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弟恋《白色城堡》观后感(3)

空明山人有文化 2024-08-25 20:22:36

《白色城堡》中有三对恋人,王扬鸣和孟骄阳;路易和包小炔;刘非和王欢;王扬鸣和孟骄那是过命的情侣,充满路易和包小炔情节,现实中少之又少。路易和包小炔,靓女和准大叔,幽默俏皮加几分伤感。路易本来不是包小炔的菜,可“补位及时”,抓住了“空穴流。现实中这种有缺憾的婚姻比比皆是。本文关注的是最后那一对刘非和王欢,姐弟恋本就社会热议,再加上拖油瓶的丧偶大姐姐。

先说姐弟恋这个话题,在49年之前的乡土中国,男人娶妻、纳妾只为家族香火。平均说,男方年龄比女方大很多。新中国成立,强调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年龄差缩小,城里的工作女性更是如此,一般女方略小。

直到改革开放,体制外,市场化后的企业自谋生路,必然强调效率,没有了大锅饭,女性的生育期恰是职业发展的爬坡期,男性优势凸显,“男主外,女主内”达成共识。年龄差再次拉大,还出现了“全职妈妈”。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普遍富裕了。教育大发展,高学历女性愈来愈多,今天的在校女生已经超过了男生。女性受教育程度与生育率成反比,这在全世界都一样。她们是独立女性,不想在职场上输给男生。于是,多了不少大龄女。另一方面,养娃、房贷的压力越来越大,彩礼水涨船高,还出现了不婚主义。此时,高学历的大龄女不得不“向下兼容”。也对之前的男女年龄正差有了“代偿性平衡”。

说回剧情,姐弟恋不仅有社会发展的背景,还有情感类型的互补,王欢是一个能让一米九的博士弟弟在怀里大哭的暖心姐姐。弟弟一直寄居在姐姐家,知道什么是令人羡慕的姐姐了吧?这为何能让家世优越的刘菲动心呢?刘非那样的高知家庭,强调的是独立,是“无处取暖”的那种独立。在发达国家很普遍,可在刚刚工业化、城市化的中国,刘非与周边孩子自有对比,“冷阿!”遇到有追求的知性父母就更冷。他们表达爱的方式不一样,刘父请儿子的竞争对手王扬鸣来家里吃饭,褒贬背后是激励,是恨铁不成钢。

一边是贴心姐姐的暖炉,一边是比邻天涯的陌路家人,刘非当然逆反,不想如父母的愿,娶回家一个清高的留洋女博士。结过婚的漂亮女性散发出的“磁性”、“成熟”,对冷库里长大的刘非就是超级大杀器。

在当今社会,婚姻越来越功利,情感温度越降越低,“算计”越来越普遍。计算越多,情感越淡。追刘非的有的是,而王欢才是他的稀缺,看看她照顾大的弟弟那么优秀,这难道不是一个无私女人的佐证吗?没有计算的婚姻才可能是幸福的婚姻,不是吗?

那个急着叫爸爸的小朋友是不是也很可爱?不过实话实说,拖油瓶是有风险的。孩子是好孩子,可社会复杂,转型期中更是如此,孩子长大也会面临一些世俗观念的压力。西方人从一而终的也不到四分之一,可成熟社会不会有问题,离了婚的也多是好朋友。我们不行,乡土观念不容,觉得丢面子,自己吃了亏。如果彼此没有算计,离了婚也许是两个人新感情的开始。亲密关系不是掷骰子,结婚、离婚都不应有“计算”。孩子也就没有压力了。剧里是丧偶,问题也会小一些。

姐弟恋不在是什么新鲜事,特别是王欢那样的暖心姐姐。“暖”是一种善良!善良在当今社会是一种难于甄别的优秀品质。如果像刘非那样,通过“暖”、通过“慈”,发现的是骨子里的善良,那就是“中大奖”了!

婚姻的解体大概率来自“计算”和外部的诱惑。而诱惑是外生变量,防不胜防。一个没有任何计算的婚姻会加固彼此亲情和责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加上精神方面的持续融通,谁还舍得割舍这份唯有足够存量才能搭建的家庭呢,你们说我说得对吗?

不管是姐弟恋,还是什么恋,我要强调的是没有计算的婚姻才可能是幸福的婚姻!

0 阅读:8

空明山人有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