫连勃勃就死去了,拓跋焘听说关中大乱,几个王子自相残杀,18岁的他带领大军攻打夏

拓跋焘

公元426年十月,魏军兵分三路,魏将奚斤率四万五千人从山西进攻蒲阪,河南镇将周几领一万人进攻陕城,进逼潼关。两路的目标就是攻取夏国的重镇,也是秦汉故都——长安。

然而,真正的奇兵都是拓跋焘亲自率领的一万轻骑兵,他从云中郡出发,准备南渡黄河偷袭统万城。拓跋焘亲领大军奔袭统万城,走到了内蒙古的清水河的时候,河水冰冻住了,拓跋焘遂帅轻骑二万从冰上渡河,居然来到了统万城旁边。

那一天正是冬至,在当时,冬至等同于过年,当时的夏国国主赫连昌正在聚会,没想到魏军能渡河而来,拓跋焘攻入统万城,关键时候,赫连勃勃残暴筑起的城墙居然真的起了作用,拓跋焘居然攻不下来,情急之下,拓跋焘居然和大军走散了,赫连昌命令关闭城门,全城捕杀拓跋焘,关键时刻,拓跋焘居然找到了一个女人的衣服,穿上女人衣服爬墙逃走了,这次只能退兵,却掠夺了牛马十万头,然而魏军的另外一支却成果显著,占领了关中的重镇长安。

第二年开春,赫连昌发动大军,想夺回长安,派他的弟弟赫连定率军猛攻长安,战役一时间非常焦灼。

不愧是拓跋焘,通过打仗学会了真正的军事,他想到了中国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典故,“围魏救赵”,当前大军前来攻打长安,都城统万城一定空虚,我只需要去攻打统万城,一定可以打夏国一个措手不及,于是,拓跋焘悄悄带领3万骑兵,连夜进军。

第二天,赫连昌发现魏军居然来到了统万城的城门口,开始攻城,大惊之下,连忙召回弟弟的大军,赫连定却来不及赶回来,攻城战役进行得十分焦灼。

北魏攻夏之战

拓跋焘发现,夏国之所以难以攻取,在于统万城的坚不可摧,只需要把夏军引出城,在城外野战就行了,于是他故意示弱,显示出想退兵的迹象,赫连昌果然中招了,派大军出城,和魏军大战,正好这个时候风雨大作,蒙古语族的鲜卑和日后的蒙古民族一样,敬重天,觉得这是不祥之兆,准备撤兵,著名的汉人谋士崔浩极其反对,称士气正旺,当一鼓作气。拓跋焘发挥大无畏的勇气,亲自冒雨拼杀,迎着风雨雷电,带领鲜卑骑兵,大战夏国匈奴骑兵,情势一度十分危急,拓跋焘还曾经坠马,差点被砍杀,在拓跋焘身先士卒的砍杀下,魏军士气大振最终大败夏军,拓跋焘带领魏军强势攻取统万城,这一座号称坚不可摧的城池,就这样被攻克了。

统万城被攻克之后,夏国国主赫连昌只能逃走,而他的弟弟赫连定则顺势篡位,自己当上了皇帝,听说弟弟篡位的消息,赫连昌万念俱灰,再也没有任何复国的勇气,最终被擒获。

进攻夏国,经过两年多的血战,拓跋焘终于灭掉了夏国,统一了关中地区,拔掉了这个最大的割据势力,此外,这一次还有一个影响,俘虏的赫连宗室中,有一位赫连氏,她和两个妹妹都成了拓跋焘的嫔妃,赫连氏通情达理,给了性情狂暴的拓跋焘不少安慰,最终公元432年,27岁的拓跋焘立赫连氏为皇后,与击败后燕却娶了慕容皇后的祖父相比,拓跋焘确实像他祖父,击败了敌人,却娶了敌人家的公主。

拓跋焘的赫连皇后

拓跋焘全力灭夏的时候,柔然果然又蠢蠢欲动,进攻塞内并掠夺,这一次,拓跋焘率领十万大军再次北伐柔然,一直到达燕然山,这里是东汉王朝最终击败北匈奴,勒石燕然的地方,北魏大败柔然,原来受柔然控制的高车诸部也趁机摆脱柔然,先后归附北魏者有三十余万落之多,柔然被彻底打残,表示归顺北魏。

不过这次之后,拓跋焘做了一个影响北魏的打决定,他在之前长城的领域设置了六个军镇,镇守北方,可谁也没想到,汉化改革后的北魏忽视了六镇军人的权利,六镇军人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六镇大起义,而北魏则一分为二,北齐政权便是依靠六镇起义军建立的,而出生六镇的关陇集团,则创造了北周、隋朝和唐朝三个政权,这是后话了,也是百年前拓跋焘无法预料到的。

此外,还有一个连锁反应,柔然和鲜卑都是蒙古语族的民族,堪称同族,柔然的被击败,却导致阿尔泰山的另一个民族的崛起,这个民族影响极其深远,他们本来是替柔然锻造铁器的锻奴,这个民族就是突厥,当然,这也是后话了,而拓跋焘征讨柔然的大量征兵也诞生了无数的文学作品,比如著名的替父从军的花木兰,也是这个时期的。

花木兰

三.统一北方

就在魏夏大战的时候,魏国后方着火了,宋朝皇帝刘义隆北伐,攻克了虎牢关和洛阳等军事重地,面对着河南地的失去,拓跋焘悔恨不已,派出大军迎战,宋朝名将檀道济攻入济南,与魏军大战三十余次,大败魏军,魏国见宋朝强大,就暂时退兵。

拓跋焘决定反击,他率领鲜卑骑兵,在滑台之战大败宋军,他亲自率领一万骑兵南下,却在悬瓠城受阻,富有冒险精神的拓跋焘决定吓一吓那个南朝宋,他亲自率领一万轻骑兵,南下彭城和盱眙,一直到达江北岸的扬州,饮马长江,隔着长江岸和刘宋叫板,把刘宋吓得不轻,被吓破了胆的,在江北岸,今天属于南京六合区的瓜步山上,拓跋焘还建造了一座行宫,后来演变成一个庙宇,甚至百姓还祭祀,后世辛弃疾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便是来自这个典故。

虽然这个时候的北魏还不具备灭掉南朝宋的可能性,不过这次饮马长江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南朝宋政权承认了北魏的合法性,之前的十六国都只是“王国”,唯一的正统王朝是南方的东晋,可是北魏王朝打败了南朝宋,最终获得了和南朝宋一样的正统地位,被称为“北朝”,这是南朝宋给予北魏的无上尊重,南北朝时代就此开启,南北双方互为正统,谁也灭不了谁,就这样持续了百年的平衡。

在宋魏大战的时候,带领十万残兵盘踞着平凉的赫连定,那个篡位称王的人又开始骚扰北魏,等到击败了南朝宋,拓跋焘立马回兵,大败夏军,赫连定最终失败被吐谷浑擒获,25年的匈奴夏国最终灭亡。

灭亡了夏国之后,北方还剩下的就是辽西走廊的北燕和河西走廊的北凉了,要想统一北方,就必须灭掉这两个国家。

其实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新时代的开始,往往并不意味着旧时代的结束。比如说,公元前256年,东周被秦国所灭,标志着东周的灭亡,但并不是战国时代的结束,公元前221年,35年之后,六国才都被秦国所灭。

公元266年,晋朝建立,可是东吴却在公元280年才被灭,又延续了14年。

再比如公元960年,宋朝建立,可是五代十国的终结却是公元979年北汉的灭亡,滞后了19年。

同样,南北朝也是如此,公元420年,刘裕建立南朝宋,但是这个时候,北方的十六国时代还没有最终终结,终结恰恰也晚了19年,直到公元439年了。

公元432年,听过北燕国王冯跋死了,拓跋焘立马率领大军进攻北燕,他走的路线就和北伐乌桓的曹操一样,经过河西走廊,这一次奇袭,最终灭掉了北燕,同时著名的冯氏进入了北魏宫廷,成为了日后叱咤风云,主导改革的北魏冯太后。

北魏冯太后是北燕的公主

灭掉了北燕之后,北方割据政权仅剩下河西地区的北凉了,北凉长期盘踞河西走廊,北魏远征,难度还是比较大的,这一次,拓跋焘准备了许多,公元439年,他才命令大军出发,长途行军的大军最终灭掉了北凉,就此,北方地区西晋末年开始的分裂局面结束了,北方地区重新统

电视剧锦绣未央中的女主角便是北凉的公主

统一北方之后,关中的羌族、氐族等民族也开始了起义,号称六十多万,凭借着鲜卑骑兵强大的战斗力,拓跋焘灭掉了起义,所以终其一生,他都极其依赖鲜卑骑兵的战斗力,鲜卑骑兵在整个北魏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一直到北齐的前身东魏时代,高欢都说,汉人种地、鲜卑打仗,分工明确这样的话语,然而长期的打仗也让鲜卑人口锐减,反而延缓了鲜卑族的汉化与融合。

拓跋焘虽然南征北战,马上得天下,但他很重视汉人谋士的作用,对于崔浩等著名的谋士都十分尊重,灭掉北凉之后,因为凉州偏远,长期以来保留了大量儒家典籍和学者,拓跋焘都纷纷请他们来到平城,另外一方面,对于河北文人,拓跋焘也是大量重用,他聘请了范阳卢玄、博陵崔绰、赵郡李灵、河间邢颍、勃海高允、广平游雅、太原张伟等数百名汉族士人,就此,形成了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赵郡李氏这四大家族,这四个门阀家族精通儒学,代代在北魏做官,成为根深蒂固的世家大族,一直到唐朝,他们都是著名的门阀,甚至在《氏族志》上排名前列,让唐太宗李世民羡慕嫉妒。

可是,这样备受尊敬的崔浩,却最终被杀了,这是为何呢?

四.国史案和殒命

崔浩对于北魏是非常重要的,“大魏”这个国号就是他提议的,因为魏国地处中原,是大国的象征,且“魏”的意思是大名,魏即大名,比如河北的魏州又叫作“大名府”,因此拓跋氏最终选择了魏作为国号,表明了想建立中原大帝国的理想。

身为谋士,崔浩在鲜卑人的朝廷中多次献上神机妙策,逐渐确立了自己的地位。拓跋嗣时期由于柔然侵扰和平城粮食歉收,想迁都到邺城去,崔浩坚决反对,认为魏国是要成为中原大国的,躲在荒山野林中是自取灭亡,在他的建议下,拓跋嗣采取了一系列恢复生产的措施,很快恢复了生机。在刘裕北伐时,崔浩建议拓跋嗣作壁上观,坐收渔翁之利,拓跋嗣不听,才有却月阵之败,后来悔不听崔浩之言,对他更是言听计从。

拓跋焘曾对归降的国王说:“此人名叫崔浩,别看他手无缚鸡之力,但他胸中所怀,却远远胜过甲兵。但我征战前犹豫不决之时,都是他使我下定决心,而且总是大获全胜。这都是他的功劳!”并下令文武百官,今后所有的军国大事,不能决定的,都先征询崔浩的意见。拓跋焘对崔浩不仅是信任,而且很亲近。有的时候去崔浩家里,崔浩正在吃饭,拓跋焘拿起碗,盛饭就吃。同时,崔浩进宫见驾,地点也不限于朝堂,可以出入卧室,和拓跋焘一同吃饭。

和拓跋焘这么亲近的崔浩,谁能想到因为一件事情而遭遇了杀身之祸。

公元450年,即拓跋焘42岁那年,早已位列三公之一、权倾朝野的崔浩被招进大殿。

拓跋焘冷冷地坐在皇位上,大臣们不敢直视他的脸,如此的狂暴狰狞却又带着一丝迷惘阴郁,似乎不像是活人,又像一只厉鬼。

太监宣读了一份鲜卑大臣草拟的崔浩罪状,里面列举了崔浩一系列的罪状,包括受贿等,但最大的罪状还是在《国史》中污蔑了大魏的先祖们,待太监宣读完毕后,拓跋焘开口说话了:“崔浩,尔等可知罪?”

崔浩吓得在地上不敢动弹,更不敢抬起头来。

“崔浩,你可有什么想辩解的?”拓跋焘还怀抱着一丝希望,希望崔浩赶紧认错。

崔浩一听拓跋焘所说,眼中闪过一丝神色,但又低下了头,什么也不肯说,眼中是死人一般的绝望。

崔浩,位列三公

拓跋焘勃然大怒,下令夷灭崔浩三族,将清河崔氏灭族,一同修史的河东柳氏等家族也先后遭殃,共计百人,均遭屠杀。一同修史的只有高允逃过一劫,因为其对拓跋焘说了实话,拓跋焘欣赏他的诚实。

第二日,平城街头上,曾经位高权重的崔浩坐在囚车里,头发蓬松,衣衫不整,身上全是被鞭打后的血痕,人们好奇地赶来看他受刑,在受刑的时候,几十个鲜卑族士兵把崔浩一把摔在地上,在他头上撒尿,最终将满身污秽的崔浩斩首,从头到尾,崔浩没有说一个字,更没有申辩一句,眼中满是死灰。

曾经和拓跋焘如此亲近的崔浩,几乎到了同吃同睡的地步了,为何突然遭此横祸。

在记载北魏王朝唯一的正史《魏书》上,对此语焉不详,说崔浩在写的《国史》暴露了太多北魏王朝早期的隐私,可是关于隐私是什么,在魏收还生活的东魏时代,是不能说的,只能留给大家思考了。

由于南北朝时期的史料较少,正史上的记载也非常简略,以上就是正史上《国史案》的全部内容了。真相是什么,我们并不清楚,《国史》修成后,崔浩在征得太子的同意后,将国史刻成碑林,供人瞻仰。可是究竟是暴露了什么隐私,让拓跋焘突然勃然大怒,要灭崔浩满门?

柏杨认为,这和拓跋焘的爷爷拓跋珪有关,根据正史《魏书》的记载,拓跋珪是代王拓跋什翼键的孙子、拓跋寔的儿子,代国被前秦灭亡时,拓跋珪被母亲贺兰氏带出,不久苻坚在淝水之战中惨败,前秦土崩瓦解,15岁的拓跋珪重建代国,后来在崔浩建议下改名魏国,这就是北魏的历史由来了。

这段历史是崔浩亲自参与的,拓跋珪是什么样的人,他是亲自接触过的,由于懂得太多了,所以在《国史》中崔浩暴露了一个惊天大秘密。这个秘密堪称北魏最大的秘密。

那就是:拓跋珪不是拓跋什翼键的孙子,而是他的儿子,是拓跋什翼键和贺兰氏所生,是拓跋什翼键和儿媳乱伦的产物。

问题是,就算这是真的,游牧民族早年的道德关系并不同于中原,这也实在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可是崔浩把这个乱伦事件刻成碑林,供人瞻仰,这让拓跋焘在很多汉人文士面前抬不起头来。同时,拓跋家族也有怒火,为了平定怒火,安抚那些王爷,崔浩就不得不死。

不过,这也显示出拓跋焘已经接受了某种汉化的思想,有了汉人的道德观,事实上,北魏王朝,也在悄然发生着汉化。

其实,崔浩本人也不是什么善茬,他是一代儒学大师,面对着魏晋南北朝时代佛教的流行,联合了道士寇谦之,劝谏拓跋焘毁灭佛教,拓跋焘在信奉道教之后,果然开始灭佛。

公元445年,关中的盖吴起义,拓跋焘前去平定,在长安寺院中发现了不少兵器,怀疑和尚和起义军私通,崔浩趁机劝谏拓跋焘灭佛,于是拓跋焘杀死了长安几乎所有的和尚,下令毁灭北方一切佛像,僧侣必须还俗,天下震惊,拓跋焘因为谥号太武帝,后世把太武帝、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和后周世宗这四个灭佛的行为统一称为“三武一宗灭佛”,是佛教最大的法难。

灭佛

其实杀死崔浩之后的拓跋焘是孤独的,也是后悔的,他曾经为了崔浩灭佛,又为了平定拓跋家族的怒火而杀死了崔浩,现在的他真的是一个孤家寡人了,他成了一只受伤的雄狮。

晚年的拓跋焘,狂怒不已,杀人无数,与太子闹得不可开交,最终狂暴的他被太监宗爱所杀,一代枭雄,终结十六国乱世的绝世战神,居然死于太监之手,令人唏嘘

影视剧的拓跋焘形象

然而,拓跋焘死了,北魏却强势崛起了,统一了北方,甚至在它的面前,就是隋唐盛世!

0 阅读:0

宝影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