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未来会是什么样?
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形态、生活状态,其实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现在一般人的想象,如果发挥一下想象力,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
整个社会形态的运行,完全依靠人工智能就能运行起来,而且是高速、有效的运行。
换言之,人会从这个社会系统的营运中,被剥离出来。
原来依靠人的智力、体力、教育各种因素所构成的社会营运能力,已经不再需要了。
说老实话,人的营运是低效的,而且要求太多,加班要加班费,高强度的劳动就会有疾病……各种各样的问题。
不同国家地区的就业保障水平互相攀比,引起的营运成本的高升,这些都是问题。
但是,在人工智能时代,这些问题都没有了,整个社会系统,包括生产系统、各种各样的系统,都可以24小时自动运行。
在这种高速运行中,一旦有了机械故障,或者其他什么故障,人工智能甚至可以自己主动排除,不需要人的维护。
就像英伟达老板黄仁勋说的那样,未来人工智能已经不需要程序员了。
这在IT时代是无法想象的!
在IT时代,说没有程序员,这个网络能够运行吗?肯定不能。
但是,在人工智能时代,用人工智能所运行的网络,就不需要程序员,可以自动地维护,自动地运行。
那人干什么?
可能只有那么顶端的某几个人,发号指令就OK了,人工智能的网络在某一些指令和规则下,高效运行。
而这个时候,人就会发现,这么多的人,特别是原来高收入的精英,白领、中产,甚至老板,没工作了,因为这个社会的运营,已经不需要他们了,这个时候怎么办?
这个时候,如果还依赖原有的教育系统,进行技能训练、技能培养,人们会发现这是没法教育的,为什么?
所有的教育,都是滞后的。
教育是根据你的产业、市场、服务的需要,进行技能训练,包括系统的流程设定、岗位设置,这才有相应的教育,如果未来人在整个社会运行系统中都没有了位置,他培训你什么东西呢?教育你什么东西呢?
他不知道怎么教。
而反过来看,人在这个未来社会中,被排除出社会运行系统以后,人是不是就全部失业了?以后就要被供养了?
也就是什么也不用干,像动物一样,每天发点东西给你吃,你要衣服就给你衣服穿,就完了?不会饿死你,也不会冻死你,就行了,是不是这样?
不是这样的!
人是一种灵性生物,人类社会里边的文明形态,会随着生存保障的提高,他的文明程度也会越来越高,这是个基本原理。
也就是说,人类社会中的这种生存保障能力越来越高以后,他的文明是前进的,不会退步。
当我们所有人不再需要为生存而去劳作的时候,人所爆发出来的精神方面的、灵性方面的创造力,将是无限的!
我们之前为什么看不到这种精神方面、灵性方面的高度的创造力?
就是因为人的整体社会,受制于要人去营运这个社会系统,在里面获取你的生存回报,这个时候,人的这种精神方面的创造力就会大大下降。
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人虽然会大量失去原有的就业,但是人的新的就业,会大量产生。
而当这些新的就业产生的时候,我们现有的人,却没有这种技能去从业,因为根本没有针对未来的教育。
因为未来是不确定的,不可知的,人不可能为一种未来不确定的东西,去培训一种确定的技能,他没法培训。
这个时候,就提出了一个要求:
人需要一种「自适应」的就业能力。
不管未来怎么样变化,未来我们现在还不知道,但是我们有了这种「自适应」的能力,就一定能在未来的这种社会状态中顺利就业!
那这个能力是什么?
这种能力在现代教育中、现代科学中,是没有的,但是存在于中国传统的文化中:
孔子的儒学,被称为大学,其实孔子的儒学之所以被称为大学,并不是他有一本经典叫《大学》,整个儒学都是大学。
什么叫大学?
就是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在不可知的生活环境中,人只要学会了这一样东西,去干什么都能很顺利地就业,这就是大学的本来意思,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叫「自适应」的就业能力。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去看孔子的学生,孔子其实用某些人的观点来看,就是一个开葬礼公司的,但是孔子培养出来的学生,碰到任何情况,需要干什么,都能干好。
从来没有教过打仗,当碰到战争,他的学生最会打仗。
需要做外交就做外交,需要做管理就做管理,需要做生意就做生意。
而且,一做都是做顶端的,不是低端的,不是挑着什么出去做小生意,子贡就是大商人,当时那个时代首富一样的人物。
并且,每个阶层都可以走到那个顶端。
这是一种什么?就是高端的「自适应」就业能力。
我们今天的人,在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就需要这种高端的「自适应」就业能力,这是我们重新发现孔子、重新认识孔子儒学的根本意义。
但是,用以往所用的更接近现代涵义的常规文字字义,以及在历史传承中所形成的观念、思想体系,去认识孔子及其儒学,所认识出来的孔子,跟这个「自适应」就业能力,半点关系都没有。
用那些理解流传下来的孔子,其实是必须被洗涤的,因为那个不是真正的孔子,而是被历史愚化、蠢化,再神化以后的假孔子。
真实的孔子,如何才能认识?
孔子在当时不是用接近我们这个时代的语义说的,而是根据他的历史、他的传统、他的源头中所产生的一种「源头甲骨文」字义进行描述的。
也就是在轩辕黄帝那个时代,创造的源头文字的字义,所进行的阐述。
如果我们用那样的文字字义,重新去看待孔子的《大学》《中庸》《论语》,就会发现:
孔子讲的所有内容,都是关于在复杂、未知的环境系统中的「自适应」就业能力。
而在这个「自适应」就业能力里面,最重要的是什么?
不是技能的学习,手上技能的学习,或思维技能的学习。
他讲的是一种「内在视觉」的训练能力。
有了这种「内在视觉」以后,既可以让人看到本质,又可以在他的「意识空间」中,把一个事物前前后后、内内外外的各种关系都看清楚。
也就是说,他具有了那种非凡的学习能力和预见能力,有了这样的能力,其实就是能够「自适应」地去面对所有未知的挑战。
所以,要真正地认识孔子,我们首先要从认识「源头甲骨文」,也就是我们说的「黄帝密文」开始。