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传子,家天下”,是阴谋论?还是争夺战?——或许我们冤枉了大禹和夏启!

国学传声筒 2023-04-14 12:48:45

中国上古历史上王位继承,主要是“禅让制”,如尧传舜、舜传禹,可大禹过后,却成了“夏传子,家天下”,以致后来几千年的历史中,王朝变更不是战争获取,就是暴力争夺,而王位传承基本就是“世袭制”了。

禹所以传启,人们一般都是这样认为:人类社会到了大禹时代,道德衰败,再不像尧舜时代那样禅让给贤德之人,禹也有私心,转而传位于自己的孩子启了。果真如此吗?

哪有这么简单呀!我们从大禹传启的几个不同版本,或许可以得出不一样的判断。

一、“阴谋论”

大禹年事已高,便秉承尧舜禅让政治传统,向上天推荐皋陶,授予治政大权,将皋陶立为“储帝”,一旦大禹去世,皋陶将接任帝位。皋陶执掌刑法,犹如今天的大法官,却早死于帝禹,享年106岁。于是,大禹又立了一位“储帝”,即大禹治水的高级助理伯益(据说是《山海经》的作者)。大禹在位第十年,东巡会稽时去世,伯益继位为帝。

大禹两次向举荐“储帝”,举荐的两人均是年龄较大者,故人们认为,这其实是禹心存私心、暗中布局,目的就是堵人口舌并为自己的儿子能够继位提供机会。比如,与尧委以舜重任不同,大禹让伯益执政,而以启为吏,就是为了架空了伯益,让启掌握实际权力,因而最后才会出现“诸侯皆去益而朝启”的局面和结果。

“阴谋论”更有甚者,还把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都纳入了阴谋夺权的序章之内了。

二、“争夺战”

这里,第一种说法是伯益担心启对自己的帝位稳固有影响,放心不下,先动手挑起战争,即先囚禁了启,于是启暴起反杀,进而夺取帝位。《竹书纪年》就是这样记载的:“益代禹立,拘启禁之,启反起杀益,以承禹祀”。

另一种说法是启的手下人所为,在大禹去世之后,启的手下纷纷造反,攻击、攻打伯益,拥护、拥立夏启,进而“黄袍加身”。《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就是这样记载的:“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于益,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

三、“揖让说”

“益启揖让”说,与“阴谋论”与“争夺战”者把大禹、伯益、夏启均作心机、野心或残暴之人不同,坚持认为大禹是英明领袖,启、益也都是大贤之人,之所以禅让废除,虽有不尽人愿之处,却是大势所趋,人无力回天。作为正史《史记·夏本纪》就是这样记载的:“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而在《孟子·万章上》篇里,孟子不仅明确肯定了“益启揖让说”,而且还专门对伯益未能最终称帝的主客观原因,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和论证:

(一)尧之子丹朱、舜之子商均,全是扶不起的阿斗,而大禹的的儿子启却是贤者。“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

(二)舜和禹作为尧和舜的继承人,辅佐帝王多年;而伯益是在前一个继承人死后才又被确定的,任要职时间短,阅历浅,威望低。所谓“益之相禹也,历年少,施泽于民未久”。

(三)舜去世之后,作为“贤者”大禹曾为了让位“太子”商均,而远离“皇城”,进行了躲避,所谓“禹避舜之子于阳城”。伯益也是如此,在大禹去世后,也曾想让位于启,故“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

(四)既然大家都不是大坏之人,之所以会出现“家天下”这个局面,应当是人民的自然选择了。大禹去世后,伯益虽然名义上是帝王了,但大家有重大问题并不去找伯益解决,做宣传也不正面宣传伯益,即所谓“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曰:‘吾君之子也。’”

(五)依据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世袭制”私有制发展的必然选择,“夏传子”也是时代的必然。所以,对于伯益来说,当不上领导,应当是“点儿背不赖社会,命苦不赖政府”,时运不佳、命不好耶。所以孟子对此总结为:“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

如果你还不能完全相信宁受宫刑之苦也要仗义执言司马迁,那么人称亚圣“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大丈夫孟子的话,您总该相信吧!

——所以我说,我们或许冤枉或误会了大禹和夏启了。

0 阅读:105
评论列表
  • 2023-04-17 16:21

    尧舜禹传人,即位前先躲避,以观百姓选择。择主之子则退,不择主之子则上。

  • 2023-04-22 13:00

    原始氏族向奴隶制社会的演变,私有制产生,这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阶段。权力更替是实力的结果。

  • 2023-04-15 19:13

    臆想

  • 2023-04-16 13:55

    不知女娲图,妄谈国中国。文人痛风手,指山河手疼。不知尼安城,枉为人中人。墨客痈舌口,路路疼足行。祖训难教孙,三皇五帝庸。名人败家仔,共工蚩尤愚。颂祖词常在,诬人语常新。父子阵长败,教徒骨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